9月15日,市河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娜聚焦基层治理破解文明城市建设短板,带队开展基层服务日活动。

立足基层 服务群众

“小网格”助力“大文明”

“基层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满意度。不断延伸和拓展网格触角,让其融入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实现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群众办事零障碍,服务群众零距离。”在灵泉街道灵应寺社区,刘娜详细了解了街道社会治理“大网格”建设情况与运行情况,她强调,网格就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文明城市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文明新风滋润千家万户必须发挥好每个网格作用,街道要调动社区干部、社会组织及群众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网格治理。

一排排整齐的各类图书琳琅满目,几张不大的阅览桌前,前来寻觅知识的学生、群众络绎不绝,灵应寺社区群众文化站成为了附近群众休闲时光的最佳去处。在灵应寺群众文化站,刘娜仔细查看了文化站软硬件设施,详细了解了“微笑公益社”社会组织运行机制及群众活动开展情况,并与前来参加社区活动的群众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意见与建议。“现在我们都住进了小区,以前的院坝没有了,总感觉邻里关系不亲了。但是现在有党和政府为我们打造的文化站,我们经常会在这里坐一坐、摆一摆、谈一谈,邻里之间、干群之间沟通更密切了,关系更近了。”刘娜表示,志愿服务要始终做到第一时间贴近百姓,了解群众的期盼与需求,从而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受益。相关部门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便捷、均等、无差别的公共文化服务。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小区环境舒适优美,社区服务人性化又多元化,我们非常满意。”“新建的菜市场让我们生活更加便利,周边道路干净宽敞,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了。”在社区居民冯颖家中,刘娜与她促膝而坐,深入交流,详细询问文明城市建设对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与改变,新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新糖房菜市场是否让让他们感到满意?刘娜表示,人民群众满意,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新区将坚决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持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为民服务,保障群众之事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步步有回音。

抓实阵地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

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社区里有居民自治委员会,开办了社区老年大学、志愿服务有了“时间银行。”在慈音街道联福家园安置小区,刘娜详细了解了“邻里驿站”运行情况,实地查看了“驿站”软硬件设施,并与“驿站”里前来做手工的妇女同志亲切交谈。通过社区治理,联福家园小区整合(公建服务配套用房)公共用房资源,打造了集小区会客厅、居民议事厅、社会服务集散地等功能为一体的“邻里驿站”, 以“接地气、冒热气、有烟火气”的形象,逐渐成为公共客厅。

“目前,各社会组织针对社区的实际和居民的不同诉求,为社区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在详细了解社区治理机制后,刘娜强调,要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文明城市建设与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密结合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