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菜花生】

花生是我很喜歡的一樣東西,不管去哪裏喫飯,都要點上一碟來喫。有一家潮州小館子,我經常去,每次還沒開始點菜,老闆就拿兩個小碗,裝滿了油炸花生送上桌:“先慢慢喫,我去廚房看看,今天有好東西。”

眼前的這份花生,並非油炸,用的是鮮花生,將鹹菜切碎,略微一炒,當前菜喫。喫起來是很爽口的感覺,看着樸實,但是鮮香味很細膩,不知不覺就會喫下去很多。總之,這道鹹菜花生感覺有小小的驚豔,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喫涼拌橄欖仁,也是這種感覺。

【脆皮鹽焗雞】

鹽焗雞屬於客家菜,以梅州最爲出名。以前,客家人遷地,活禽不便攜帶,就宰殺燒熟,用鹽封了來保質,後來一喫,風味居然很出色,於是就誕生了這道菜。很多菜餚、酒類、乳製品,都是在長途跋涉中被髮明出來的,看來,時間對於食物,還是很重要的。

脆皮鹽焗雞,是將做好的鹽焗雞吹乾,再入烤箱,讓雞皮脫水,達到口感上的效果。這道菜以前香港的師傅做得很好,我有朋友在上海開餐廳的,這道菜總不能做到理想的狀態,於是去香港,在一家很有名的餐廳天天喫飯,進而認識了後廚的大佬,大佬派了一個人來上海,在我朋友的餐廳裏教了一個月廣東前菜,其中就有這道脆皮鹽焗雞。

禽流感那年,大家出來喫飯都很謹慎,特別是雞鴨鴿子之類,基本不碰。有一次喫飯,忍不住點了一道鹽焗雞,大家安慰自己:“鹽焗的,病毒應該殺完了吧……”

【肇慶功夫湯】

福建人喝功夫茶,小壺小杯,廣東人喝功夫湯,也喜歡玩這個,一樣是飲,這工夫湯的誘惑就大很多了。

底湯是用豬骨、整雞,外加一些雞腳熬出來的,下乾貝添海鮮味,下羊肚菌添菌鮮味,用紅棗讓湯色鮮亮,順便借甜味吊鮮,廣東人講究養生,還要放入海馬、枸杞等滋補的東西。湯燉完後,還需要用蛋清或者肉糜掃湯,去除湯裏的油分和雜質,使湯喝起來不膩,並且更透明,就像茶湯一樣。這樣,才能裝入茶壺中,被稱爲“功夫湯”。

做這道湯的師傅是廣東肇慶人,所以也叫“肇慶功夫湯”。肇慶其實有很多好喫的,我去過兩回,可惜都沒顧得好好喫東西,光在那裏逛四會翡翠市場了。

【蒜茸開邊九節蝦】

我一直認爲,九節蝦分兩種,一種是個頭足夠大的,一種是個頭不大的,後一種,實在沒什麼興趣。

朋友做海鮮生意的,有時候會找家認識的館子,訂個包間,自己帶上各種海鮮,大家關起門來過海鮮癮。這種飯局,事先約人很簡單,拉個羣,把海鮮一樣樣拍下來,旁邊放包香菸做對比,照片往羣裏一扔,大家一看,九節蝦有三包煙那麼長,全奔潰了,來來來!

大的九節蝦,烹飪要精細一些,否則不入味,就糟蹋了。眼前的這份蒜茸開邊九節蝦,將蝦對半剖開,挑去蝦線,撒好鹽鋪上蒜蓉,用滾油淋熟,最後上一點醬汁,灑上蔥花。如此考究,若九節蝦在天有靈,也能瞑目了。

【古法蒸龍躉】

龍躉是石斑魚的一種,體型很大,大的野生龍躉可以長到200斤,甚至400斤。但是現在,野生的龍躉已經越來越少見,並且被列爲禁捕對象,我們喫到的多數是養殖龍躉,體型不會那麼嚇人。

不過即便是養殖的,普通的小館子也不會整條進貨,因爲廚房沒有能力處理那麼大的魚,也沒有那麼多客人來消化。所以想喫龍躉,還是去大餐廳比較合適,他們會將整條龍躉的不同部位區分開,分別烹飪相應的菜餚。

這道古法蒸龍躉,選用龍躉帶皮的背肉,切薄片,蒸制的時候,用陳皮屑調香調味,古樸的味道,喫到的卻是感動。類似的做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廣州——碩大的虎鰻,用50年的陳皮屑來古法蒸,喫得我終生難忘。

【黑米紫薯盞】

餐後的甜點,以紫薯泥爲基底,中間一片芒果,上面蓋黑糯米。即便是一餐臨近結尾,甜點的顏色搭配,依舊能令人心情明亮。

三樣食材,都是南方產的,整體的甜度不是很高,但是薯香、果香、糯香配合得很好,自己在家也可以嘗試做一下。如果想玩玩食材替換,紫薯可以換成荔浦芋頭,芒果可以換成牛油果,黑糯米可以換成雲南布依族的花糯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