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桥机关食堂就餐的干部职工

对食堂服务品牌“虎姆叮”的形象

早已耳熟能详

这群可爱的食堂工作人员,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当作自己的招牌形象,除了提供优质的就餐服务外,还不断推陈出新,把日常就餐的机关食堂搞得“活色生香”。

最近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为的是打造全新的“节约系统”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

餐厅:“光盘”刷脸拿积分

“感谢您的‘光盘行动’,获得积分5分。”9月21日中午,随着“滴”一声响,一用完中餐的机关干部端着餐盘在一台设备前完成“刷脸”,就能得到相应的积分。

积分的作用

积累到300分:能换取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

积累到5000分以上:还有小家电等“大奖"可以拿

只见用餐的人自取餐盘,排队到取菜点选取菜品,有鱼有肉有菜有汤,但都是小碟装,分量刚好满足一个人的就餐需要。

食堂最受欢迎的莫过于一道“红烧豆腐渣狮子头”了,没一会儿就被一取而光。

“这是一套最近推出的新菜,用磨豆浆之后的豆腐渣做成,除了这个‘狮子头’,还有豆渣饼,吃起来香、鲜、嫩,也很受欢迎。”各种基于豆腐渣研发出来的新菜品,俨然成为机关干部追捧的“网红菜”。

厨房:“豆腐渣”精细管理

“虽然用豆腐渣做成,但色香味,面面俱到。”一场豆腐渣菜品大比拼,让原本弃之不用的豆腐渣不仅端上桌,还成为爆款。

用豆腐渣做菜

可谓一举多得

一方面:满足了食堂就餐粗精搭配、营养均衡的健康需要

一方面:充分利用食材的节约之举

“豆腐渣”不只体现了他们将食材利用到极致,更能体现他们将管理“抠”到每个细枝末梢的工作理念。在这里,每一块毛巾都有编号,每一个刀叉瓢盆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幅手套要用到“以旧换新”为止。

干净是美味的基础

有序是节约的开端

时时整合、时时定位、时时自律、时时创新、时时数字,是机关食堂后厨正在实施的“5H”工作法,这些具体的措施正在推动着后厨管理朝着精益化步步迈进。

说话间,一位厨师把用完的油桶倒扣在另一个剪掉口子的油桶之上,让剩余在里面的食用油滴落下来。“仅凭这一招,我们第二食堂每个月就能节约3桶油。”厨师长黄文兵说道。

仓库:食材的“高效管理”

如果说“看得见”的餐厅节约行动

占到整个机关食堂“节约工程”的一半

“看不见的”工作减少的食材消耗

则占到了另一半

“为了保证合理的食材进货量,我们每天统计食材的消耗量,在变换花样的基础上提前一周做好计划和采购,确保小批量储存、勤进快用。”负责后勤采购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专门定制了一套库存管理系统,用数字化的管理手段提升仓库的管理水平。

“以前管理不规范,后进的食物由于堆放在上面方便拿取,总是先被使用,导致先进来的食材总是堆在最底下,时间久了发生霉变,最后只能扔掉,十分浪费。”区级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优萍说道。

现在他们制作了新的堆架

入库的食材按日期堆放

确保做到“先进先出”

既保证了食物的新鲜

也大大降低了损耗

节约并不简单,要长期坚持更不容易,我们正在通过数字化提升、体系化运作,将勤俭节约的理念锻造进食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让厉行节俭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路桥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毛国华

大力推进

“节约型食堂”建设

来源:全媒体记者 庄向娟

编辑/制作:周璐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