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媒文章:新冠疫情將給經濟造成長期創傷

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20日刊載題爲《預計新冠疫情將給經濟造成長期創傷》的文章,作者系“支點”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加文·戴維斯,文章指出,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忽視的,經濟長久損害的影響將繼續逐年增加。文章摘編如下:

隨着北半球臨近冬天,新冠肺炎——在寒冷的天氣裏感染病例恐怕會增加——繼續着在全球不可阻擋的蔓延步伐。不過,輿論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預測正調整爲大體向上。這種樂觀情緒可能很快就會受到挑戰。

在明年春天之前,廣泛獲得有效疫苗和檢測機制的可能性非常低,且學校復課和商家復工復產可能導致感染病例激增,因此只有通過廣泛的封鎖才能加以控制。此類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是無法忽視的,因此經濟下行的可能性很大。

從長遠來看,發達經濟體面臨的主要風險是經濟受到長久損害。根據經合組織上週發佈的中期經濟評估,不確定性增加的影響將包括家庭預防性儲蓄增加和商業投資減少,尤其是高負債企業。

疫情造成或加速的部門產出結構性變化將引發破產和失業。這種“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對於長期復甦是必要的,但這將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與疫情衰退前的增長路徑相比,產出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決策者們承認,這些經濟創傷影響的嚴重程度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支點”資產管理公司的經濟學家發表的計算結果,比較了新冠病毒可能造成的經濟創傷和2007年金融危機後觀察到的情況——這是最近唯一在嚴重程度上勉強可比的事件。我們用2020年衝擊後3年的產出水平與在衝擊前預測的增長路徑之間的差異來衡量經濟創傷的程度。

我們發現,今後兩年世界經濟的預期路徑與上一次危機後的情況大不相同。

儘管全球產出預計會很快恢復到新冠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但要在許多年後才能重回之前的增長路徑。

最新預測結果顯示,2022年,經濟長久損害對全球GDP的影響爲3個百分點,對總支出的影響爲3.3個百分點。這些影響爲消極的可能性看起來大於積極的可能性,之前做出的經濟急劇反彈的預測被證明過於樂觀。此外,趨勢增長率從未恢復到新冠危機前的水平,因此在這個十年餘下的時間裏,經濟長久損害的影響將繼續逐年增加。

經合組織的模擬結果表明,悲觀的假設與它們的中等假設預期相比,到明年年底,全球產出可能會再下降3個百分點,消費價格通脹則可能下降1個百分點。

債券收益率和政策利率——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會下降,以緩衝風險資產的下降——已經接近最低點,因此隨着股權風險溢價的增加,它們不會提供多大的安全保障。

自從全球經濟在春天達到谷底以來,市場一直非常樂觀,然而更困難的部分現在纔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楊傑 SN23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