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部:學位論文作假納入信用平臺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廖丹

9月2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介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十大專項行動”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佈會獲悉,教育部自2018年即着手研究起草上述《意見》,並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進一步修訂完善,即日起正式發佈。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博士、碩士,今年在學研究生將達到300萬人,已成爲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國。

同時,洪大用強調,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直面新問題,落實新任務。他指出,首先是對研究生教育規律的認識還有不到位的現象,有的學校還片面追求規模擴張,高質量、個性化培養不足;其次,學科專業調整剛剛起步,對緊缺人才培養和“卡脖子”技術突破的支撐不夠有力,學位授權改革有待持續深化。“一些單位內部的質量管控不到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學位‘注水’現象。”

洪大用表示,《意見》提出嚴把入口關、嚴把過程關、嚴把出口關,合理制定與學位授予相關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強學風建設,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用好學位授權點評估、學位論文抽檢等手段,加強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監督檢測。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爲作爲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在發佈會上則介紹了清華大學改革學位評定,把好學術評價導向關的有關情況。他指出,學校以修訂研究生學位評定標準爲突破口,推動建立新的學位評定標準體系,着力克服研究生中的“五唯”傾向。2019年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不再對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提出數量上的硬性指標要求,激勵博士生勇於挑戰前沿性、跨學科的研究課題,力爭取得原創性成果。

“2020年相繼發佈《研究生申請學位創新成果標準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全過程管理的意見》,破除對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等相關指標的過度追求,更加關注對相關學術領域的實際貢獻;明確學位論文是學位評定的主要依據,並提出保障和提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要求和舉措。”楊斌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