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千里

和鬼子拼刺刀,你先用槍撂倒幾個,再給小鬼子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別和野獸講規矩”——太嶽軍區第二軍分區二十團政治處主任吳效閔

日本文部科學省曾在2017年公佈了新版日本中學《學習指導綱要》,在其體育教育章節內,新增“銃劍道”科目。《綱要》有這樣一條解釋頗爲耐人尋味:中學應通過銃劍道等武術教育,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接觸、理解日本的傳統和固有文化。

實際上,與日本真正的傳統國技,如劍道、弓道、槍道和柔道等相比,這個所謂的銃劍道完全是個近代產物。根據其本名“銃劍道”中的銃字,就大致能推測出這種技藝是直接源自舊日本軍隊時期所推崇的白刃格鬥。

參加銃劍道比賽的日本自衛隊選手

目前接受銃劍道訓練最多的還是日本陸上自衛隊人員,相比較傳統武藝,銃劍道訓練和比賽有一定危險性,稍微不慎就容易造成事故,近幾年屢次發生自衛隊人員在銃劍道中死傷的慘劇

抗戰時期,日本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士兵槍口上的長刺刀,不僅在作戰時給中國軍隊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慘重傷亡,還給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帶來了難以名狀的恐懼。相比於二戰其他參戰國,特別是英美蘇德等歐美軍事強國,日本士兵似乎對刺刀和白刃戰情有獨鍾。早在明治維新之初組建新式軍隊時,

日本就從西洋等國引進了刺刀格鬥戰術,在當時由於步槍射速有限和自動武器尚未成熟,白刃戰在西方軍隊中大行其道,在步槍和火炮的火力無法取勝之時,很多軍隊便只能祭出殘酷的白刃肉搏戰來解決戰鬥,不少國家的步兵戰術思想都篤信白刃戰是給予敵方致命一擊的關鍵。

在這一時期,日本陸軍先是師從法國引進法式刺槍術,後又向德國學習白刃戰術,規範自身的刺刀格鬥技巧,到甲午戰爭前,又吸收了部分本國傳統槍術流派精髓(如寶藏院流和佐分利流等),逐步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刺刀戰術,這就是現今日本銃劍道的雛形。

一戰初期,端起刺刀進行衝鋒的法軍士兵

1914

年在進行刺刀訓練的德國士兵

雖然融合了部分傳統技藝,但日本銃劍道說到底還是明治時期軍隊近代化的產物。從日軍首次踏出國門進行侵略戰爭開始,這種日式刺刀戰術開始在實戰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歷經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青島戰役,日軍的刺刀戰術愈發成熟,而爲了適應白刃格鬥中“一寸長,一寸強”的特點,日軍手中的步槍和刺刀也在不斷改進:在甲午戰爭時期,日軍的制式樣步槍村田22年式長度只有121釐米,加上刺刀是158釐米,尚不如同時期大清漢陽兵工廠研製的88式步槍(即漢陽造)。

到了二戰前,日本陸軍普遍換裝的三八式步槍長度已達到127.6釐米,加上刺刀可達166釐米,而二戰各參戰國制式步槍長度之最,日軍對刺刀戰術的倚重可見一斑。日本這種槍械設計與使用思路,與當時世界範圍內興起的武器自動化潮流嚴重不符,甚至有開歷史倒車的嫌疑,不過如果放在當時的中國戰場上,這種思路卻被證明是最符合戰場實際的。

日軍第一種國產製式步槍村田

22

年式步槍和刺刀

抗戰時期日軍裝備的三八式步槍,加裝長刺刀的三八式非常適合白刃戰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工業化程度極端落後,制式武器的研製和生產規模極爲有限,很多軍隊連日常的步槍彈藥供給都難以保證,就算是新式的自動/半自動武器引進到國內,在沒有充足的彈藥保證前提下是很難推行的,於是各種前現代冷兵器充斥着當時各派系軍隊的武器庫,如鬼頭大刀和紅纓槍,貼身肉搏也成爲慣常採用的戰術。在面對日軍的大舉侵略時,這些武器雖然在局部戰場能夠取得一定的戰術優勢,比如在長城抗戰中,二十九軍組織的大刀隊一度給日軍造成很大傷亡和恐慌,但這些傳統兵器在質量上無法與工業化製造的刺刀相比,而且對士兵的武藝有較高要求,用傳統兵刃對付日軍刺刀,最多也只能產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效果,並不是真正的克敵之道。

至於與步槍配套的刺刀,這種兵器看似簡單,卻也是凝聚了工業革命以來各種技術成果的結晶,以當時國內孱弱的工業製造能力,生產一把刺刀的難度甚至高於生產一支步槍。不少部隊甚至出現了槍彈每人都有,但卻要幾個人合用一把刺刀的情況。

二戰初期,在日本本土進行刺刀訓練的日本中學生

除此之外,制式武器發展的混亂和士兵身體素質的低下,也是造成中國軍隊面對日本刺刀高傷亡的原因。南京選用陸軍制式武器時,盲目照搬德國軍隊的成功經驗,大力引進毛瑟1924年式步槍,這種步槍性能是很優異的,但必須在德軍裝備體系內,在配合充足的手榴彈,衝鋒槍和手槍時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加上德軍士兵普遍要比當時的中國人高大,就算是用該槍進行白刃格鬥也不落下風。

而到了中國就有些尷尬了,就算是當時精銳的德械師,也無法輸出如德軍那樣的火力,因此刺刀戰術成了必然之選,

而毛瑟

24

式及其國產化型號中正式加上長刺刀也不過

158

釐米,比三八式足足短了

8

釐米!而就是這

8

釐米決定了很多戰士的生死。

加上當時中國軍隊普遍營養狀況堪憂,身體素質較日軍差不少,體能的缺陷也制約了在白刃戰中對抗的能力。

抗戰初期,正面戰場上的中國士兵身體素質普遍堪憂

事實上在抗戰初期的戰場上,日軍依靠炮火掩護進行刺刀拼殺,經常能造成一邊倒的殺傷對比,這種戰術上的劣勢不僅造成一線部隊的慘重傷亡,也讓官兵們的士氣受到重挫。這種情況幾乎貫穿了整個抗戰時期。

比如在1943年鄂西會戰中的重慶石牌要塞保衛戰中,國軍第6戰區精銳和日軍第11軍展開了大規模白刃戰,

在戰鬥最爲激烈時,雙方士兵都顧不上開槍,而只用刺刀拼命廝殺,在戰場上居然有三個小時聽不見槍響,而只聽到雙方士兵的吶喊與刺刀劈殺的聲音。

戰役雖然以日軍撤出,國軍成功保住要塞結束,但此戰中日軍傷亡3500人,卻造成了國軍23550人陣亡,要知道這還是在抗戰後期,日軍從中國戰場抽調精銳赴太平洋作戰,導致中國本土日軍素質下滑的情況下。那麼抗戰之初日軍的刺刀殺傷效率有多高就可見一斑了。

抗戰之初,裝備三八式步槍和長刺刀的八路軍戰士

使用八路軍自己研發的

81

式馬步槍訓練的八路軍戰士

面對日軍恐怖的刺刀,中國軍隊也在積極摸索對抗之法,其中最爲成功且影響最爲深遠的是八路軍與新四軍對刺刀戰術的探索。在抗戰之初,新成立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裝備非常落後,步槍和子彈嚴重不足,因此大刀紅纓槍這種傳統武器佔據了不小份額。得益於嚴明的軍紀和規範化的訓練,八路軍新四軍依靠這些冷兵器在最初也能取得一定的戰果,比如在1937年10月的雁門關大捷中,

八路軍

120

716

團獨臂團長賀炳炎就揮舞着大刀率領戰士們擊退了日軍進攻。

但這種冷兵器的劣勢是無法迴避的,抗日武裝急需發展出符合自身的刺刀戰術來克敵制勝。

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八路軍無法實現武器制式化,只能一方面想盡辦法以戰場繳獲的形式獲得日軍的三八式步槍與刺刀,一方面加緊後方軍工生產單位的建設,實現制式軍刺的維護和生產。到1940年,在八路軍總部軍工部的領導下,晉冀豫根據地兵工廠研製成功了81式馬步槍,這種加裝了摺疊三棱軍刺的步槍重量輕,維護方便,非常適合與日軍展開白刃戰,到1945年這種步槍生產了近9000支,這在根據地落後的生產條件下已是相當不容易了。加上各地繳獲並集中使用的步槍刺刀,八路軍和新四軍裝備的刺刀數量已經有了相當規模。

採用多人對抗單人戰術訓練的八路軍戰士

到抗戰後期,八路軍無論是刺刀數量還是拼刺訓練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

除了裝備,八路軍也在研究相應的訓練規範。從1939年春到1940年,延安對各根據地的武裝力量進行分批整訓,整訓除了教育外,最重要的就是軍事訓練,而白刃格鬥訓練則是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對日軍拼刺的觀察,八路軍制定了詳細的弓步刺訓練細則,要求士兵摒棄以往武術訓練的優柔寡斷,在防守時靈活迅速,刺殺時要果斷有力,更重要的是刺殺時要有狠勁,要有殺氣!

爲此,八路軍還仿照日軍自制了護具與木槍供戰士們訓練。在刺刀戰術上,八路軍特別重視訓練戰士之間的協同配合,以抵消單兵素質上的差距。在與日軍單個士兵短兵相接時,八路軍通常會以兩到三人應對,一人負責正面佯攻,其餘從側面刺殺。正是在這樣規範化且嚴格要求的訓練下,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刺殺技能得到了極大提升。

1942

年八路軍第三縱隊的一個小分隊在冀中進行反掃蕩作戰時,突遇日軍來襲準備作戰的一個瞬間。戰士們以標準的刺殺戰術姿勢,手持配有刺刀的三八式與中正式步槍嚴陣以待。

到抗戰末期,經過多年作戰和部隊整訓,八路軍的白刃戰技能以及可以和日軍比肩,加上敵後大生產運動保證了足夠的軍糧供應,士兵的身體素質也在提升,這時單個戰士已經足以和單個日軍士兵正面拼刺刀而不落下風,甚至在有些戰鬥中,日軍反而開始對八路軍大規模的刺刀戰術感到懼怕。

1944年8月,八路軍魯中軍區某部隊1個連的戰士在山東葛莊與敵軍一箇中隊狹路相逢,這個連100多名戰士立刻抽出刺刀向敵軍發起衝鋒,僅一個回合,日軍陣線就被沖垮,被迫後撤。

能在一對一的戰鬥中用刺刀戰勝日軍,這在當時全國範圍內,只有經過嚴格刺刀訓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才能做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