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大明初建時期的明太祖朱元璋,一邊重拳狠砸撤退漠北的北元王朝,終於在1387年的捕魚兒海之戰裏,將北元主力精銳徹底消滅,一邊又強力發展生產,墾荒建設紅紅火火,到北元精銳在捕魚兒海覆滅時,開國一窮二白的明王朝,農業產值已甩開宋元一倍多,已然是“宇內富庶”的“洪武盛世”。中華民族歷史上又一個黃金時代,就此開始。

而在這段熱血崛起的歲月裏,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也發生了許多意義重大的事件。

首先看東亞的兩個“老鄰居”:朝鮮和日本。朱元璋登基開國時,朝鮮的國名還叫“高麗”,一開始還是元朝的鐵桿附屬國,1370年,高麗國王王顓改認明朝做大哥,得到了明朝的熱心援助。誰知四年後王顓病故,新國王王禑又當了白眼狼,拿着明朝援助投入北元懷抱,十多年如一日挑釁明朝。

1387年明朝痛打北元時,這個利令智昏的國王,竟派四萬大軍襲擊明朝鐵嶺衛。可這四萬高麗軍,又哪裏肯送死?乾脆一跺腳倒戈,反把王禑活活推翻,建立了新國家朝鮮。從此一直到19世紀末,吸取教訓的朝鮮,一直是中國的鐵桿小弟。

此時的日本,則正處於“南北朝”時期,自從1336年,日本後醍醐天皇被倒幕大將足利尊氏轟出京都後,日本就進入了南北對峙時期。雙方打的天昏地暗,各路日本武士軍將也像脫了繮繩的狼狗般,組團來中國沿海打家劫舍,釀成持續數百年的“倭患”。

1392年,掌握日本北朝大權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徹底擊敗了南朝。面對日益強盛的明王朝,這位識趣的日本實際統治者主動遣使示好,且賣力出兵絞殺倭寇,終被明朝永樂皇帝冊封爲“日本國王”。明朝與日本的關係,乃至沿海倭患,自此進入相對和平期。

中亞也鬧出了大事件:中亞梟雄帖木兒強勢崛起,吞併西察合臺汗國,建立了武力強大的帖木兒帝國。明朝取得捕魚兒海大捷時(1387—1388),帖木兒也橫掃兩河流域,征服花拉子模,且即將開始對欽察汗國進行征伐。

但威名遠播歐洲的帖木兒,心裏頭卻對東邊的明朝憋着火,以法國學者布哇《帖木兒帝國》一書裏的描述:當時“帖木兒也不得不(對明朝)稱臣納貢,所以帖木兒終身的夢想,就是在解除這個藩屬關係。”

待到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明成祖朱棣打贏“靖難之役”取得皇位後,“滿懷夢想”的帖木兒果斷撕破了臉,集結二十萬大軍東征明朝。但明朝早已在西北嚴陣以待,年邁的帖木兒出征沒多久就病故,“終身夢想”到底還是夢想。

之後帖木兒的兒子哈魯恢復了與明朝的“宗藩關係”,從此一直保持與明朝的友好往來。元末時一度中斷的西北絲綢之路從此重新繁榮,商旅往來紅紅火火。

而比起這幾家鄰居來,遙遠的歐洲,也發生了幾樁影響世界歷史走向的大事。

首先是欽察汗國統治下的俄羅斯地區,莫斯科公國大公季米特里憤然扯旗,發起了反抗欽察汗國的戰爭,暴怒的欽察汗國馬麥汗親自帶兵彈壓,雙方於1380年9月,在頓河南岸爆發庫利科沃大戰。欽察汗國橫行東歐多年的蒙古鐵騎遭到空前慘敗,“蒙古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就此被打破。

雖然兩年後,欽察汗國新可汗脫脫迷失攻克莫斯科,迫使季米特里大公投降,但莫斯科公國的反抗運動,從此越挫越勇。終於在一個世紀後徹底擊敗欽察汗國,實現民族獨立,逐漸演變成近代史上強大的戰爭魔獸:俄羅斯帝國。

1337年開打的“英法百年戰爭”,在明朝開國時也進入了新階段:先前被揍得落花流水,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脈領土全丟光的法國,在1369年時捲土重來,裝備戰術更新的法軍,將昔日的苦手英軍連番吊打,英王亨利五世在憂憤中死去。

1380年時,法國一度收復了大部分失地。如此揚眉吐氣,正因法國大量採用新興的火器,“手持槍”與“攻城炮”等新武器陸續投入戰爭。火器水準原本落後中國的歐洲,在戰爭中急起直追。

當然,直接助推了後面歐洲史的,還要說歐洲的地中海地區,地中海的航海貿易紅紅火火,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高速發展,航海造船技術突飛猛進。

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王國與卡斯蒂亞王國以及阿拉貢王國,正逐漸驅逐先前統治該地區的阿拉伯勢力。卡斯蒂亞王國將在下個世紀,與阿拉貢王國合併爲“西班牙王國”。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將投向廣袤的海洋,新航路的開闢運動,他們將是第一批弄潮兒。

總之,如果細看這二十年的東西方歷史,就可知,許多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早已悄然埋下伏筆。

參考資料:《世界火器史》、《中國火器史》、《帖木兒帝國》、《明史》、《一口氣讀完歐洲史》#明太祖#大明#日本收藏

1387年明朝痛打北元時,這個利令智昏的國王,竟派四萬大軍襲擊明朝鐵嶺衛。可這四萬高麗軍,又哪裏肯送死?乾脆一跺腳倒戈,反把王禑活活推翻,建立了新國家朝鮮。從此一直到19世紀末,吸取教訓的朝鮮,一直是中國的鐵桿小弟。

此時的日本,則正處於“南北朝”時期,自從1336年,日本後醍醐天皇被倒幕大將足利尊氏轟出京都後,日本就進入了南北對峙時期。雙方打的天昏地暗,各路日本武士軍將也像脫了繮繩的狼狗般,組團來中國沿海打家劫舍,釀成持續數百年的“倭患”。

1392年,掌握日本北朝大權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徹底擊敗了南朝。面對日益強盛的明王朝,這位識趣的日本實際統治者主動遣使示好,且賣力出兵絞殺倭寇,終被明朝永樂皇帝冊封爲“日本國王”。明朝與日本的關係,乃至沿海倭患,自此進入相對和平期。

中亞也鬧出了大事件:中亞梟雄帖木兒強勢崛起,吞併西察合臺汗國,建立了武力強大的帖木兒帝國。明朝取得捕魚兒海大捷時(1387—1388),帖木兒也橫掃兩河流域,征服花拉子模,且即將開始對欽察汗國進行征伐。

但威名遠播歐洲的帖木兒,心裏頭卻對東邊的明朝憋着火,以法國學者布哇《帖木兒帝國》一書裏的描述:當時“帖木兒也不得不(對明朝)稱臣納貢,所以帖木兒終身的夢想,就是在解除這個藩屬關係。”

待到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明成祖朱棣打贏“靖難之役”取得皇位後,“滿懷夢想”的帖木兒果斷撕破了臉,集結二十萬大軍東征明朝。但明朝早已在西北嚴陣以待,年邁的帖木兒出征沒多久就病故,“終身夢想”到底還是夢想。

之後帖木兒的兒子哈魯恢復了與明朝的“宗藩關係”,從此一直保持與明朝的友好往來。元末時一度中斷的西北絲綢之路從此重新繁榮,商旅往來紅紅火火。

而比起這幾家鄰居來,遙遠的歐洲,也發生了幾樁影響世界歷史走向的大事。

首先是欽察汗國統治下的俄羅斯地區,莫斯科公國大公季米特里憤然扯旗,發起了反抗欽察汗國的戰爭,暴怒的欽察汗國馬麥汗親自帶兵彈壓,雙方於1380年9月,在頓河南岸爆發庫利科沃大戰。欽察汗國橫行東歐多年的蒙古鐵騎遭到空前慘敗,“蒙古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就此被打破。

雖然兩年後,欽察汗國新可汗脫脫迷失攻克莫斯科,迫使季米特里大公投降,但莫斯科公國的反抗運動,從此越挫越勇。終於在一個世紀後徹底擊敗欽察汗國,實現民族獨立,逐漸演變成近代史上強大的戰爭魔獸:俄羅斯帝國。

1337年開打的“英法百年戰爭”,在明朝開國時也進入了新階段:先前被揍得落花流水,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脈領土全丟光的法國,在1369年時捲土重來,裝備戰術更新的法軍,將昔日的苦手英軍連番吊打,英王亨利五世在憂憤中死去。

1380年時,法國一度收復了大部分失地。如此揚眉吐氣,正因法國大量採用新興的火器,“手持槍”與“攻城炮”等新武器陸續投入戰爭。火器水準原本落後中國的歐洲,在戰爭中急起直追。

當然,直接助推了後面歐洲史的,還要說歐洲的地中海地區,地中海的航海貿易紅紅火火,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高速發展,航海造船技術突飛猛進。

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王國與卡斯蒂亞王國以及阿拉貢王國,正逐漸驅逐先前統治該地區的阿拉伯勢力。卡斯蒂亞王國將在下個世紀,與阿拉貢王國合併爲“西班牙王國”。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將投向廣袤的海洋,新航路的開闢運動,他們將是第一批弄潮兒。

總之,如果細看這二十年的東西方歷史,就可知,許多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早已悄然埋下伏筆。

參考資料:《世界火器史》、《中國火器史》、《帖木兒帝國》、《明史》、《一口氣讀完歐洲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