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是方便了!過去開戶要跑去銀行,領發票要去稅務部門,多邊跑,還要跑多趟,現在好了,離哪兒近就去哪裏辦,一個地方就能辦成所有事,申請材料還可以免費郵寄到家。”在國際港務區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轄區辦事羣衆張先生一番感慨。

爲推動羣衆辦事“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移動辦”,讓轄區羣衆辦事“跑的更少、辦的更快、更有尊嚴、更溫暖”,西安國際港務區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讓羣衆辦事“跑的少、辦的快、有尊嚴、更溫暖”。

在國際港務區新合街道便民服務大廳內,記者看到國際港務區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依託實體大廳和國際港務區政務管理系統網上平臺,基於“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辦理、統一窗口出件”的政務服務模式,整合與羣衆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32項事項納入“綜合受理”窗口辦理,涉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計劃生育等業務。

爲了真正把服務優先、羣衆至上的要求貫穿於日常的工作當中,完善問題反饋機制,不斷提高窗口服務質量和水平,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還抽調專人組成便民服務小組,確定三名前臺受理人員、一名諮詢引導人員、一名後臺轉辦人員,並組織中心人員外出參觀學習,定期進行業務培訓,保障工作人員充分理解政策依據,將業務學懂學通,爲羣衆提供準確高效的政務服務。同時,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立足實際,以羣衆需求爲導向,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羣衆拿起手機線下掃描“好差評”二維碼,即可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評價對象、服務渠道全覆蓋。

“隨着時代的發展,羣衆辦事不僅僅追求效率,對辦事過程的獲得感也越來越注重。‘15分鐘政務服務圈’的打造,實現了審批服務‘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的新突破,自2020年7月1日起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抽叫號系統已經正式上線運行,辦事企業及羣衆可通過大廳取號機線下取號後前往窗口辦理。 可以讓羣衆辦事過程更順暢、輕鬆。”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工作人員王婷說。

2020年9月12日,國際港務區對24小時自助信包箱進行了優化升級。系統升級後,新合街道便民服務站受理的所有審覈轉報事項的申請材料可通過快遞郵寄或24小時自助信包箱的方式進行快速、準確地內部流轉,避免了羣衆攜帶資料多次往返各級審批部門,同時減少了事項審批辦理時間。

下一步,國際港務區將持續推動區級服務事項向街道延伸,提高服務水平,以企業辦事羣衆需求爲導向,以深刻轉變政府職能爲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兩級聯動、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政務服務環境。

文/白亞奇

來源:國際港務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