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裏“佔花名”,曹雪芹讓林黛玉擎了“芙蓉”花籤。可究竟是水芙蓉還是木芙蓉,曹公沒有明書。這讓讀《紅樓》的人無所適從,我們傳統的思維模式不適合開放式的寫作風格,就如胡斐和苗人鳳決戰懸崖,胡斐這一刀是砍下還是不砍下呢?讀者雖然可以天馬行空馳騁想像,實際上卻總是覺得意猶未盡。

回到本題。早期紅學相關作品多說林黛玉是木芙蓉,理由是木芙蓉朝開暮落,花色一日三變,彷彿林黛玉的小性,我小時看《紅樓夢》連環畫,上面畫的就是一枝木芙蓉。

這讓我很失落。作爲一個深度荷粉患者,我一定要梳理出林黛玉是水芙蓉的脈絡,好像真找到了幾點:

(水芙蓉,一般只荷花)

(一)《離魂》伏黛玉之死

《離魂》伏黛玉之死,這是脂批。

元妃的省親宴,點了四齣戲:《豪宴》《乞巧》《仙緣》《離魂》。第四齣《離魂》出自湯顯祖的《牡丹亭·鬧殤》,其中有句“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玉芙蓉”可指白牡丹,也可指白荷花,關建在於“風剪玉芙蓉”前還有“萍蹤浪影”四個字,浮萍水中物,常與荷花爲侶,寶玉的奶兄李貴回答賈政問話,就特意選了“呦呦鹿鳴,荷葉浮萍”一句博賈政笑。

以此可度,這裏的“玉芙蓉”指白荷花。

(二)十二伶人中指給黛玉的是藕官

賈府遣散十二個唱戲的女孩子,不願走的賈母是這樣分配的:“……留下文官自使,將正旦芳官指與寶玉,將小旦蕊官送了寶釵,將小生藕官指與了黛玉,將大花面葵官送了湘雲,將小花面荳官送了寶琴,將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討了老旦茄官去。”

注意用詞,只有寶黛前用的是“指與”,其他人是“送了”。這個“指”有針對、定向分配的意思,就是說,必須是花(芳官自稱姓花)落怡紅院,藕配瀟湘館。

還不算完,書中藕官還有一個已死的同性戀人,名字叫什麼?菂官。菂,是蓮子。

(三)芙蓉生在秋江上

還在佔花名這一章裏,羣芳之冠的寶釵抓過花籤,第二個是探春。

探春擎了個上上籤,簽上題詩是“日邊紅杏倚雲栽”。這句詩出自唐高蟾的《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全文是: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林黛玉的簽上寫的什麼?“莫怨東風當自嗟”!

除了比“不向東風怨未開”含蓄典雅,兩句詩沒啥差別。林黛玉,就是秋江芙蓉。

(四)林黛玉唯一喜歡的李商隱詩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帶她遊大觀園,大家坐船時,寶玉嫌荷葉破敗,要拔了去。

林黛玉說話了:“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着殘荷了。”

李商隱的詩隱晦迷離,林黛玉性格直率,襟懷坦白,不喜歡正常,但不喜歡不等於不熟悉。李詩的原句是“留得枯荷聽雨聲”,何以要把“枯”換作一個“殘”呢?

我以爲,“殘荷”是林黛玉自喻。父母早亡,兄弟俱無,弱質病軀,無倚無靠,可不是像殘存的荷?瀟湘秋夜,雨滴荷響,那樣淒冷的況味怎會不讓客居的黛玉引爲同調?

所以賈寶玉馬上明白了,他說:“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

至於有人說,寶玉作《芙蓉女兒誄》時,誄文是掛在芙蓉“枝”上,足以說明此芙蓉不是水芙蓉。

我同意。

多情公子本就明誄晴雯,實誄黛玉,對木芙蓉遙祭水芙蓉,反正他行爲偏僻性乖張,自己心裏各有所因,哪管世人誹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