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不期而遇,甲午大海戰爆發。5小時後,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師以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的代價退出了戰鬥。

不過,因北洋水師主力戰艦定遠、鎮遠尚存,而日方旗艦松島號卻被擊中彈藥庫爆炸起火喪失了戰鬥力,因此,上至李鴻章的奏報,下至北洋水師基層官兵,都認爲“雖互有損失,而日船傷重先退,我軍可謂小捷”。

可惜的是,被清廷引以爲傲的旗艦—定遠艦挺過了黃海鏖戰,卻沒能挺過“自家”重炮的轟擊。1895年2月9日,由於威海衛岸防陣地失守,日軍使用清軍海防重炮向港內軍艦猛轟,定遠艦受重創,被迫自爆沉沒。

後世在分析北洋水師戰敗的原因時,大體有指揮失誤說、戰艦落後說、炮彈不足說等。

其中尤以炮彈不足說流佈最廣。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北洋水師外籍僱員回憶錄的支持。1929年出版的《泰萊甲午中日海戰見聞記》稱:“黃海海戰中北洋海軍定、鎮二艦之八門主炮只有三顆實戰用大彈,其餘均爲練習用小彈”。

那麼北洋水師失利真的是因爲炮彈準備不足,限制了定遠等主力戰艦戰力的發揮從而導致最終戰敗的嗎?

事實上,北洋水師從未有所謂“實用大彈”和“練習用小彈”之分,光緒二十五年(1886年)五月,李鴻章在對丁汝昌的命令中特別交代:“打靶宜勤,用子較多,俟後凡操, 通用中國子彈,留洋制之彈以備不時之需。”

當時北洋水師的炮彈來源共有兩處:一處是從海外購買的鋼彈(進口彈),另一種則是由天津機器局仿製的生鐵開花彈(國產彈),這兩種炮彈都屬於實戰所用,而沒有所謂練習之分。

只不過進口彈質量雖好但價格昂貴,所以李鴻章特別囑咐日常練習中用造價低廉的國產彈,而將進口彈留到戰場使用。

甲午海戰爆發前20天,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在下令將旅順港庫存彈藥運至艦上時提到:“將定、鎮兩艦三十零半生炮用銅箍開花子一百五十顆,十五生炮用四倍長銅箍開花子一百顆,檢發該船一律攜帶來威應用。”

可見,僅定遠、鎮遠305毫米主炮炮彈就有150顆之多,按照兩艘主力戰艦主炮平均每小時12發炮彈的射速計算,光這些從岸上調撥的庫存炮彈就足以支撐6小時的海戰,而這還僅僅是主炮炮彈數量。

同年,直隸候補道徐建寅對北洋海軍彈藥庫存情況進行了勘驗,明確寫道:“海軍各艦炮彈共計5084顆,定、鎮兩艦305 毫米口徑主炮炮彈爲537顆”。

所以,炮彈不足導致北洋水師敗亡的說法純屬誤傳,真實的情況是國產炮彈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火炮射速。甲午海戰的親歷者—定遠艦槍炮大副沈壽堃就說過:“大東溝之敗,非彈藥不足,乃器之不利也,中國所制之彈,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鐵質不佳,彈面皆孔……

當然,國產炮彈的質量差,僅僅是北洋水師戰敗的表象因素。定遠艦水下考古出水的33釐米鐵甲最終印證了甲午海戰失利的真因。

2020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過去126年之後,定遠艦最具代表性的厚度33釐米的鋼面鐵甲被考古隊打撈上岸。鋼面鐵甲又叫康邦複合裝甲,屬於艦艇所用的一種新式裝甲,最早由英國發明。

通過加裝新式重甲來增加艦艇防禦能力,是當時流行的“無敵戰術”(當時還沒有艦艇炮彈能夠擊穿這種裝甲)。1881年,清朝向德國訂購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時,由於英國拒絕向德國出口複合裝甲,急於打開清朝軍火市場的德國通過自行研製,生產出了鋼面鐵甲,並毫無保留的率先應用到了定遠艦上,加上全通式裝甲板的運用,定遠艦被譽爲“世界第一鐵甲艦”。

但北洋水師成軍後,清朝認爲“用之自守尚有餘”,所以停止了海軍裝備的更新,也未添置新艦。

就在北洋水師止步不前的同時,世界海戰戰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航速高、射速快的新式艦艇戰術迅速取代了厚裝甲慢航速戰術。

與北洋水師近乎同時起步的日本聯合艦隊,爲了應對定遠、鎮遠的厚重裝甲,大量列裝“快船”,如從英國訂購的吉野號航速最高可達22節,遠高於北洋水師的15節,在火炮射速上也達到了每分鐘4-8發的射速。

所以,雖然日本聯合艦隊的裝甲防護薄弱,但卻利用了自身穿插速度快的優勢,彌補了裝甲厚度不足。袁世凱在一封奏摺中談及甲午海戰時也曾無奈地提到“以我笨滯之師船,御彼靈巧之艦隊”。

李鴻章也悲哀地說道:“日本蕞爾小國,而能歲增鐵艦,所制專與華局比較,我艦行15海里,彼則行16海里。定遠、鎮遠大炮口徑 30.5釐米,彼“松島”等艦則配34 釐米大炮並快放炮,處處勝我一籌”。

更嚴重的問題是,清朝根本不具備短期內修復定遠、鎮遠這種鐵甲艦的能力,也無法仿製厚度達33釐米的防護鋼甲,所以,即使定遠、鎮遠沒有在黃海海戰中喪失戰力,卻也因落後的軍事工業而無法讓其重新發揮效用,最終“憋死”在了自家港口中。

可見,北洋水師戰敗的真正原因,是清朝以落後的政權體制強行驅動一支原本應該屬於世界工業革命結晶的海軍艦船,建立在原始農業和簡單手工業之上的國家體制無法爲軍事工業提供最基本的裝備、技術保障,其最終失敗也成爲必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