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爲秋季的主氣爲"燥",秋季乾燥,很容易耗人津液,會經常出現口乾、咽乾、脣乾、皮膚乾燥和大便乾結等問題,給人帶來困擾,需做好相關預防措施,避免秋燥來犯。

一、何爲"秋燥"?

所謂的"秋燥"指的是人在秋天時因爲燥邪而引發的疾病,通常情況下有"溫燥"和"涼燥"兩類。

"溫燥"顧名思義與熱有關,一般常出現在初秋天氣較熱和久晴無雨的情況下,太陽暴烈,受陽邪影響,秋燥偏於熱者爲溫燥,肺受溫燥之邪,患者會出現頭疼身熱、乾咳無痰、咽喉幹痛等症。

"涼燥"即與寒相關,深秋之際天氣轉涼、西風肅殺,寒氣就會逐漸出現,受陰邪影響,秋燥偏於寒者爲寒燥,肺受寒燥之邪,患者的症狀表現多與感染風寒有所相似,會出現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頻發乾咳等症。

二、秋燥常見的臨牀表現有哪些?

——鼻子敏感。秋天氣候幹,有些人除了會出現打噴嚏等症狀外,鼻粘膜也會隨之乾燥,致使鼻子變得敏感不適。此時有些人就會爲緩解乾燥不適而用手指去挖鼻孔,由於鼻粘膜附着豐富的毛細血管,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傷及毛細血管,導致鼻子出血。

——秋咳。秋季氣溫降低、空氣溼度相對較低,氣候較乾燥,人體口咽部位是最容易感受到秋燥的,在秋燥的刺激下會出現喉嚨幹痛、聲音嘶啞以及口腔潰瘍等症,嚴重時在夜晚還會出現咳嗽、氣喘等,影響睡眠質量,若是秋咳沒有及時治癒,入冬後還可能會轉爲慢性支氣管炎,需格外留意。

——皮膚乾燥。一到秋天,不管是氣溫還是空氣的溼度都會變低,就易使人體內的水分缺失,加上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下降,皮膚就會變得敏感的乾燥,嚴重時還可能會皸裂。

——大便乾結。秋燥易傷津,隨着人體津液的虧損,人就會出現毛髮乾枯、口脣燥裂等症狀,而腸道也會因燥氣的影響變得乾澀,出現"腸燥"現象,進而就易出現大便乾結難解的問題。

三、如何預防秋燥?

——飲食調節。秋燥本易上火,需在飲食上做好調節。食物要選可以養陰生津的,如百合、梨、荸薺和山藥薏米粥等,可生津潤燥;水果要選有助於預防秋燥的,如葡萄、西瓜、蘋果和柚子等,可預防燥邪。

——藥膳預防。可在醫師指導下選一些潤藥,通過食療來預防秋燥。如川貝燉秋梨,取一個梨後挖掉核,然後填入約5克貝母粉、10克冰糖和適量的水,最後燉熟後即可食用和飲用,可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再如玉竹瘦肉湯,將玉竹、豆豉、葛根和豬肉洗淨,並將肉切塊後一起入鍋後加水煮,等沸騰後再改成文火煲,大約1個小時後加入蔥花等調味後即可食用,可起到潤燥除煩和養陰清熱的作用。

此外,咽乾咽燥也是秋季最常見的問題,若是遇到咽燥不適,可喝烏梅橄欖茶,能生津利咽,較好地緩解咽乾咽燥;也可喝野菊蜂蜜飲,不但能養陰潤燥,還能清熱解毒;,也可來一些中草藥緩解,慢嚴舒檸清喉利咽顆粒含沉香、黃芩、西青果、桔梗、竹茹、胖大海等十三味中藥,這些中藥合理搭配可清熱利咽、寬胸潤喉,用於咽喉發乾,聲音嘶啞等症狀,常用也有保護聲帶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