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學者在美遭華人導師檢舉“竊密”

昨天,《華爾街日報》刊發了一則“令美國司法部非常難堪”的新聞:上月底,中國學者胡海周在芝加哥機場被捕,並因“竊密”被美國司法部提起刑事訴訟。然而經過一個月的調查,芝加哥聯邦檢察官發現,這名中國學者擁有獲取資料的權限,也就是說,美國司法部的指控完全是子虛烏有。

而令我們中國網友無語的是,美國司法部的這盆髒水可能來自於胡海周的華人導師……

美國司法部最近頻頻對中國籍研究人員“下手”,其中包括弗吉尼亞大學一名中國籍訪問學者胡海周(Haizhou Hu,音譯)。他在8月末遭起訴,被控涉嫌“未經授權或越權獲取信息”。

然而,這一所謂的“竊密事件”突然峯迴路轉。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3日報道,近日,弗吉尼亞州地方檢察官辦公室以美司法部指控不實爲由,突然駁回法院對這名學者的刑事起訴。此前,弗吉尼亞大學曾發佈聲明承認,胡海周擁有訪問該校計算機系統上研究代碼的授權。

《華爾街日報》稱,對於近期頻繁針對中國在美研究人員的美國司法部來說,這起案件令其非常難堪。

胡海周的律師表示,胡海周現在已經返回中國。

8月25日,胡海周在登上飛往中國青島的航班前,在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遭美國海關官員問話。三天後,美國司法部正式對胡海周提起刑事訴訟。

根據美國弗吉尼亞州檢察官辦公室發佈的消息,胡海周被控“未經授權或越權”從弗吉尼亞大學受保護的計算機上獲取信息,以及竊取他的導師開發了20年的專用軟件代碼。

《華爾街日報》稱,胡海周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的一個實驗室工作,目前正在研究水下機器人。而他在弗吉尼亞大學的導師董海波(Dong Haibo,音譯),正管理着一個由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資助的多校合作的仿生水下推進的基礎研究項目。

胡海周否認美國司法部對其所有指控。但其導師董海波則堅稱,胡海周“不當獲取了他的研究代碼”,並承認是自己把這一問題提交給校方的,因爲胡海周“不告而別很可疑”。

8月28日,美國司法部正式向胡海周提起訴訟

報道指出,在上週五的聽證會上,一名芝加哥聯邦檢察官表示,在對弗吉尼亞大學計算機系統的進一步調查中發現,胡海周“已被授權訪問”獲取軟件代碼的共享空間。而這一發現與美國司法部最初的指控不符。

聽證會筆錄顯示,這名檢察官在法庭稱,政府將因此申請撤銷對胡海周的所有指控。

《華爾街日報》指出,根據美國相關法律,如若想證明胡海周“竊取了商業機密”,檢方需要證明其有過“未經授權或越權獲取信息”的行爲;以及所有者爲防止信息泄露,對信息進行了安全保護。

此外,弗吉尼亞大學一名代表本週二告訴《華爾街日報》,校方已經證實,胡海周訪問學校計算機系統的一個權限內容,“並不構成違法行爲”,但學校仍將繼續對其數據訪問和權限標準進行審查。

胡海周的代理律師詹姆斯·圖尼克(James D。 Tunick)也表示,胡海周電腦中的每一份文件都是經過授權獲取的,“因爲他使用了弗吉尼亞大學提供的登錄憑證”。

“因爲這些文件同屬於一個大文件,胡海周並不清楚所有文件的實質內容。”圖尼克還補充稱,胡海周“絕對覺得自己被董教授背叛了”。

對於董海波稱胡海周“不告而別”,圖尼克反駁道,董海波事前就知道胡海周要返回中國,因爲他的研究助理職位已經結束,且簽證也馬上到期。

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也參與了此次事件調查。在調查後,聯邦調查局承認,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胡海周存在“越權或竊密”行爲。

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檢察官辦公室上週末提交了一份動議,要求法院駁回對胡海周的刑事指控。當地時間9月21日,法院批准了這一駁回申請。

胡海周律師表示,胡海周現在已經返回中國。

近期,美國司法部頻頻對中國籍研究人員“下手”:僅在今年夏天,美國聯邦調查局就以“國家安全”爲由,對數十名研究人員進行調查問話。《華爾街日報》指出,對於近期採取一系列行動針對中國在美研究人員的美國司法部來說,這起案件令司法部非常難堪。

責任編輯:鄭亞鵬 SN23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