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是大學一個假期前,輔導員推薦的一個電影片單,其中就有這部電影。

當時看的時候可能沒有太多的感觸,隨着年紀的增長,日後反覆回味的時候,才漸漸感受到它的魅力和震撼。一如這部電影當時上映時的境遇,初初遇冷,後來口碑卻愈漸升溫。

影片沒有緊張的節奏,沒有刺激的劇情,它用一個橫跨19年的故事,給觀衆傳遞了珍貴的希望,一個十分美好的東西。

年輕有爲的銀行家安迪,本可以有個美好的生活,如果老婆沒有出軌,如果他沒有酒後企圖殺死老婆和情夫。

然而生活沒有如果。

安迪雖然在汽車裏就放棄了行兇,把手槍扔進了河裏,但老婆和情夫還是被槍殺了。他被指控謀殺,儘管他拒絕認罪,還是被關進了監獄——肖申克監獄。

在安迪來之前,肖申克就是一個普通的監獄,一如其他。裏面有可以搞到各種東西的“商人”瑞德,有欺凌新人弱小的“三姐妹”,有做了大半輩子牢被“體制化”的布魯克斯……

裏面唯獨沒有希望,瑞德說,希望是很危險的東西。安迪蒙冤入獄,他心中還抱有希望嗎?

入獄的第一天,裏面的人打賭新來的誰會第一個哭,賭注是香菸。瑞德押了安迪,最後輸了一包煙,卻也讓他對這個白白淨淨的大個子另眼相看。

安迪從進來之後,就一直很冷靜,獨來獨往。目睹新人胖子崩潰被打死無動於衷,在浴室被人騷擾也無所畏懼,被“三姐妹”凌辱也一直頑強反抗。沒有人能看出他的情緒,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有點特別的是,他剛進去就找瑞德買了一把石錘。這個小小的石錘,對安迪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在其他人進入監獄感到恐懼不安時,安迪顯得太過特別,似乎有個東西始終支撐着他。

在翻修屋頂時,安迪偶然聽到了獄警隊長抱怨遺產稅時,他運用自己的專業主動爲隊長出謀劃策,條件就是請他的“同事”喝啤酒。

看着獄友們在屋頂高興地喝着啤酒,就像是一羣自由人勞作之餘的休息。安迪只是靠着牆微笑,他給這個監獄帶來了一個特別的東西。

後來他爲所有獄警報稅,也幫典獄長處理財務問題。

他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有一次他趁機在廣播室裏放起了唱片。監獄裏的人聽到音樂,都沉浸其中,駐足聆聽。

安迪因此被關了兩週禁閉。瑞德問他爲什麼這麼做,他說有音樂纔不會忘記內心的希望。並且後來送了一把口琴給瑞德,如同分享了一縷希望。

是的,支撐安迪的東西就是希望。他從進來的一刻,就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出去,併爲此努力着。

他也把希望帶進了肖申克。

安迪爲了擴建圖書館,堅持寫了六年的申請,終於讓這裏的人有了學習的機會,他幫獄友們考大學,這裏已經不再像一個監獄了。

第一次的情緒波動源自一個叫湯米的新獄友,他講述了一件謀殺案,受害者正是安迪的老婆和情夫,而兇手另有其人。

安迪激動的向典獄長申述自己的冤情,可惜典獄長不僅沒有幫他查明真相,還陰謀殺害了湯米,讓他徹底斷了翻案的念想。

當大家爲安迪擔心時,他卻在一個雨夜突然消失了。進入肖申克的第十九年,憑藉瑞德給他的一把小石錘,安迪鑿開了通向自由的路。

這些年支撐他的,正是胸中永不磨滅的希望。

後來,瑞德經歷幾度假釋被拒後,也終於走出了肖申克。

和之前出獄的布魯克斯一樣,瑞德也難以習慣外面的生活,如果不是安迪在出去之前交代過他,他可能也會選擇極端之舉。

片中瑞德說過,他們都被“體制化”了,長久的監獄生活磨滅了他們所有的希望,他們每天只是機械的活着。慶幸的是安迪給了他重生的希望。

電影結尾當瑞德找到安迪,兩人擁抱在一起的場景,也是感動不少觀衆的一幕。曾經身處黑暗的兩個人終於沐浴在陽光下,讓人看到了希望的力量。

如果安迪在蒙冤入獄後自暴自棄,他不會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如果瑞德沒有安迪給予的一份希望,他也不會迎來新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會經歷一段痛苦煎熬的過程,也許會暗無天日,也許會曠日持久,但是隻要我們堅定信念,保持希望,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精神,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是它獲得上佳口碑的原因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