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十一点钟,当我们将在院病人安顿好,正准备稍作休息时,“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来之不易的宁静。急诊科打来电话:“有位腹痛患者需要大夫下来会诊”。

不一会儿,病人便被送到了病区。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疾病的疼痛使得她大汗淋漓,痛苦的呻吟着,采取着被迫的体位——膝胸卧位的趴在那里。我见过许多疼痛病人,但是这么疼的还是头一回。

我们一分一秒都不敢 懈怠,紧急将病人转移到病床上,开始测量生命体征,血压为150/86mmHg。经过初步的询问,病人叙述最近3天来有时候上腹部会出现憋涨的情况,但今天晚上20点30分时突然开始疼痛,持续不缓解,并且腰背部也开始疼。详细询问后,发现患者没有既往史和家族史。那么难道是心梗?但是急诊带来的心电图也不支持。那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肠胃炎?我们需要进一步确诊。同时我们嘱咐患者不要吃喝。当即,大夫决定为患者紧急做胸部和全腹部CT。

半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了!CT结果显示:腹主动脉异常改变,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破裂。随即便邀请心内科、普外科大夫进行紧急会诊,最终考虑:腹主动脉瘤!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破裂!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一种,起病急骤,很多患者在诊疗前,会因重要脏器缺血,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此时患者疼痛仍旧未缓解,大夫告知家属此病的危险性,家属同意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遂立即联系120急救车!

而此刻我守在患者身旁,一刻也不敢懈怠,患者痛苦的大叫、急促的喘息、躁动不安,此时我知道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加剧主动脉夹层的破裂风险,而我首要做的就是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大娘,您现在不可以乱动,要绝对卧床休息,绝对卧床就是连翻身、移动身子都不可以......”

“姑娘,可是我疼啊,我喊出来就好了,不翻身子我难受”

“大娘,我知道您疼的厉害,可是您现在大喊大叫,翻来覆去,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耗氧量,加重您的病情。大娘,您不要那么快呼吸,我教你一个深呼吸的方法,跟着我做,吸~呼~……好,就是这样,现在感觉好点没?”

“好一点了,谢谢你啊姑娘”。

……

看着她憔悴的脸庞,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密切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我继续给她测量了双上肢的血压,并协助她吃了降压药,所幸,患者血压还算平稳。

经过上级领导紧急调配,120急救车很快来了,我们迅速将患者转运,同时紧急调来本应在家休息的梁晓忠大夫护送。而我比较熟悉病情,护士长派我一同护送。一路上,急救车踩着争分夺秒的车轮,硬生生将两个小时的路程缩短成一个半小时。而在急救车里的我们,密切观察着病情,同时给患者采取对症措施。

终于,将患者平安的转运到了上级医院。上级医院的大夫与我们的诊断一致,我悬着的一颗心也渐渐回落,我庆幸将患者平安的转运,也带着我的一点希冀让她痊愈。

回去的路上,天蒙蒙亮了,身体疲惫不堪的我,瘫坐在急救车上,回想着这惊心动魄的夜晚,又累,又惊,又险,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我很欣慰,很庆幸,这位患者最终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是我们把她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主动脉夹层有效的护理措施:

1.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血压、心率变化:因主动脉内膜撕裂可引起其分支的阻塞现象,要注意观察病人四肢动脉搏动、有无头晕、头痛、尿量等变化。疼痛、紧张、烦躁不安等均可引起血压增高,针对上述因素,嘱病人卧床休息并给予降压、止痛、镇静、心理护理等措施,血压过高者使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降压药物,维持收缩压在90一120mmHg,舒张压在60mmHg左右。心率应控制在60-75次/分,稳定的血压及心率可有效稳定或终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

3.疼痛观察及处理:主动脉夹层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疼痛,这种疼痛被认为是主动脉壁中层撕裂所导致,疼痛的加重或缓解能直接反映病情的进展,该患者由于身体多处受伤,主动脉夹层的疼痛症状不明显,为了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护士10一30分钟巡视病房1次,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密切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程度等,判断是否有主动脉夹层破裂前兆,夹层范围扩大及主要分支动脉血供障碍的可能,及时镇静、止痛,并注意观察使用镇痛剂的效果。

4.健康指导:为防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一步撕裂,嘱病人严格卧床休息,适当制动,避免用力过猛(排便用力,剧烈咳嗽等),协助病人用餐、床上排便、翻身。限制陪床和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避免语言刺激引起血压升高而使病情变化。关心、鼓励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供稿:呼吸消化科 李静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