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祖师——道术后的佛教内核》

1.修心

细心的朋友们可能发现,孙悟空跟随学艺的须菩提祖师更像是一位道家大佬,而后来悟空却用他跟随须菩提祖师学习的一身本事,跟随唐僧成了佛。

这种理解其实有些偏差,虽说须菩提老祖精通道术,比如他问悟空想学什么本领时连续问到:

“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

也就是求神问卜之术,类似巫术;

“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也就是儒、释、道、阴阳、墨、医等六家之术,只知道看经念佛,无什么实用性;

“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也就是参禅打坐的静修功法,显然不适合猴儿这顽皮的性格;

“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

这一门是气功、动功,加之炼丹食补。

连说这四种本领,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但是都被猴儿以“不长久”、“不长远”、“不能长生”给拒绝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须菩提祖师才决定换种方式锻炼猴儿,哪就是修心

把镜头向前拉,还没有名字的猴儿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来学习一身本领。

在佛教的语境中“灵台”和“方寸”一般都被认为是形容“内心”,而“斜月三星”恰好又是“心”字,吴承恩安排猴儿来此跟随徐菩提老祖修心之意,真的是明明白白。

拜到须菩提祖师坐下,祖师给猴儿起名“悟空”,而“悟”和“空”两字皆是佛家的追求。

2.禅宗传承的故事翻版

须菩提祖师像悟空授业的时候,更是体现了吴承恩给须菩提老祖安排的佛教内核。

“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这正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向六祖慧能传道授业的故事翻版。

禅宗六祖慧能听闻弘忍大师精通《金刚经》,固特来黄梅凭墓山寻找弘忍法师求法,经过考察,弘忍法师认为慧能小伙踏实能干,又有悟性,十分赏识。

这一天,弘忍法师命座下弟子作偈,考察下各位弟子的习得成果,结果又是慧能所作最为出色,于是就想将传承托付于慧能。

至于弘忍法师究竟像慧能传授了什么,这是秘密进行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传授的时候“(弘忍法师)于夜间潜唤(慧能)入房,三日三夜共语”(《神会语录》)。

也是呼唤弟子夜间授业,还是秘密进行,和须菩提祖师向孙悟空传法时几无二致,很难说吴承恩写这段的时候没有特殊考虑。

慧能在《坛经》中有讲“心中但无不静,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除十恶即行十万,去八邪即过八千,到如弹指”,认为从“不净”到“净”,从“邪”、“恶”到“去邪”、“去恶”也是“十万”、“八千”。

这正好对应须菩提祖师传授与孙悟空“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

同时在大结局,取经归来,唐王问唐僧,取经走了多少路,唐僧回答:“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

取经之路,同样也是一路感悟的成佛之路,恰好是慧能所言的“十万”、“八千”。

3.须菩提驱逐悟空,正如达摩所称“见性成佛”

决定收下猴儿之后,须菩提祖师问:“你姓什么?”结果猴子回答:“我无性。”然后须菩提祖师又说猴子理解错了,问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

须菩提祖师问的姓氏,而悟空回答的是性情,这一段看似只是为了给猴子取个姓名做铺垫,其实可以解读为暗藏玄机。

禅宗自达摩祖师就讲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性”就是心性,本性。

须菩提祖师给猴儿起名“悟空”,就是希望他抛去杂质,去伪存真,明悟本心,保持本性。

学艺多年后,悟空学有所成,但这时须菩提祖师却将其逐走,这时,悟空含泪问:“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说的一段话十分值得玩味:

“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

禅宗认为佛性和智慧都是人心所固有的,而非后天习得的,即使是学习也仅是辅助手段帮助寻找“本心”。

所以“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完全可以理解为须菩提祖师告诫悟空,不要被外在迷惑了本心,即使是从自己这里学到的东西,也只是帮助其发掘自身佛性的辅助,采取驱逐的方式,剥离辅助手段,帮助悟空以自己的心为师,已达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小结

所以须菩提老祖或许被曲解成道家人物形象,但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吴承恩从禅宗义理出发,为孙悟空打造的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整部《西游记》的取经路,其实也是孙悟空不断发掘本性,直指内心,“见性成佛”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