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如果婆媳关系处理好了,这个家庭就比较和睦,再处理其他关系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前一段时间我听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婆婆到儿子媳妇家带娃,她想房子是自家出钱买的,媳妇是自家出彩礼娶进来的,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是女主人。

指挥儿子干这干那也就罢了,她在媳妇跟前也是一副女主人的角色,嗯,你今天这个事情做的不对,嗯,吃辣,你的奶水对娃儿不好,嗯,这个娃一岁了,吃这个辅食从现在开始应该跟大人同步一天吃三顿,她不知道,她自以为是每次说这些话的时候,媳妇心里头是不满,说多了渐生反感。

婆媳关系是自古以来的话题,大家都觉得,婆媳关系不好处,是千古难题其实就是一个角色定位的事情,从前是在婆婆家里带孙子,儿媳妇嫁过来一家人住在一起,婆婆是当然的家长,千年的媳妇熬成婆,都是婆婆说了算,所谓传承,很多习惯,风俗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现在不同了,一般都是儿子媳妇在城里,婆婆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里的,都是离开自己的家,到儿子媳妇家去带娃。婆婆在儿子儿媳妇家还觉得自己是长辈、是奶奶、是妈妈、是女主人,还要自己拿出来老的一套,自以为然的当家做主,这会让让儿媳妇感到紧张和不自在,感觉被侵犯。

中国有句古话叫,在别人的房檐下哪有不低头,这话说起来有点难听,但是按照这个作家的理论,其实是犯了大忌。

懂得共情的人,更受人欢迎,让人变得轻松。家庭关系也是人际关系,既然是人际关系,那就要尊重人际关系的规则,谁提供资源谁就有主动权。

虽然你年长,虽然你是母亲,你是婆婆,你是奶奶,但是你现在是在别人的家里,是在你儿子媳妇的家里,现在很多儿媳妇受了高等教育,有自己的收入,都有了地位,小家庭一般都是儿媳妇说了算。作为婆婆你在别人的家里指手画脚,一个家里不能有两个女主人,有两个女主人必然产生矛盾。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要跟着时代走,即便这个房子是你出钱买的,即便儿媳妇是你出彩礼娶进来的,这个家不是你的家了,这是儿子媳妇的家。

现在的媳妇都一般受了高等教育,接受外面的信息,他们都有自己生活的一套,他们有自己的育儿方法,他们还觉得老人的那一套过时了。要在自己的小家里当家作主。按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即使你又出钱又出力,以为有了话语权,指点他们的生活,还是讨人嫌。

比如他愿意睡懒觉,比如他怎么样给孩子喂辅食,如何教育孩子那是他们小夫妻的事情,那是他家的娃。现在的奶奶还觉得孙子是自己的,我也带过娃儿,我有话语权,我觉得应该给他吃三顿辅食,我觉得我应该给他吃点咸盐,这都是我觉得。应该让媳妇觉得怎样就怎样,如果这样,哪怕是委屈自己,这就是现实。

所以,现在好多的婆婆感觉在媳妇家里没有话语权,没有地位,看着儿媳妇的脸色干活,带娃心里憋屈的不行,身心疲惫。这也是一个转型期的新旧观念的冲撞,落在在我们个体的身上,我们思想观念被迫改变受影响,身心受到一点伤害,这不是偶然的。

做自己该做的,生活不易,让我们做一个与人相处时,让人感到轻松的人.家庭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既然是人际关系,那就得尊重人际关系的规则,谁提供资源谁就有主动权。有一本书专门介绍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怎么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包括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夫子之间友好的相处等。这本书的名字是《共情式沟通》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他的名字叫古宫升,他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也是心理咨询师。他在日美两国为5000多人提供了心理咨询有丰富的经验,这是一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教,都是用实例来举例说明,令人信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阅读这本《共情式沟通》,告诉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要的就是学会共情。共情是沟通的灵魂。来自不同天性,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的人,如何能够摆脱个人极限,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平等交流,全靠共情,我们想做到更好的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要的就是学会共情。

这本书说,会共情的人都有一些共性,例如懂得给予懂得示弱,坦承自己的缺点,倾听别人等等,对号入座,你是不是一个会共情的人呢?现在,我就共情理念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认知。

当你给予对方是要是把重点放在对方是否感恩上,那就可能被对方左右,请把重点放在,做给予别人正能量的自己上,你不能改变别人,所以,如果把重点放在别人是否像你所期待的那样对你感恩戴德下,你就会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