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是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很適合用作城市名,不看城市,只聽名字,就有一種歷史文化名城的感覺,有一種厚重的文化底蘊融在其中。這是因爲漢是我國一個偉大朝代的名字,這個朝代對中華文明影響深遠,以至於朝代更替之後,人們還是自稱漢人。所以如果漢城是一座中國城市名字,那是很適合的,也很好聽,沒有半點問題。但問題是,漢城這個名字長期由韓國使用,而且還是韓國首都。

當然韓國首都叫漢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早在明朝初年,這座位於漢江北岸的城市已經叫做漢城。幾百年來,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半島人,都沒覺得漢城這個名字有什麼問題。首先中國人,並沒有覺得漢城在朝鮮半島有什麼奇怪,因爲古代的朝鮮半島飽受中國文化影響,當地的貴族基本都是懂漢語,寫漢字,並以此爲榮,自稱小中華,當地的城市,街道上的招牌,甚至官方文件也都是使用漢字。

其次當地人也沒覺得有問題,而且以此爲榮。漢城最早叫做漢陽,高麗大將李成桂奪取權力後,覺得高麗王京開城的王氣已經非常薄弱,於是選擇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水北爲陽”,這種命名方式也是來自中國文化。1394年,李成桂遷都至漢陽,爲了表示對於中原漢王朝(指明朝)的仰慕,李成桂便上書明太祖朱元璋,請求將漢陽改爲“漢城”。

朱元璋應允後,李成桂非常高興,並以此爲榮。此後這座城市一直叫做漢城,或者漢城府。明清時期,兩國的交流非常頻繁,當時的中國人對漢城這個名字也是非常的熟悉,比任何外國城市都要耳熟能詳。在明朝和清中前期幾百年的時間裏,兩國都覺得,這座城市叫漢城是沒有問題的。而問題的產生,是在清朝的末年。

清朝末年,隨着西方的入侵,東亞各國的民族主義思潮逐漸興起,朝鮮半島自然也不例外。這種民族主義的表現爲,開始側重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其實朝鮮半島是有自己文字的,早在世宗大王時期已經創制,只不過最早都是民間使用,貴族一般還是使用漢字。但到了清朝末年,當地文字應用開始越來越廣泛,民間對漢城稱謂的使用也逐漸減少,開始直接稱漢城爲首都。所以從那時起,民間對漢城的習慣稱謂,就從漢城()變爲了首都(),不過官方還是叫漢城()。

官方沒有改,其他國家自然也依照官方名稱,繼續稱其爲漢城,英語也是使用漢語音譯,稱其爲hansung。直到2005年,韓國才宣佈把漢城的漢語名字改爲了首爾,同時通知我國,要求我國做出了相應更改。按照名從主人的原則,我國也同意了韓國的請求,將漢城改爲了首爾。不過2005年韓國這次首都更名,只是通知了我國,並沒有要求其他國家更改,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早在韓國獨立時,爲了樹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已經採用自清末開始的民間習慣稱謂,把漢城的官方名字,由改爲了。韓語的意思就是首都,發音爲(Seoul),所以按照音譯,很多國家當時已經做出了更改。比如英語國家,當時就依照韓國官方,把hansung改爲了Seoul。對於使用音譯的國家來說,這種改變很容易,但我國只是對西方的國家和城市,採用音譯,而對東亞國家,則不會採用音譯。

東亞國家歷史上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對於他們的城市,都是直接使用對應的漢字,比如漢城、東京都是如此。但韓國獨立後改稱的(),這個詞是韓語中的固有詞,固有詞不像漢字詞,它是沒有漢字對應的。它的意思就是首都,在沒有對應漢字的情況下,如果我國直接意譯首都,把韓國首都就叫首都,這難免會有些奇怪。所以按照慣例,便繼續使用了漢城的稱謂。

直到2005年,韓國才自己宣佈的對應漢字是首爾,其實首爾這兩個字是韓國人按照發音自己創造的,只是找了兩個發音近似的漢字,而在此之前,它是沒有對應漢字的。那麼既然韓國宣佈了的對應漢字是首爾,並請求我國修改,我們也就順應韓國請求,改爲了首爾。由於這次改名只是更改漢語名字,所以韓國只是通知了我們修改。就這樣我們叫了幾百年的漢城,於2005年變成了首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