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号《扫毒2:天地对决》就和观众们见面了,在2013年由陈木胜导演的《扫毒:扫毒》首次出现在银幕之上,时隔六年之后扫毒将再次回归银屏。

剧情回顾:在《扫毒:扫毒》中讲述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三个好兄弟马昊天、张子伟和苏建秋的故事,他们同一个警队里致力于扫毒工作,在一次跨国任务中遭遇毒枭八面佛的反埋伏因而全军覆没。

三人的命运也因此而被改变,马昊天和苏建秋一直活在对张子伟的愧疚中,五年后故事发生了逆转,张子伟在当年的行动中并没有牺牲,而如今站在不同的立场,三人面临着不一样的抉择。

这部影片中的三个人物,分别又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饰演,三位香港影帝的精彩表演将这三个人物表现得淋漓极致。在为演员的演技所折服之于,导演陈木胜也以幽默的方式叙述了警匪这种老的题材,让人耳目一新。

而《扫毒2:天地对决》由邱礼涛导演执导,邱导的电影生涯中可以用多产形容,他的电影中总会出现一些神来之笔,这部扫毒是否也会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个世纪70至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间段中电影艺术蓬勃发展,每年电影的产量都在百部以上,出现了如周星驰,周润发等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明星,百花争艳出现了众多的经典之作,香港也因此被称为是东方好莱坞。

香港电影的题材众多,有林正英代表的僵尸题材,有王家卫的爱情故事,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在众多题材中警匪片无疑是香港电影经典的代表。

警匪片的故事都是表现善恶之间的对决,在这些影片中善的一方是警察,恶的一方会是是毒贩,黑社会,情节围绕着双方的博弈,这一情节从来都是警匪片表现得一贯套路。

香港的警匪片也被人们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新浪潮的写实派,吴宇森的浪漫派,以及记录历史派。这三个类别各有特色,如新浪潮所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浪漫派则更加具有情怀,然而不管新潮派还是浪漫派都会出现时代的印记和社会现象,这是所有警匪电影的共同之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把《无间道》视为香港警匪片的经典,也会有人更加偏好《英雄本色》,它们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产物,伴随着那几代人的成长。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个思潮涌动的时代,香港最为中国大陆和世界联系的纽带,经济活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带动了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也进入了黄金时期。

在进入千禧之年后,香港电影逐渐走下坡路,黄金时期每年百部以上的产量在之后的时间中每年减产,在2002年后香港电影年产量不足100部,曾经的东方好莱坞逐渐走向衰弱。

警匪电影也在这个大背景下江河日下,一方面它故事情节老套单一,另一方面他受到来自好莱坞众多大片的冲击。

警匪片在一定的时间中形成了固定的情节套路,在情节中存在着代表正义和邪恶的一方,他们互相较量,最后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是警匪片固定的情节。在发展中各导演也逐渐加入了新的因素,如从黑社会中加入了扫毒和卧底。

虽然有新的元素的加入但是香港的警匪片始终难以脱离固定的框架,逐渐的同质化,这种现在是追去经济商业化所引发的结果。如当年王晶的《赌神》在1989年大受好评,随后电影市场上就涌现了大量同样题材的影片,它们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粗制滥造,这也是警匪片面对的同样问题。

在这些影片中故事的情节存在一定的破绽,情节对于故事人物的塑造不够,重点的情节都放在了正面角色的塑造上,观众早已经厌倦了这种固定模式。

另一方面忽视了反派人物的塑造,纵观所有的香港警匪电影很难让人记起什么反派角色,其中的原因则在于反派在影片中缺乏魅力。经典的犯罪电影《七宗罪》中相信每一个看过的观众都会对凶手约翰印象深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剧情和细节的衬托下影片展现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反派形象,鲜明的反派也凸显了正面角色人物形象,推进故事的发生。

《扫毒:扫毒》则是典型的警匪片中的扫毒题材,当年导演以幽默的方式进行情节的叙事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在今年四月份上映的由古天乐主演的《反贪风暴4》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惊喜,不过在众多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观众们的选择也在不断增多,警匪片的打打杀杀和众多好莱坞大片相比起来显然魅力不足,在全球影视票房榜中占据首位的是科幻片,这说明了现在观众对于电影选择的偏好,这个时代在进步,电影也随着时代而发展,警匪片给人呈现的新意不足注定很难在商业化的洪流面前立足。

影片的同质化,情节缺乏新意,外部的冲击这些是警匪片没落的原因,同时也是香港电影由盛转衰的根源,电影不是故步自封,需要无数影视从业者革新探索。经典已铭记在人的心中,未来等待着无数人续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