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城網

皇城相府開城儀式現場。

長城網9月25日訊(記者 胡曉梅)“皇上駕到,大學士陳廷敬接駕!”隨着這一聲喊,只見陳廷敬率一家老小、家丁、丫鬟出城迎駕,一字排開,恭迎皇帝的到來……9月25日上午九點半,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太行線的記者、編輯來到皇城相府景區,觀看開城儀式“迎聖駕”演出,聽“東方古堡”裏的傳奇故事。

皇城相府位於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原名“中道莊”, 後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於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稱爲相府,顧名思義是一位宰相的府邸,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的老師一代名相陳廷敬的故居。由內城、外城、紫芸阡、西山院等部分組成,其中的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鬥築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羣,被專家譽爲“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採訪團參觀遊覽皇城相府。

入皇城正門,記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牌坊。講解員介紹,古時牌坊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貞節牌坊、功德牌坊及裝飾牌坊等。這座牌坊是用來記載功名祿位的功德牌坊,它真實地向人們展示着明、清時期陳氏家族的榮耀和輝煌。正門上方刻有“冢宰總憲”四個大字。“冢宰”是百官之首的吏部尚書,“總憲”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負責監察百官。在“冢宰總憲”最下方一格文字,從右往左下依次爲:“戊戌科賜進士正一品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吏、戶、刑、工四部尚書,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陳廷敬。”這是陳廷敬當時所任官職的具體名稱。清朝設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陳廷敬曾在四部擔任最高職務尚書,並在禮部擔任左侍郎。清朝漢人不掌兵,陳廷敬在六部中的五部擔任要職,朝中的大小官職幾乎做遍,最後拜相入閣,足見其聲名顯赫。

皇城相府最具特色的建築物是河山樓,據說是爲抵禦流寇侵擾而建,整體爲磚石結構,沒有方木,同時能容納千餘人避難。它三層以上才設有窗戶,進入堡壘的門高懸於兩層之上,通過軟梯與地面相通。爲了便於探知敵情,河山樓樓頂建有垛口,而且還專闢有利於轉移逃生的祕密地道。爲了對付可能出現的長期圍困,河山樓內還備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設施,儲有充足的糧食。據說,河山樓修建的第二年,陳氏加蓋了城牆,並修建了依山而建的藏兵洞。藏兵洞分爲上下兩個部分,有125間房子,最上面一層設有炮眼對着外面,既可發射火器,又可觀察敵情。下面的三四層主要用來供家丁居住,最下的一二層用來儲備物資。

講解員講解陳氏家族的家訓。

皇城內的相府是一處三進的院子。相府前院爲陳家的迎客廳,也是康熙下榻時接見文武百官的地方。相府中院的東房是陳廷敬的起居室,在他長達53年的京官生涯中,只回家三次,這裏就是他曾經居住的地方。相府後院原爲陳廷敬的居所,康熙下榻後,正房成爲皇帝下榻的行宮,因爲皇帝住過,陳家人不再居住,到民國時期坍塌,陳氏後人翻新。

陳氏家族家風淳樸,家教嚴格,科甲鼎盛,冠蓋如林,在260年間培育出41位監貢生、19位舉人、33位家族詩人,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呈現“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的文化盛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