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到了,請您從前門兒上車,後門兒下車。”  

伴隨着售票員標準的北京話報站聲,小編在前門站下了車。不料,剛一下車就被人迎面攔截:“請問大炸欄怎麼走大炸欄......

1秒、2秒、3秒鐘後......哦,這位大哥,您是要去大shí爛兒吧? 
“兒化音”,是京味兒語言的特點之一,就是在詞的韻尾加一個捲舌動作,使詞尾變成“兒化”的發音。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時不時就能聽到一聲清脆的京腔兒,“您去哪兒?” “我啊,西便門兒!” 寥寥數語的對話聽上去卻不失親切感。那您可能要問,這到底什麼時候加“兒化音”,什麼時候又不加呢?相對來講,莊嚴宏大者不能“兒化” 。反之,小的、可愛的人、物、地點可帶“兒化” 。就拿“門”和“門兒”來說吧,“門”的分法,一般比較大的門是不用“兒化音”的,比如永定門和廣安門,因爲這兩座城樓比較大。而比較小的,主要供老百姓用的或不是很講究的,叫“門兒”。

還有“園”和“園兒”,貌似與皇家園林相關的都不帶“兒化音”,如圓明園、頤和園。而與老百姓相關的則大多帶“兒化音”,如南菜園兒、姚家園兒、潘家園兒、西羅園兒、甜水園兒、蘋果園兒等。而官家園林“勺園兒” “官園兒”等則應屬特例。

這或許與悠久的禮法與敬畏價值觀,在老北京人頭腦中形成的一種思維方式有關吧。再比如,說小孩身體器官時,大多可以帶“兒化音”,小手兒、小腦瓜兒、小腳丫兒。但是對於大人來說,如果說成大手兒,是不是容易造成誤解......

小糖球兒,加了“兒化音”沒毛病,但如果把籃球、足球、排球,說成籃球兒、足球兒、排球兒,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這種叫法應該也是根據物體大小來決定的。對於惹人憐愛的人或物,一般會加“兒化音”,比如,小貓兒、小狗兒、小心肝兒、小可憐兒。反之,討厭、可惡等這類詞就不能帶“兒化音”。

語言學家王輔世曾經專門對北京“兒化音”的發音特點做過研究,發現北京話的兒化特別善於“攪和”,把不一樣的發音搞成一樣的。比如,在老北京人的口中,“啊兒”這個音是不存在的,與“安兒”相同。所以北京人說出來的,“花兒”和“歡兒”、“一把兒”和“一板兒”、“沒法兒”和“不耐煩兒”的“兒化音”都是一樣的。有研究認爲,北京話的“兒化音”至少有5種來源,其中3種是音的訛變形成的,包括“裏”(比如這兒、那兒)、“日”(比如今兒、明兒)等。當然,可能更多的還是一種約定俗成。“兒化音”作爲口語中的一種音變現象,會受很多情況影響。例如,有一些“兒化音”是由於說話語速快而形成的。就像,“不知道”說快了就會變成“不兒道”,“我告訴你”變成了“我告兒你”。而且,即使都是老北京人,由於居住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的不同也會影響“兒化音”的使用。東城的跟南城的說的就有一些差別,崇文的和宣武的也可能稍有不同。老北京話中的“兒化音”,不是在什麼刻意的語言理論基礎上產生的,而是人們在生活中慢慢積累起來的,所以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規律可循。不過,有一點共識是,在越正式的場合,“兒化音”出現的機會就越少。總之,要想完全、準確地掌握北京“兒化音”的方式和規律,那可能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多跟老北京人聊聊天兒,從生活中提煉。

看完之後你會讀了嗎?點個贊告訴我們,分享給身邊人一起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