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完結了,總冠軍是抱着吉他的王勉。

圖片來源:脫口秀大會官方微博

有人爲李雪琴遺憾,有人爲王建國點贊,有人默默喫着程璐和思文的瓜。

誰也沒想到的是,收官夜之後,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竟然是,羅永浩6億債務還清了4億,觀衆十分期待他要拍攝的那部《真還傳》。

《脫口秀大會》視頻截圖

有人說,《脫口秀大會》的成功就是因爲它成功破圈,讓脫口秀這一小衆藝術形式找到了更多的受衆。

但事實上,《脫口秀大會》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它,沒有破圈。

續命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創下了喜人的成績。根據藝恩視頻智庫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億,遠超上兩季節目表現。

在播出期間,《脫口秀大會》一共拿下了97個微博熱搜,僅決賽當日,全網便貢獻了44個熱搜,播映指數也從第一季的51.2飆升至60.6。

在開播之前,沒有人能想象,《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會是以如此高的熱度收官。

一檔綜藝節目,當走到第三季時,觀衆和製作方的心理博弈已經到了白熱化,變或不變,是個兩難的選擇。

對於笑果文化來說,這道題更難,有可能“送命”。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線下演出停擺,隨後又爆出“池子退出”“卡姆涉毒”等一系列風波。一時間關於笑果文化的藝人管理、演員素養等質疑聲不絕於網絡。

於是有了李誕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播出伊始的那段調侃。

“本來海外巡演的票全賣光了,後來又全取消了,我當時覺得這是笑果文化2020年遇到的最大挫折了。顯然,我低估了2020,我也低估了這家公司。”

說這話的時候,李誕帶着標誌性的微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這幾句自嘲,反而引爆了現場觀衆,給新一季節目,開了一個好頭。

由於前兩季相對溫和的賽制被觀衆吐槽節目是“笑果內部年會”,李誕決定這一季要刺激起來。

1/2生存戰、50進25、搶麥突圍賽、末位淘汰以及捉對PK等形式,讓這一季的比賽顯得“刺刀見紅”了一些。

在選手選擇上,新一季的節目採用新老同臺競爭的方式,在這樣的設定下,觀衆得以見證了李雪琴的“才華”,也看到了龐博的“噙淚離場”。

當然,也成就了呼蘭的金句,“老兵不死,只是自相殘殺。”

顯然,賽制的調整並不是這一季節目爆紅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脫口秀演員們對於生活解讀,讓觀衆通過脫口秀看到了在生活中掙扎的自己,有人看到了發泄,有人看到了解脫。

觀衆紛紛表示,《脫口秀大會》是一檔“人間打氣筒綜藝節目”,也是當代年輕人的“精神良藥”。

“社畜”特供

很多綜藝節目製作團隊如今會在宣傳中表示,“我們只做節目,不上價值。”

但事實上,綜藝節目如果沒有價值維繫,只剩下單純的淘汰或是遊戲,都很難走遠。

《脫口秀大會》沒有標榜過它背後的價值,但事實上它的價值輸出卻很清晰。

“扎中‘社畜’們的痛點,尋求共鳴。”

從節目中設定的主題便可以窺見一斑,“不就是錢麼”“保持距離,保持聯繫”“遺憾”“起點就是終點”等。

觀衆看到了一個個脫口秀演員基於生活的關照,互聯網的“飯圈女孩”,寫字樓裏的“塑料同事”“通勤中的舟車勞頓”都被包裹成了段子,段子背後是每個人的生活。

脫口秀演員們抓住每一個讓自己尊嚴碎落的瞬間,讓這些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產生了巨大的共鳴感和話題性。

圖片來源:脫口秀大會官方微博

看上去與每個人生活相關,但思考後不難發現,在《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上,只與某一個羣體人們的生活相關,那就是“社畜”。

沒有偶像明星的八卦,沒有富二代的奢侈生活,沒有退休後的瀟灑人生,更沒有高知圈層的學術思辨,社畜的範圍並不大,但足夠它產生共鳴。

因爲這羣人,最彷徨、最迷茫、最不安、最焦慮也最孤獨。

在這個說不上好壞的時代,社畜們最需要共鳴和發聲。

“甲方都是孫子。”

“一個人裝瘋賣傻最基礎的前提是覺得你又瘋又傻。”

“這個世界本來沒有規則,人數夠多就能制定規則。”

“我不僅沒扼住生活的喉嚨,還讓生活薅住了頭髮。”

“當你越是沒有選擇的時候,你就越沒有遺憾。”

“爲什麼男人明明看上去那麼普通,但是他卻那麼自信。”

圖片來源:脫口秀大會官方微博

在節目中,這些叫做“爆梗”或是“金句”,而在“社畜”們的眼中,這些便是現實。

而這樣的現實在生活中被積累堆疊,沒有出口。

就像有網友說的那樣,“很難想象曾讓自己矇頭痛哭的事情,在他們口中如此輕描淡寫,甚至還有些好笑。”

“那麼,我是否也可以快樂一些。”

針對於這樣的脫口秀,有反對者表示,脫口秀選手們的成功來自於蹭熱點的能力,這是一種偷懶的創作捷徑。

但事實上,有句老話早已說過,“藝術來源於生活。”那句老話的下半句是“高於生活”,但顯然這個要求有些過高,在如今,能讓觀衆看出是源自於生活的藝術,已經少之又少了。

將某一羣體焦慮反思的事件熱點,加之自身經歷和感悟,通過喜劇的形式呈現,這本就是脫口秀的樣態之一,只不過在《脫口秀大會》的綜藝舞臺上,它表現得更極致,更純粹。

在《脫口秀大會》收官夜,羅永浩奉獻了自己的脫口秀處女秀,講述了一段自己還債的故事,娓娓道來並金句不斷,有觀衆稱,憑藉當晚的表現,羅永浩應該是冠軍。

事實上,“理想主義、執拗、愛折騰”也是“社畜”的另一面,相比起強凹出來的優越感,青年“社畜”們更願意接受一箇中年“社畜”的恰飯宣言。

破圈

《脫口秀大會》火了,人們將它的爆紅歸咎於破圈。

“因爲它破圈了,所以纔有現在的熱度。所以任何一門藝術形式都要追求破圈。”

圖片來源:脫口秀大會官方微博

如今,破圈已經成爲了某種標準,從影視劇到舞臺藝術,在資本的催促下,“破圈”彷彿不僅僅是一個現象,而是可以打造的一種方法。

但事實上,破圈的目的是什麼?破圈的根本目的是因其本身圈子的流量不夠,通過某種讓渡或是改變,去搶佔更廣泛的用戶。

影視明星去跳水,破圈了麼?沒有,因爲沒有吸引到跳水的觀衆。

游泳運動員去撕名牌,破圈了?破了,因爲他吸引到了綜藝的觀衆。

《脫口秀大會》破圈了麼?沒有,它只是精準地打擊了自己的既有受衆。

它在社交媒體上被炒得火熱,是因爲它們受衆本身就是互聯網生活的一代,而短和小的脫口秀節目高度契合當下短視頻的傳播方式,從而更快速更便捷地產生了傳播效果,但即便如此,依然沒有看到《脫口秀大會》主動去迎合本不屬於自己的用戶的行爲。

這在當下這個時代,可以說很可貴了。

如知乎網友鄒小櫻所說,“根據現在的市場看來,把‘破圈’作爲戰術,讓內容優先服務圈外人而不是原有應對受衆,這種辦法越來越得不償失。”

做到第三季的《脫口秀大會》,已經不再糾結於“什麼是脫口秀”“中國脫口秀怎麼發展”“脫口秀和單口相聲的區別”甚至不在乎接連失去兩個招牌演員帶來的損失,有的只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滿足單一用戶羣體的口味上,將其做到極致。

有高校教授曾發文感慨,“《脫口秀大會》看似反思生活,但深度不夠,思考不深,沒有更高層次的內容輸出,顯得空洞乏味。”

但事實上,“社畜”們經歷了朝九晚五或是996的工作回到家裏的時候,任何“深度、思考、高層次”,都不是他們所追求的娛樂生活,這不是大數據和資本的選擇,而是現實。

李誕在接受騰訊新聞X貴圈採訪有過這樣一段表述。

“我不在乎出圈不出圈,也不追求這個事。我對脫口秀的理解是,你去找到你的觀衆就好了。楊笠的那一段,她罵的那些男的是不會理解的,聽完了也不會改變。但是她會找到那些認可她觀點的觀衆。脫口秀演員和觀衆的關係是彼此找到,而不是改變。我們是藝術創作行業,要尊重藝術規律,不能用傳播規律來代替。迎合是沒意義的。做脫口秀演員第一條就是真實。你要足夠真誠,真誠就意味着不能去思考傳播規律。藝術創作是不能倒着想的,沒用。”

尊重用戶,理解用戶、針對用戶的需要打造被認可的產品,即便是小圈子,也會有大作爲。

至於破不破圈,管他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