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惠州網

我市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暑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資料圖片)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通訊員聶金玲 攝

大街小巷乾淨整潔,美麗鄉村猶如“世外桃源”,志願服務“遍地開花”……金秋時節,風清水長。走進惠州城鄉的每一個角落,一股股濃郁的文明氣息撲面而來,隨處都能感受到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煥發出來的新活力、新氣象。

彰顯時代價值引領,凝聚精神文明合力。2018年8月,自惠州博羅被列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試點縣以來,堅持高位謀劃、守正創新、立破並舉,促進博羅縣首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惠東縣列入第二批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龍門縣、惠城區列入廣東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縣(區),不斷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打通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全面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以點帶面深入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全域覆蓋。

縱橫貫通

志願隊伍體系化,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

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257個,其中實踐中心5個、實踐所53個、實踐站885個、實踐點314個,還成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2580支,開展文明實踐活動3萬餘場。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惠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以志願服務爲依託,更因志願服務而出彩。

以打造“好人之城”爲目標的惠州,志願服務蔚然成風。從單槍匹馬撈屍救人到有了自己的防溺水宣傳隊伍,惠州市志願者救撈隊隊長趙喜昌把雷鋒精神傳播到了東江兩岸;十年公益路程,惠州市曙光公益協會會長歐海燕結識了越來越多的同伴,將關愛殘障、孤貧、留守兒童等項目越做越專業……

爲打通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惠州不斷完善志願服務體系。縱向方面,建立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縣誌願服務協會、鎮(街)志願服務隊和村(居)志願服務站點四級聯動的志願服務體系,引導羣衆通過社區註冊、單位註冊、網上註冊等多種形式加入志願服務隊伍。

橫向方面,以志願服務總隊牽頭,鼓勵發展“鄉土化+專業化”的“1+37+N”志願服務隊伍,力求志願服務隊伍多元化。如博羅縣形成了以“好人宣講隊”“紅色宣講隊”等“1+10+N”宣講隊,黨員志願服務等19支專業志願服務隊,18支鎮(街、管委會)志願服務分隊,以及9支社會組織志願服務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網絡。龍門縣探索構建“1+6+N”志願服務網絡,在總隊帶領下打造6支專業服務隊,各鄉鎮因地制宜成立3~5支特色志願服務隊。

目前,我市共有註冊志願者逾108萬,註冊志願服務組織5776個,發佈志願服務項目133552個。這組數據意味着,在惠州,每四五個人就有一個是志願者。走在惠州的大街小巷,人們經常能看到一個個頭戴紅帽、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活躍在人羣中間,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

“通過‘排兵佈陣’,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先行的‘矩陣’全面鋪開。”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257個,其中實踐中心5個、實踐所53個、實踐站885個、實踐點314個,還成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2580支,開展文明實踐活動3萬餘場,實現縣(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領域全推進,全方位助力惠州文明創建。

需求導向

志願服務項目化,推動文明實踐入戶走心

探索建立以需求導向和志願服務項目清單,全鏈條構建羣衆“點單”、部門“派單”、志願者“送單”、羣衆“評單”的“菜單式”文明實踐運作模式,持續刷新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

今年7月底的一天,在博羅新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65歲的賴培仁做了艾灸和按摩,膝蓋的痠痛舒緩不少。在他身邊,還有不少村民在等着接受志願者們的服務。“不用出門,醫生上門。”賴培仁高興地說。

博羅縣博艾志願者協會會長石中華介紹,作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一部分,“健康鄉村行活動”已經惠及上萬人。“志願者和縣中醫人才參與志願服務,以義診、宣講等形式,弘揚中醫文化,助力全民健康。”

其實,志願服務的背後,折射的是“民呼我應”的理念。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不管是開展理論宣講,還是文明新風培育,只有幫助羣衆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發揮出最大實效。爲此,探索建立以需求導向和志願服務項目清單,全鏈條構建羣衆“點單”、部門“派單”、志願者“送單”、羣衆“評單”的“菜單式”文明實踐運作模式,持續刷新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新建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裏,志願者講師正爲上東村民們生動地講述着垃圾分類課程。“現在村民只要根據‘菜單’來‘點菜’,志願服務隊就會把相應服務送到家門口。”上東村村民劉大叔說。

在博羅,“百姓宣講”活動日益豐富,從房前屋後衛生到鄉村振興,從農業種養技術到脫貧攻堅……一批來自基層的“田教授”“土專家”“農經理”,分享真人真事真情實感,以身邊真實的故事、人物的經歷反映出新時代普通人的良好精神風貌,用小故事反映大主題,推動理論宣講入腦入心。

一進入“惠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公衆號,裏面有“資訊學習”“活動點單”“志願隊伍”“實踐站點”等多個功能欄。點擊“活動點單”,市民羣衆可以提交個人需求建議,相關部門將根據需求建議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

村民對農技需求多,就派出農技人員送技術下鄉;留守兒童多,就開設“四點半課堂”、週末公益課堂等關愛他們;長期臥牀不起的人員出門不便,就組織家庭醫生團隊及志願者到各村(居)義診、義剪……惠州通過“民呼我應”的“點單式”志願服務,真正做到“人在哪裏,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就延伸到哪裏”。

同時,惠州積極推廣“社工+志願者”的活動方式,引入社工組織,以專業社工引領志願服務,有效提高了志願者的專業化服務水平。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包羅萬象的惠民活動,蔚然成風的善行義舉……如今,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在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留下了一個又一個文明印記,推動城市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創新機制

資金來源多元化,確保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長效開展

爲提高社會影響力,增強活動吸引力與羣衆參與度,惠州文明實踐資金融合採取財政扶持與社會共建雙向互動、共建共管共促共享的新模式。

參觀廣東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領略科技進步發展帶給人們日常生活的改變;“重走長征路”,通過步行約2.5公里的模擬線路,體會長征精神……8月17日,一場遊學活動在博羅縣湖鎮鎮的廣東航天農業科技生態園舉行,來自觀音閣鎮和楊村鎮的160多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成爲首批參加遊學活動的兒童。

此次遊學活動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的扶持項目,爲更好做好睏境兒童的關愛幫扶工作,不斷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向縱深發展,博羅結合當地困境兒童的實際情況,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假期遊學活動,參與活動的學生以三至六年級學生爲主,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品學兼優的學生優先。

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長效開展,是保持文明實踐生命力的關鍵。爲提高社會影響力,增強活動吸引力與羣衆參與度,惠州文明實踐資金融合採取財政扶持與社會共建雙向互動、共建共管共促共享的新模式。

一方面,以財政資金爲種子,支持龍門縣540萬元、博羅縣330萬元、惠東縣320萬元、惠城區120萬元、仲愷高新區20萬元。另一方面,指導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立基金,吸引撬動社會資金投入,拓寬文明實踐基金的資金來源渠道,爲可持續推進文明實踐工作提供“蓄水池”和“活源泉”。

2019年7月,博羅率先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基金來源主要包括各級財政支持的“種子資金”以及企業支持的“公益資金”等,隨後的近一年時間裏,博羅在“摸着石頭過河”中不斷完善基金的建設和運營路徑。今年7月,爲解決基金掛靠慈善總會凸顯的“平臺不專、渠道不暢、活力不足”等問題,博羅在市民政部門註冊成立“2.0版本”的文明實踐基金會,選聘熱心公益的社會各界人士組建基金理事會、監事會,讓基金會實現實體化運作,並制定實施相關規章制度,讓基金運行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據瞭解,博羅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主要用於扶持公益創投項目、應急性志願服務活動、志願服務品牌建設、志願服務專業化培訓等,特別是對羣衆需求比較強烈的志願服務,基金統一以項目化的形式進行精準扶持,目前已扶持精品項目105個,涵蓋理論宣講、文化惠民、便民服務、文明時尚、鄰里守望等領域,面向城鄉全覆蓋,累計服務羣衆達60萬人次。

“接下來將升級打造‘3.0版本’的‘公募型基金會’。”博羅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常態化募集社會愛心資金,以衆籌方式精準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擴大文明實踐基金的影響力。

無疑,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推動志願服務從“大水漫灌”變爲“細水長流”,常態長效、務實有效開展,爲惠州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助力文明創建提供了堅強保障。

成風化俗

實踐活動品牌化,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

惠州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席盛宴送到基層並得到羣衆的認可,樹立了鄉土文化自信,增強了羣衆歸屬感,形成了踐行文明、成風化人、向上向善的“風向標”。

“作爲上青村村民,要傳承發揚老祖宗勤勞、講大局的優良傳統,不要爲一些小事過於計較眼前利益、個人得失,從而影響集體利益,甚至阻礙村裏的發展大計。”日前,惠城區蘆洲鎮在上青村啓動“新時代鄉賢助力鄉村振興”文明實踐系列宣講活動,首場“鄉賢講堂”開講,活動採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邀請外出鄉賢回鄉開講堂,傳遞鄉風文明正能量。

“一首首帶着泥土芬芳、浸染時代氣息的村歌,或高亢嘹亮,或婉轉動聽,唱出了惠州鄉村振興的美麗樂章,傳達着廣大村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讚美。”這是博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生動樣本。

惠東着眼於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深入基層,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內容,通過開展文藝輕騎兵下鄉、“草根名嘴”百姓巡講、組建惠東藝術團繁榮發展惠東漁歌及客家山歌等形式,以及舉辦廣場舞大賽、鋼琴演奏會、新年交響音樂會、原創作品音樂會等,讓廣大民衆在家門口樂享一道道“文化大餐”。

惠州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一席盛宴送到基層並得到羣衆的認可,樹立了鄉土文化自信,增強了羣衆歸屬感,形成了踐行文明、成風化人、向上向善的“風向標”。

鄉賢講堂、科技講堂、綠茵講堂、榕樹講堂、球場講堂……隨着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架構日趨完善,文明實踐工作在城鄉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日前,蘆洲、江北、汝湖、水口等鎮(街)更是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爲陣地,整合各方資源,積極開展宣講培訓等活動,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張張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講堂品牌,成爲引領文明鄉風、活躍社區文化、促進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博羅縣目前已形成家風家教傳統文化宣講、爲美麗鄉村譜寫一村一歌、惠民服務進小區、中醫義診養生、科普實踐自由行、教育義工團志願服務、泰美車村宗祠文化等20個文明實踐活動項目。

特別是全市上下精心組織的“中國夢·鄉村美·慶華誕”惠州市鄉村男子籃球聯賽,充分融入“三農”元素:場地是農村球場;球員是農家子弟;觀衆是農民朋友,近3000場次活動讓羣衆唱“主角”,掀起羣衆性文體活動熱潮。

與此同時,惠州各文明實踐站紛紛推出本地鄉土味十足的農家文化項目,如惠東漁歌、吉隆舞龍、平海舞鯉魚、龍門舞火狗、小金口麒麟舞、博羅龍華大鼓、客家山歌、惠城李家拳、姚村少年籃球操、惠陽客家女服飾展演、大亞灣漁家婚俗以及龍門農民畫展等。從羣衆“看戲”到羣衆“唱戲”,讓農民羣衆走上前去,亮相舞臺,自己編排,自己表演,表達屬於老百姓自己的歡樂和喜悅心情,真正讓文明實踐活動充滿濃濃的“家鄉味道”。

風成於上,俗化於下。隨着文明實踐活動品牌化,不僅打通了“宣傳羣衆、教育羣衆、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也引領着鄉村文明新風尚。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採寫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歐陽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