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華起義烈士陵園南接秦嶺,北臨渭水。這裏曾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早期農村革命根據地。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記者 趙晨攝

以照金爲中心建立的陝甘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碩果僅存的一個革命根據地,成爲中共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八路軍出師抗日的出發點。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馬欄就隱身其間,無數的仁人志士和軍需物資從這裏走向延安。

黨員幹部參觀渭華起義紀念館西北工農革命軍司令部舊址內的磚鋪標語,聆聽革命故事。

流淌千萬年的渭河,見證了中華文明的創始曙光與絢麗光芒,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同時也見證了中國人民革命歷程的燎原烽火。

時至今日,行走在渭河兩岸,依然可以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源,理想之光,奮鬥之力。

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下,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激盪下,一羣平均年齡28歲的先進中國青年在南湖紅船上吹響了革命的號角,點亮了一個新的時代。

跨越萬水,穿過千山,紅船的光焰映射到了渭河兩岸,革命的星火迅速在三秦大地匯聚起來;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覺醒了的三秦兒女投入到推翻舊世界的革命大潮中。清澗起義、渭華起義、旬邑起義等武裝起義風起雲湧,開創了三秦大地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

中共陝西黨組織按照黨中央八七會議的指示,積極開展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武裝,創建革命根據地。先後創建了渭北游擊隊、陝甘游擊隊、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紅二十九軍和陝南抗日第一軍等革命武裝,創建了渭北、陝甘邊、川陝、陝北和陝甘等多個革命根據地。尤其是陝甘革命根據地成爲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唯一保存完整的革命根據地,成爲黨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

……

從此,星星之火匯聚成革命的燎原之勢,引領三秦兒女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中,爲中國革命開闢出一片嶄新的天地,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着新中國邁進。

磚石上的信仰之光

“同志們趕快踏着先烈的鮮血前進啊!!!”

這是一條無聲的標語。大地爲紙,青磚爲墨,它安靜地鋪設在渭華起義紀念館西北工農革命軍司令部舊址內,成爲革命火種生生不息的見證。

這又是一聲刺破蒼穹、穿越時空的吶喊。渭河南岸,華山腳下,人們至今都能感受到它激盪人心的磅礴力量。

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導致了大革命的失敗,中國革命陷入了低潮。

當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被殘忍殺害的消息傳到秦東大地時,渭南(現臨渭區)、華縣(現華州區)一帶的進步民衆羣情激憤。

這裏是陝西革命火種最先燃起的地方之一。

早在1921年7月,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魏野疇就在華縣鹹林中學宣傳馬克思主義,使無產階級革命思想在這一帶逐漸深入人心。1924年5月30日,我省第一個團支部——社會主義青年團赤水支部幹事會在渭南創建。1925年10月,中共“在西北上的萌芽”中共西安特別支部成立。

在共產黨人的啓發、動員和引領下,渭華地區農民運動蓬勃發展,先後成立了300多個農民協會,吸納數千名會員,並建立起自己的農民武裝,成爲大革命時期的一片紅色熱土。

爲了紀念李大釗等犧牲的革命者,時任谷堆小學教員的共產黨員陳述善和時任高塘小學校長的共產黨員李維俊,組織兩校師生及當地羣衆,從附近的澗峪河撿來鵝卵石,藉着修建校舍的青磚,在學校禮堂前的通道上鋪設了一行標語——“踏着先烈的鮮血前進啊!!!”

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中共陝西省委決定在黨的力量較強、羣衆基礎較好的渭華地區發動武裝起義。

1928年5月,渭華起義全面爆發。

由起義部隊改編的西北工農革命軍將司令部設在高塘小學。時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劉志丹和總司令唐澍等人發現了校園中的這幅寫在大地上的革命標語。

爲了使標語更加激勵鬥志,劉志丹和其他同志幾經商量後,在原標語前面添加了“同志們趕快”5個字。

“同志們趕快踏着先烈的鮮血前進啊!!!”這如疾風驟雨般的動員令極大地鼓舞了軍民鬥志。

西北工農革命軍浴血奮戰,迅速形成以華縣高塘、渭南塔山爲中心,方圓200多平方公里的紅色武裝割據區域,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

劉志丹、謝子長等共產黨人深入農村,和廣大貧苦農民一起“打土豪、分錢財”。僅僅1個多月,渭河兩岸就建立了48個區、村蘇維埃政府,極大地擴大了革命成果。

渭華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在失敗面前,劉志丹等革命者毫不畏懼,他們在總結經驗教訓後將革命火種引向陝北,在那裏開闢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

那令人熱血沸騰的磚鋪標語,則與渭華起義熔鑄的“堅定信念,聽黨指揮,不怕犧牲,矢志奮鬥”的革命精神一起,永久地融入三秦大地,成爲激勵後來者繼續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山澗裏的革命火炬

秋季的渭北高原天高雲淡更顯萬里山河多嬌。

而在秀麗的山水間,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的薛家寨因一片丹霞地貌顯得格外雄奇。北宋畫家范寬就以此處爲原型,創作了中國古代山水畫名作《溪山行旅圖》。

就是在這裏,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共產黨人把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與陝甘邊具體實際相結合,以照金爲中心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把革命的火炬舉得更高,燃得更旺。

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成立後,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確定以照金爲中心建立根據地,併爲此進行艱苦的鬥爭。

1933年3月8日,中共陝甘邊區特委在照金兔兒梁成立;3月中旬,陝甘邊區游擊隊總指揮部在照金成立;4月5日,選舉成立了陝甘邊區革命委員會,以照金爲中心的橫跨耀縣(現耀州區)、淳化、旬邑等地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蘇區基本形成。

在黨的領導下,20多支游擊隊和遍佈各區、鄉、村的農民赤衛軍和少年先鋒隊活躍在大山深處,各地羣衆紛紛成立區、鄉、村革命組織,沒收地主、反動富農的土地,發展生產、改善生活。

就在薛家寨陡峭的崖壁上,如果不注意,很難發現這裏有4個簡陋的洞窟。在這方寸之地,革命先輩們依託天然洞窟開闢了修械所、被服廠、倉庫、運輸隊、紅軍醫院等後勤機關,頑強地與敵人進行着游擊戰爭。

在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裏,薛家寨修械所生產的全國唯一一批“麻辮手榴彈”常常引起人們的關注。

由於條件所限,修械所只能做維護槍支、重鑄彈藥等工作。拿着最簡單的製作材料,紅軍戰士們在手榴彈彈殼上綁上麻辮,用一段鐵絲壓上幾根火柴頭,遇敵時就手執麻辮,將手榴彈扔出。

“麻辮手榴彈”凝結着紅軍戰士的鬥爭智慧,也陪伴着薛家寨的紅軍戰士走過革命歷程中最爲悲壯的一頁。

在1933年10月保衛薛家寨的戰鬥中,女游擊隊員與敵人進行最後的抗爭。眼見子彈打完,受傷的女隊員高舉“麻辮手榴彈”衝向敵羣,與敵人同歸於盡。游擊隊員用堅韌不拔的意志,不懼犧牲的精神,守衛着這方紅色土地。

薛家寨失守後,照金的革命星火併沒有熄滅,留下的游擊隊繼續堅持游擊戰爭,狠狠打擊了盤踞在蘇區的反動民團。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1935年2月周家嶮聯席會議決定,因反“圍剿”鬥爭的需要,將陝北與陝甘邊兩個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統一的陝甘革命根據地。

陝甘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碩果僅存的一個革命根據地。

那一把把燃燒的火炬,在照金蒼茫的羣山間,照亮了革命的道路,爲中國革命留下了矢志不渝、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的光輝一頁。

衆志成城的崢嶸歲月

從鳥鼠山啓程,在黃河的懷抱裏,渭河一路激盪,滾滾東流。

一路之上,大大小小的支流匯入其中,“託舉”着渭河,讓她奔向黃河的懷抱。正如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羣衆的擁護,帶領人民羣衆,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取得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

渭河北岸橋山山脈南端,高高低低的山峁間綠意盎然,田間的農作物生機勃勃。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的南大門馬欄就隱身其間,無數的仁人志士和軍需物資從這裏走向延安,走向中國革命的前沿。

如同一扇穿越時空的窗口,人們至今都能在這裏感受到,在那戰火紛飛的年月,黨和人民是如何根脈相連、血脈相通的。

“你們這次打的並不是所謂的‘土匪’,而是老百姓所熱烈擁護的紅軍陝甘游擊隊,它是由被解放的士兵和貧苦的農民、工人組成的。”這是馬欄革命紀念館裏珍藏的一份1932年陝西省委發佈的《告白軍士兵書》中的一段話。

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羣衆路線就是我們黨的生命線。而在馬欄革命紀念館,一張泛黃的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黨委機關報《關中報》把人們帶回到那個黨和人民心連心的崢嶸歲月。

這張報紙頭版刊登着《開展普選運動》,另一版刊登着《早把煙桿收拾下 準備明年把蟲殺》,嚴肅的政治生活和火熱的農業生產洋溢在報紙的版面上。

正是因爲心裏裝着羣衆,一篇篇形象生動接地氣的報道使《關中報》成爲羣衆的好老師、好親友、好幫手,有力地推動了邊區的大生產運動和民主建設,激發起邊區軍民的革命熱忱和頑強對敵的精神。

趙宗發,關中分區一位普通的農民。他曾將7位西北野戰軍傷病員安置在家中養傷。爲了讓傷病員儘快恢復,他想方設法爲他們做些好的飯菜;敵人圍剿時,他將傷病員一個一個背到樹林裏隱藏起來……

“最後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後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後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馬欄的歌謠是這樣唱的,關中分區的人民羣衆更是這樣做的。

爲了讓戰士們喫飽肚子,赤水縣(現淳化縣局部)馬家山、十里塬一帶儘管人煙稀少,但每年交送的公糧都在8.5萬公斤以上。僅有2000多口人的胡家廟鄉,每年交送公糧10萬公斤,人均50公斤以上。胡家廟鄉的婦女們白天下地幹活,夜晚挑燈趕做軍鞋,每年做軍鞋超過4500雙……

戰鬥中,羣衆和戰士們同上戰場。1948年4月旬邑縣組織500人的擔架隊隨西北野戰軍轉戰陝甘兩省,歷時14個月;1949年9月,旬邑縣組織513人的擔架隊、224頭馱畜,跟隨西北野戰軍18兵團沿川陝公路,跋山涉水,進軍西南……

透過馬欄革命紀念館裏的一張張老圖片,我們至今還能真切地感受到當年軍民團結如一家的魚水深情。

渭河,千萬年的奔流滋養着萬千生靈。她不僅以母親般的品格孕育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助力推進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直至今日,她還在貢獻於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