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管光前邱錦通訊員周丹丹

晚九點,習習秋風一掃連日陰霾,半個月亮從逸逸村的山脊爬上來。萬家燈火漸次熄滅,除了零星傳來的幾聲犬吠,逸逸村一片寂靜。

00:48

就在大家酣然入睡之際,在逸逸村山後的一處山彎裏,一種仙人掌科植物——霸王花纔剛剛醒來,開啓“魅惑”之旅,孕育了一年的花苞漸次綻放在悠然農莊的果園裏。農場主姜國華和他的岳丈姚志友頭頂探照燈,手拿刷子,走進果園大棚,開始一項跨日之戰:用刷子輕拭花心,爲霸王花授粉。

霸王花的果實就是我們常喫的火龍果。它喜歡在深夜開花,而且花期十分短暫,從開放到凋謝只有一個小時。由於夜間蜜蜂們也都休息了,要想提高成果率,只能實施人工授粉。“如果大面積開花,完成授粉需要四五個小時。”姜國華說。讓人不禁感慨,火龍果好喫果難栽。

就在姜國華和岳丈聯袂夜作的當口,在距離悠然農莊十幾公里開外的光明農場、潛東農場,村書記周朝濱和沈廷福正與大家挑燈商議待客方案。農場的稻子眼看就要熟了,過兩天,一羣城裏夥伴和阿里巴巴商學院的博士教授們要陸續來到農莊,採收“共享稻田”和“天目山下一畝田”。

於潛兒女日耕夜作的美德由來已久。900年多前,有感於村民們的男耕女織,南宋於潛縣令樓璹遍訪山間地頭、各村各戶,繪製史上首部農業科普畫冊《耕織圖》。於潛兒女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畫面自此傳頌千年。此後,歷代君王均視《耕織圖》爲農耕經典,下旨臨摹複製,累計數十個版本,在全球各地世代相傳。

步入新時代,雖然“晝出耘田夜績麻”的農耕場景漸行漸遠,但耕織傳家的美德依然在於潛世代承襲。如今的於潛兒女,駕駛插秧機、收割機、無人機,以電子商務爲“犁”,以數字經濟爲“梭”,在鍵盤上叫賣,在補光燈下吆喝,把於潛的美麗田園、大自然的饋贈,普享城裏夥伴,把新時代“於潛牧歌”唱響全世界。

爲更好傳承耕織美德,於潛鎮黨委政府高規格打造耕織圖博物館,詳盡展呈耕織元素,弘揚耕織文化。同時,沿高後線培育美麗農業景觀旅遊帶,打造具有耕織原鄉底蘊和產業特色的耕織小鎮村落景區,促進“雙招雙引”、“兩進兩回”,帶動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傳世至今的耕織圖,究竟何番模樣?10月2日,讓我們共赴於潛新鄉賢大會,巡覽耕織圖博物館。

臨安之“心”,“鄉”約於潛!

編輯 徐秀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