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將馬超描述成“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的英俊少年。因爲他喜歡穿白,所以江湖人稱“錦馬超”。馬超少年時期就追隨父親東征西討,能征慣戰的名聲遠播中外。後來馬超父親馬騰與劉備結盟奉獻帝詔討賊,被曹操滿門抄斬。馬超爲報殺父之仇數次起兵反曹。在小說中,馬超是個集國恨家仇於一身的大義凜然形象。

然而,真正的馬超卻是個無君無父的豺狼,有勇無謀的野心家。算不上好人,更與大義凜然沒有一絲的干係。說起馬超,必須講他的父親馬騰與韓遂講起。

馬騰,字壽成,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因爲軍功,從一介百姓至徵西、徵東將軍,長駐隴右。韓遂、字文約,西涼北宮伯玉造反時候,韓遂與邊章捲入其中。衆至十餘萬,東漢朝廷數次征討,也無法平滅這隻反叛力量。不得不改用安撫的手段,餌以官爵加以籠絡。後來,馬騰與韓遂結爲異姓兄弟,不久又因部下之間的相互攻伐而反目成仇。雙方爭鬥不已,最終由漢司隸校尉鍾繇出現調停,二人這才罷鬥。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爭雄之際,先是派出手下衛凱、鍾繇二人坐鎮關中,爭取了馬騰、韓遂等西涼諸將的中立。袁紹外甥高幹、大將郭援突襲長安。鍾繇督示馬騰,馬騰派馬超率精兵萬餘人配合鍾繇作戰。西涼軍戰鬥力驚人,不但擊敗高幹與匈奴單于聯軍,馬超大將龐德更是陣斬郭援。曹操徵荊州之時,馬騰鎮守關中。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徵馬騰入京宿衛(實則是將馬騰扣爲人質,這是漢廷舊制)。馬騰應詔入朝,曹操立即表其爲衛尉,馬超的弟弟馬休和馬鐵分別封爲奉車都尉和騎都尉。移馬騰父子鄴郡居住,同時又拜馬超爲偏將軍,由他單獨留在關中統領馬騰部衆。韓遂人雖然沒有入京,卻也派遣了兒子入京爲質。

建安十五(210)年十二月,周瑜向孫權獻策,自己與孫瑜二人“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將軍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然後自己回師與孫權“據襄陽以蹙操”。雖然計謀因爲周瑜的死而胎死腹中,但曹操對此提議卻不能不有所震動。如果想要繼續對南用兵,曹操必須着手解除後顧之憂。曹操的征伐目標本是馬超與韓遂,但二人皆是朝廷命官,沒有絲毫反叛跡象,如果貿然討伐,師出無名只怕會激起軒然大波。一番思索之後,受到鍾繇“求以三千兵入關,外託討張魯,內以脅取質任”的啓發,曹操決定運用“伐虢取虞”之計逼反馬超、韓遂二人。

建安十六年(211)三月,曹操派遣司隸校尉鍾繇討張魯,使徵西護軍夏侯淵等率軍出河東,與鍾繇會師共同進討。果然不出曹操所料,關中諸將果然懷疑曹操伐已,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衆十萬,屯據潼關。得知馬超、韓遂等人反叛的消息,曹操在安排好朝政及南面防務之後,不顧五十七的高齡,不辭鞍馬勞頓,再次馳騁疆場,親自率軍出征。

在吸取了赤壁戰敗的教訓之後,曹操揚長避短、巧施離間之計,抓住馬超、韓遂二人互相猜忌,軍心不穩的良機,“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冬十月,曹操“自長安北征楊秋,圍安定。秋降,復其爵位,使留撫其民人。”關中平定,曹操留夏侯淵屯長安,自己返回鄴城。

馬超置身在鄴郡的父親與兄弟幾人安危於不顧,悍然起兵造反。這一舉動的直接後果,鄴郡的馬騰父子及馬氏一門百餘口被盡數下獄。爲了增加造反成功率,馬超拉攏前輩高人韓遂與他一同造反,爲了堅定韓遂的造反決心,慫恿道:“今超棄父,以將軍爲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爲子。”

等到戰事不利,馬超“遣信求割河以西以和”。曹操豈能答應,率手下“進軍渡渭”。馬超前來挑戰,曹操據險堅守、高掛免戰牌。進退失據的馬超“固請割地,求送任子”。一個不在乎父親死活的人,又豈能在意兒子的生死。曹操豈能容許馬超在關中割據稱雄?

直到次年五月,曹操擊破馬超、韓遂關中聯軍之後,勝利班師,這纔將馬騰夷三族,並殺韓遂質子。馬超不忠不孝,爲達到個人政治目的不顧家人生死,完全是個狼子野心無君無父之人。

而他表現出來的“信、布之勇”,則更是令人好笑了——

馬超與曹操在潼關前對話,當時“曹公與遂、超單馬會語,超負其多力,陰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將許褚瞋目盼之,超乃不敢動。”

只是因爲許褚瞪了一眼,馬超居然就不敢上前放手一搏了,說他色厲內荏大約不會錯。至於二人鬥得旗鼓相當、不分高低則屬於小說家言了。

對許褚這樣的勇將,馬超心中畏憚,而對於一個手無寸鐵的老婦人,他卻敢於痛下殺手:馬超第二次起兵之時,不但殺了涼州刺史韋康,而且還殺害了這些官員的無辜親屬。其中有一個扶夷將軍姜敘的母親被他抓住之後,老婦人罵道:“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示)人乎?”馬超被罵的羞愧難當,“殺之”。

功夫再高,如果只是衝着老弱病殘孕下傢伙,那麼這種人只能是無良匪類。

馬超的倒行逆施,激起了關中人民的公憤。他的第二次叛亂,根本無須曹操親自出馬,韋康的幾個部屬楊阜、姜敘、梁寬等人羣策羣力之下,合擊馬超。“超出攻之不能下”,無奈之下“進退狼狽,乃奔漢中”。

張魯任命馬超爲“都講祭酒”,委以重任的同時打算“妻之以女”。這時候有左右諫道:“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張魯一聽,立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馬超本來是希望借重張魯的力量,重返關中故地的。哪裏有閒情逸致每天陪着五斗米教徒唸經?時間不久,就發現張魯“不足與計事”(沒有野心),再加上“魯將楊昂等數害其能”(沒有一個人願意與無君無父之人爲伍),這時候聽說劉備“圍劉璋於成都”於是“密書請降”。

馬超與劉備心有靈犀一點通,暗通款曲乃是應有之義。

劉備得知馬超不遠千里的來降,欣喜若狂道:“我得益州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