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們談及了預選科相關的三個要素,也就是經濟、背景、性別。

之所以把這三項放在前面來說,是因爲在選科的具體操作中,這些條件因素無時無刻地不在影響選科的各種細節。

這也是東哥一直在誇大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關鍵所在。

在充分考慮條件因素的前提下,就可以進入選科的實際操作,也就是選科大方向與小組合的選擇了。

以河北爲例,河北目前是實行3+1+2的高考選科模式,也就是說,文理兩條線,雖不能說像原來大文大理一般涇渭分明,但是界限也是很明晰的。

所以,選科第一步,就是做出文理方向的選擇。

所謂的經濟條件、所謂的家庭背景人脈因素,包括男女性別的限制,實際上都是爲這一方向的選擇來服務的。

這些條件在我們進入文理方向的終極選擇之前,實際上已經給我們規劃出了許許多多的趨向。

比如說女生選文科的較多,男生選理科的較多——經濟前提答應,就更多考慮愛好天賦乃至性格因素,有背景人脈,就更多考慮相關專業需求。

在此基礎上,再結合詳細的前提,來判斷孩子對於文理的這種傾向性。

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學科成績。

需要特別留意的是,這個成績的判斷,要綜合判定,根據孩子學科名次(這一點很重要在後面組合系列還會着重說明)來判定文或者理。

幾種小情況結合實例說明一下:

某男孩,文理兼優,公務員家庭,有一定的人脈背景,終極選擇了文科方向史政生組合,目前高三校排名前10,衝刺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中;

某女孩,成績中等,文理均衡,家庭經濟一般,在衡量各學科成績之後,終極選擇了理科方向,而且終極是理化生組合,努力衝刺一本醫科院校中。

以上兩個例子,在結合孩子具體情況的時候,孩子和家長都提到一個題目,就是愛好。

這也是東哥要重點說的,除了成績之外,孩子的學科愛好一定要充分考慮。

這種文理方向的選擇,實際上是要一直延伸到詳細專業的,只有在詳細的專業層面來考量,纔會考慮到孩子本身的詳細題目。

比如說,我們終極設想到的一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那麼孩子對計算機是否有濃厚的愛好?除了對計算機本身的愛好以外,我們還要理解這種愛好,畢竟是建立在一種運用之上,仍是說具有了進入這個學科的基礎?

究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細化之後,無論是算法方向,仍是數據方向,都需要更好的數學基礎,而不是僅僅依賴着所謂喜歡玩電腦就能解決的。

第三個因素,從目前的選科的情況看,是被家長關注最多的,那就是就業。

目前理科的就業,要遠遠好過文科,男生的就業,要遠遠好過女生——這一點毋庸諱言。

由於我們在招生計劃中,就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高校仍是屬於理科高校,文科的招生數目要遠遠低於理科的招生數目,特別是在原二本以上的院校。

而且文科的就業面相對狹窄,所以選科必然要考慮到這種情況。

當然,假如僅僅是考慮以上的因素,那麼就太簡樸了,我們莫非不會一窩蜂去選理科嗎?

物理學科成績決定了選科方向,但是理工科的學習難度,要大大高於文史學科的學習難度。

假如物理成績不過關,那麼大學學業就不能順利完成,以後的工作中也可能受到限制。

選物理,物理一定要過關,至少,也要說得過去——這個尺度,因學校層次而異,因學生學科位次而異,甚至因性別而異。

仍是那句話,在以就業爲條件的考量下,能理不文是我們選科的大前提——理科學不了,選文也算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選擇。

綜上所述,文理科方向的選擇,是綜合各種因素之後的一個判定,個人情況不同,終極選擇不同。

在這裏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選了文理方向,並不意味選科完成萬事大吉,學科組合搭配的題目,從某個角度說,對將來高考分數和大學專業的影響會更大。

下一章,東哥會結合高校專業選科限制,談一談選科組合搭配的題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