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包含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来看看这些诗经里描写的植物吧。

谖草(xuān cǎo)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mèi)。—《诗经·卫风·伯兮》

谖草又名萱草,俗名黄花菜、金针菜。古人以为此物可使人忘忧,故又名忘忧草。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诗经疏》上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没长穗的荻;葭则是初生的芦苇。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

诗经的蒹葭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另外因为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现在我们芦苇一般作为坚韧的象征。

芣苡(fú yǐ)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国风·周南·芣苡》

芣苡又名芣苢,即车前草。郭璞说“车前之草,别名芣苢,王会之云,其实如李。名之相乱,在乎疑似。”为什么会有怀疑呢?争论点在于“芣苢”究竟是指什么,先秦时期和后来认识有所不同。先秦时的芣苢有可能指的是薏苡,而不是指车前草,所以郭璞特别写了《芣苢赞》为它正名,说芣苢指的就是车前草。

车前草是路边很常见的一种野菜,可在4、5月间采幼嫩苗,沸水轻煮后,凉拌、蘸酱、炒食、做馅、做汤都行。另外它还是一剂良药,车前草味甘,性寒,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等作用。

诗经里这是植物你都认识吗?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拜了个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