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三國時期蜀漢有着許多的優秀的人才,而這其中又以五虎上將爲最主要的存在。可以說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這五個人代表了蜀漢武將的最高水平。而當時來說關羽負責駐守荊州地區,而其義弟張飛被派遣到閬中駐守。那麼劉備爲什麼不派張飛守上庸?如果張飛駐守閬中必然在關羽北伐失敗的時候支援關羽,張飛守閬中是否浪費了呢?

首先先來介紹一下閬中。

閬中位於現在的四川境內,目前是南充市代管的縣級市。自古以來閬中就可以說有着很重要的地理位置。其位於嘉陵江上游地區, 東靠巴中市、儀隴縣,南連南部縣,西鄰劍閣縣,北接蒼溪縣。而除此之外,閬中境內還有着巴山山脈與劍山山脈兩座山脈,可以說是山高林深,易守難攻。同時其作爲川北地區古時候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蜀漢控制川北地區有着極大的戰略意義。

除此之外,閬中地區還肩負着支援四方的責任。當時劉備佔據漢中以後,一方面與東吳在荊州對峙,與此同時與曹魏相拒於秦嶺。而閬中恰好就位於一個關鍵的節點上,一方面可以支援荊州,征討東吳,一方面可以馳援漢中以拒曹魏。除此之外,閬中位於關中平原與成都平原之間,是保衛成都的重要防線。由此來看,閬中非大將不可守衛,只能是親信之臣。

其次再來說一說劉備是否需要派張飛守衛閬中。

之前已經說過,閬中對於蜀漢來說就是咽喉之地,非親信大臣不能守衛。而且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需要一個有足夠能力的武將來護衛。而這樣的武將,在蜀漢當中來說非五虎將不可,也只有他們能夠擔負着這份責任。

關羽守衛閬中顯然是不可行的,當時劉備剛剛佔據益州,正在謀求漢中地區。而關羽已經被派遣到荊州地區負責守衛工作,顯然不可能分身去負責閬中的事務。故而,關羽並不是守衛閬中的良配。

那麼趙雲呢?劉備對趙雲可以說評價很好,稱其一身都是膽。但是趙雲在蜀漢集團當中地位一直十分尷尬,論起來資格來說,趙雲也算是早年就開始跟隨劉備。但是其因爲最早是公孫瓚部將出身,一直就不得重用。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去,其僅僅是得到了一個翊軍將軍,等同於禁軍首領。雖然地位也不差,但是與獨領一軍的其他將領比起來,其地位還是要差上了一籌。

至於黃忠,雖然有着很強的能力,但是其年歲已經很大了,再放出去獨自率軍,身體問題不得不考慮再三。而至於馬超,其實馬超最早並非劉備部將,他是西涼軍閥馬騰的親兒子。後來馬騰入京爲官,西涼軍都歸他統帥,可以說是與劉備平起平坐的一方諸侯。

但是因爲反抗曹操失敗,馬超不得不委身於劉備麾下,這一點來說其與其他四名五虎將並不一樣,劉備又怎麼能放心曾經的軍閥獨自率軍駐守於自己的咽喉之上呢?如果一個不慎,徐州呂布之禍就會再起,這種風險劉備不敢承擔。

那麼最後就只剩下一個答案了,那就是張飛。論起來能力,張飛在漢中之戰當中擊敗曹魏武將張橐。而早年來說他也算是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立下了無數功勞。而與劉備的關係來說,作爲義弟的張飛必然是最佳選擇。畢竟閬中如此重要,也就難怪選擇張飛了。

據《三國志·關羽傳》: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牀,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最後再來說一說爲何不派張飛守衛上庸,如果張飛守衛上庸能否救下關羽。

三國時期的上庸並不是什麼過於重要的地區,雖然位於荊州與益州必經之路上,但是其戰略地位要遠遠低於川北重鎮閬中。但是劉備對上庸還是十分的看重,派了自己的義子劉封加上猛將孟達去守衛。結果關羽擅自北伐,向劉封和孟達請求出兵,二人因爲上庸新附而拒絕。結果關羽敗亡,劉封對孟達多有欺凌,孟達投降曹魏,劉封回蜀漢後自裁,關羽敗走麥城。

而如果派張飛前往,我看好其能夠救回關羽。當時來說,上庸緊挨着荊州地區,如果關羽北伐失敗,從上庸支援要比走"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要好的多。而與此同時以關羽與張飛的兄弟之情,張飛必定立即出兵,有很大機會救回關羽。但是歷史沒有假設,關羽最終還是不幸敗走麥城,讓人唏噓。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爲人知的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