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第35屆大衆電影百花獎頒獎禮,黃曉明憑藉《烈火英雄》中的消防戰士江立偉一角,榮膺“最佳男主角”,擊敗了與他共同角逐這一獎項的肖央張譯張涵予周潤發等實力派演員。

這一結果出爐,有人爲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動容,也有人仍舊不看好他的演技。

《烈火英雄》的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其原型就是“716”大連新港石油管線爆炸事故。在該起火災中,共動用幾百輛消防車幾千名消防員,火勢的嚴峻程度與片中相比,是有過之無不及。正是有廣大消防戰士的英勇無畏,才換來了我們的和平安寧。

在和平年代,消防員可以說是最值得謳歌的一羣人,再加上那一次重大火災中他們的付出,讓這部電影和片中的角色有了“與生俱來”的關注和好感度,所以只要影片以及演員表現良好,就大概率會獲得好評與喜愛。

黃曉明的表現,達到良好了嗎?以我看來,只能算及格。

影片開頭,江立偉所在的特勤一隊接到火警,立刻趕赴着火的火鍋店。下車後,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不緊不慢地向店老闆詢問着具體情況,儘管他臉上已經看不到早年常見的“狂拽邪魅我最帥”式迷人表情,但這副氣定神閒的“帥氣”還是顯得有些不符合角色此時應有的狀態。

並非一定要他“火急火燎”“如臨大敵”,但他的表現沒有讓人感受一個消防隊長面對火情時該有的謹慎和嚴陣以待。

在後面被撤銷中隊長職務後,江立偉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學校親子活動中,當着兒子面被兒子同學嘲笑時,黃曉明的情緒也似乎表達的不夠。在兒子被同學家長推倒後,他掐着對方脖子時,依然有這樣的問題。

這些情節比較需要情緒的細膩把握,如果不能深入角色和情境,就只能像黃曉明這樣呈現出“差不多”又不到位的感覺。

後面故事進入高潮,港口油罐區發生重大火情,影片就着重在救火情節以及氣氛的渲染上。需要黃曉明個人表演來獨挑大旗的地方就不多了,許多鏡頭上給人的情緒就好多了。

在供電車被毀,需要依靠手工關閉閥門時,江立偉帶着一個隊員共同奔赴火場前敬禮的鏡頭,在配樂的烘托下,影片氣氛高漲。

在把隊友送出去之後,江立偉知道自己恐怕已經沒有逃生的機會了,他嘴脣乾裂泛血,眼含淚光看着妻兒的照片,此時溫柔的鋼琴聲響起,和着火苗的霹靂之聲,帶給人別樣的感動。

這些地方,黃曉明帶給觀衆的震撼,離不開他本人的表現,但更多的是江立偉這個角色在這種悲壯情境下傳遞的固有的情緒。

江立偉給觀衆帶來的感動,更是源自一羣悍不畏死保衛人民的消防戰士。片中杜江飾演的馬衛國,歐豪飾演的徐小斌,都能深深觸動觀影者的情緒。

所以說,黃曉明能依靠這部影片獲得“百花獎”最佳男演員,多少是有點討巧的,當然他的進步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