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5日—長期

展覽地點: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覽總監:李健、劉震子

策劃團隊:董冰峯、李峯、魯明軍、秦思源、汪民安 (拼音排序)

主辦: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協辦: 北京民生文化藝術基金會

首席贊助:中國民生銀行

9月25日,由中國民生銀行發起成立並捐助的文化公益機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疫中新展《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開幕!展覽分爲時間空間、生命身體、日常生活、物質、表演、情感等六個板塊,以常設展的方式貫穿美術館全部展廳及公共空間。

展覽共展出91位中國藝術家的95組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錄像、動畫等多種媒介形式。在中國首次推出的當代藝術常設展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個可以參照性地觀看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現實狀態,但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坦言,他們把自己定位於拋磚引玉者的角色,相信有更多業內同仁未來將會帶來更多精彩的呈現。

中國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開幕式致辭

中國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與中國民生銀行辦公室主任李健、辦公室總經理助理劉震子、中國民生銀行總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趙輝、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負責人李峯觀展後合影留念

展覽策展人代表汪民安開幕式介紹展覽情況

展覽策展人代表汪民安在開幕式現場介紹了策劃情況。 汪民安表示,策展團隊經過多次嚴肅和有針對性的討論後決定了此次展覽的主題和結構,希望能以“綿延”的理念展現中國當代藝術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並儘可能的將代表性和轉折意義的作品納入展覽之中。經過一段緊張的工作後,策展團隊對展覽的最終呈現總體是滿意的,也希望能夠在未來得到外界對於展覽的反饋。他特別對中國民生銀行、收藏機構和藝術家對展覽的支持表示謝意。

“綿延(Duration)”這一概念來自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它意味着沒有中斷和永恆的持續。著名理論學者、策展人之一汪民安教授將它引入到當代藝術工作,得到策展團隊的認可,並激發出諸多新的討論。 由此,“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試圖以理論和歷史的視角來展示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現實境況,其成就成果,不足與缺憾,它的不斷綿延變動。策展人們強調,展覽不是美術史書寫,不是總結和蓋棺定論,不是歷史標本的堆砌組合,而僅僅立足於當下的鮮活呈現、面向未來的展望。

《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不是一次固定而靜止的展覽,而是名單不斷更替、作品不斷更換,然而主脈和框架保持不變,它如同河流一般,水變河不變,長流不息,而展覽本身也因之成爲一場藝術實驗——一個有無限變化可能的探索與嘗試,一個將展覽本身作爲藝術作品不斷生長的理念。 很多重要藝術家、重要的作品因爲多種原因沒有出現在展覽的第一次呈現之中,但他們是策展人研究的對象,也是民生美術機構始終保持關注和敬重的對象,未來策展人們將根據“綿延”的理念將更多充滿創造力與想象力的藝術家、藝術作品、藝術項目不斷生長到大展中去。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疫中推出的“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不僅僅是一個展覽,某種意義上也代表着民生美術機構在十餘年的藝術工作中努力堅守的姿態,他們依然保持着對中國藝術的熱愛,保持着做客觀公正公益事業平臺的初心。 與此同時,《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還是美術館藉助民間智慧與民間力量的一次嘗試,大展得到民間學術研究、收藏等多個方面的支持。

展覽的舉辦同樣離不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主要捐助機構中國民生銀行的大力支持。中國民生銀行的企業文化向來有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醫療的傳統,與此之外,民生銀行還擁有差異化塑造和經營長遠品牌、百年老店的戰略眼光,選擇支持和捐助文化公益事業就是這一眼光的具體體現。發起成立並捐助運營美術館得益於民生銀行“中國金融改革試驗田”先天基因,也得益於它公益性的出發點、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更重要的是,民生銀行高尚的企業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的擔當。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金融企業的現代形象不僅在於優質的主營業務,還在於成功營造企業的社會口碑與國際化形象,並持續經營,創造長久基業。可以說, 文化公益事業是民生銀行整體提升企業的價值、反哺社會、回饋公衆的重要方式。在此過程中,它也跨越性地參與着我們時代文化與歷史的書寫,實現了企業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開幕現場

中國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參觀展覽

中國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與中國民生銀行辦公室主任李健爲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藝術品商店開業揭牌

中國民生銀行辦公室主任李健與辦公室總經理助理劉震子視察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商店

策展人魯明軍進行媒體導覽

策展人秦思源接受媒體採訪

新聞發佈會現場

展覽策展人汪民安介紹展覽策劃情況

展覽策展人董冰峯介紹展覽策劃情況

展覽策展人秦思源介紹展覽策劃情況

展覽現場

Chinalivear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