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动漫里能看到四季。

当夏目和田沼看着娘口三三被多轨当做猫撸的时候,春天的温柔几乎能溢出屏幕。

在流川最后选择相信樱木的一刻,有着夏天热血的味道。

86再快也跑不过奔驰的无奈中藏着的是秋天的遗憾。

Kanon则描写了一个完整的冬天。

其实自然轮回不发生只在虚幻的世界中,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也脱不了春夏秋冬的交替。

秦始皇兼并六国,万古长春从这里开始。

汉承秦制,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威名,也是它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夏。

三分天下归于晋,魏晋风度虽然短暂却名声响亮,像极了落叶前的枫林,只用一瞬间的金黄就定义了整个秋天。

但是中原的文明最终遭到了凛冬的打击,五胡乱华,神州陆沉,直到隋唐才迎来第二次复兴。

虽然身处冬季,但是当阳光爬上雪线时,反射的光芒有时候也会璀璨夺目。

这份blingbling的闪耀正是因为一个来自晋陵的穷酸小子。·

宋齐梁陈,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是晋陵京口人,萧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和萧梁的开国皇帝萧衍则都是晋陵武进人,四朝之中有三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是来自一个地方——晋陵的老乡。永嘉之后中原战乱,衣冠南渡,但是人口南迁竟然也根据阶级不同出现了不同目的地。那时候南方的开发有限,以江陵为主的长江上游反骨营,以建业为主的江左城市带加在一起构成江南人口密度最高的两个地区。

刘裕画像

北方来的文化士族想要参政议政,那么就要尽可能接近首都建业,但是忽悠吹牛显然不能养家糊口,种田养鱼还是必须的,建业附近的吴、吴兴都是江东士族的势力范围,进不去,晋陵附近地广人稀,但是在北面就意味着离危险更近一点,为了不远离建业,那只能在本地士族并不强势的会稽、临海落脚,这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径直飞向钱塘江的原因。

但是北来的二等士族或者说流民就没得选择了,在吴郡争不过江东士族,在会稽争不过北来的上等士族,晋陵虽然地处北面,但至少在长江之南,离首都不远还有大片的土地有待开发。这些特征在根基薄弱的北人来说就是肉眼可见的优点了。

文化不行,武力来凑,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府兵就是以晋陵的流民极其后裔组成的,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正是依靠这支晋陵的强大武装力量一步一步颠覆了东晋,开启了南朝的历史。名字前挂个南字会有怎样的人生试想一下南宋、南明的情况就会知道。小名寄奴的刘裕为何有气吞万里如虎的评价,显然不是因为他对待东晋宗室那种说杀就绝不死缓的态度,而在于两次北伐就克复两都,黄河以南再成王土的旷世奇功,毕竟这是诸葛亮和刘备终其一生也都没有完成的事业,在那个南北人数差距接近1比5的时代,在那个南方牛当马使唤,马当人稀罕的时代,他竟然带着十多万壮汉让两大北方政权俯首帖耳的大喊:公子,请鞭挞我吧。倒霉的对象分别是南燕和后秦。

刘裕怎么胖揍南燕慕容家的我们在上一篇中已有概述,而在416年的秋天北府的大刀沿着黄河向关洛的后秦砍去。

刘裕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发动北伐,这要从当时的内外环境、政治需要、季节气候说起。

从内外部环境来看在东晋内部刘裕击败了卢遁的天师道军,平定了割据蜀地的谯纵,最后又讨灭了荆州的刘毅和司马休之,就像巅峰的乔丹一样,打散了无数对手后顺利进入到南北区的总决赛。而他的对手后秦这个时候正面临着君主姚兴去世,新帝姚泓继位的困局,赫连勃勃在外面打着秋风,而一溜的宗室则想跟在赫连勃勃后面来捡漏补位,就连唯一可以依靠的姻亲北魏也因为连年天灾,河北多饥民,自顾不暇。

而从刘裕自身的政治需求来看,已经位极人臣的他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沉到底的中州大地捞起来无疑会给自己加入中国黄袍队伍买上一张直通票。

对中国古代战争史有了解的朋友或许都知道季节气候对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战争影响非常之大,对北方政权来说,冬末春初南下,水道水量较小,有利于不擅水战的北军在河网密布的南方进行战略机动,而且由于避开了雨季和炎热的夏天,相对干燥凉爽的天气也能让北人对气候的不适应降到最低。相应的,对南方政权来说,夏初则是打仗最好的时令,南军少马,辎重多靠水运,那么水道畅通就是最重要的条件,夏初雨带从南向北逐渐过渡,北方河道水量也会随之到达峰值,南北普遍高温的特点也让扛不住霜雪的南军摆脱没有秋裤的烦恼。

但是刘裕这次却偏偏反其道而行,选择秋季开始行军,这种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都比较少见的反季节作战主要是考虑到了后秦的疆域横跨河南关中,都城长安有着山河之险,桓温当年不信邪穿越秦岭硬怼,一出山地,看到坚壁清野的现状直接傻了眼,最终败给了自己的肚子。所以这次刘裕决定由豫入关,从简入难,在秋冬完成对地形相对平坦的河南地区的攻略,不仅能让士兵对北方的气候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还能在来年春夏黄河解冻的时候,利用黄河水道在占领区进行辎重的运输。

后秦、西秦、夏三国局势图

所以416年的秋天,借着东晋政治稳定,后秦权力发生交接政治动荡的客观情况,通过秋冬的河南攻略为来年春夏经略秦地打下良好基础,无疑是刘裕换取改朝换代政治资本的最佳机会。

刘裕显然对此进行了谨慎全面的谋划,在西路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领步兵军团作为前锋从淝水攻略许昌、荥阳,最终目标洛阳。

在东路,冀州刺史王仲德作为前军总指挥,一面派遣了竺灵秀率部在之前征服的青齐地区疏通桓温故道,使泗水和黄河在巨野一带相连;一面亲自率领舰队向黄河南岸重镇当时被北魏占据的滑台进军。

在中路,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所部则彭城沿着汴水向西北推进,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战斗而是迅速到达石门,掘开水口,帮助后续晋军绕过北魏控制的滑台进入黄河,作为攻击的第二梯队向洛阳施加压力。

此外为了牵制关陇地区的后秦军队,使其无力东出潼关支援河南,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率领三千精锐自襄阳溯汉水北上,直趋武关。

刘裕自己统帅的主力部队则从建业出发通过淮河、泗水到达彭城,然后等待石门、巨野一带的水道疏通进度,相机推进。

刘裕灭后秦路线

关于这次北伐的各军兵力除了作为偏师的沈田子部有史料明确记载为三千人,其余都没有明确数据,参考刘裕伐南燕动用了十余万的部队,这次彭城出发刘裕主力应该也是十万,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所部三万有余,王仲德部三万余人,总数估计应该也在十六万左右。

从晋军开始行军到416年10月,仅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刘裕的北伐就完成了第一阶段占领河南地区的战略任务,不过各军目标的完成度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各有不同。

作为唯一要面临北魏军队挑战的东路王仲德部显然有喜有忧,忧的是竺灵秀在巨野的管道疏通工作进队缓慢,北方入冬,水道仍未相连,土地封冻,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喜的是王仲德在陆地上战绩卓越,为了保障防止黄河封冻以后魏军侵扰,他沿黄河向西推进,率领部队从陆路首先攻占了北魏的凉城,受晋军军势所迫,北魏兖州刺史尉建弃城逃跑,晋军不战而胜获得了后来的黄河重要军镇滑台。

而接下来的操作就揭示了为何王仲德是前军总指挥,他首先对北魏声明:“我们本来相交七万匹布帛做买路钱,没想到你家守将这么心虚,二话不说就跑。”面对北魏将逃将尉建首级扔到河中,陈兵城下的举动,王仲德回复:“滑台不是我要打的,只是因为位置重要,还是空城,我们只好拿来作为攻打后秦的途径站,等着我们主力通过,就会离开,不影响两国友谊。”北魏还不相信,继续派遣使者到彭城质问,不过刘裕和王仲德的配合打的极好,他表示:“洛阳是晋朝的旧都,被秦占领,司马休之是晋朝的叛徒,被秦窝藏,我们今天的行动只是想假道于魏,讨伐不义的秦国,不是要和魏国起争执。”终于北魏在内有饥荒,外有夏国威胁的情况下选择和解,这也是刘裕北伐后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笔,避免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

中路的沈林子、刘遵考部也是喜忧参半,一面他们通过汴水中游的私兵组织里应外合,相继攻占仓垣、石门,但另一面受到河道淤塞已久的困扰,石门水道的疏通工作进展甚至比巨野水道还要缓慢。

而东路的王镇恶、檀道济部所取得的成果显然最为出彩。沿着颍水向西北推进的晋军屡战屡胜,项城、许昌、阳城、荥阳相继被王镇恶和檀道济攻克后,两军在成皋汇合。这时候的洛阳被清除了所有外围据点,孤立无援的后秦镇南将军姚洸只好向关中的老大姚泓求救。姚泓也知道洛阳一失守,关中就将直面晋军,所以派遣阎生率领三千骑兵,姚益男率领步卒一万从关中向洛阳进军。

姚洸一边忙着求援,一边也没闲着,他的部下赵玄建议集中兵力扼守金墉,等关中援军到来再图进取,这本来是一个当时环境下的正确选择,但是内斗打乱了姚洸的部署。司马姚禹、主簿阎恢等都和赵玄有矛盾,接受了檀道济策反的姚禹向姚洸进言:“主公作为方面统帅,英明神武,如今这么保守就算援军来了得胜那也是援军的功劳,你失利地方的锅难道能跑得掉?”

姚洸一想很有道理,当即就派遣赵玄带着一千人驻防柏谷坞,石无讳组织巩城的防守。没多久,兵力分散导致防务空虚的成皋、虎牢,几乎没对王镇恶军形成像样的抵抗即告失守。之后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三军形成合力,继续长驱直入,听到这个消息刚到石关的石无讳就畏惧后撤,而这恰恰把柏谷坞的赵玄和他手下的一千人直接暴露在了晋军眼皮底下,战败的结果显而易见,赵玄战死,姚禹投降。10月20日,晋军乘胜围困洛阳,两天后,姚洸率领四千余残军向檀道济投降。就在众人群情激昂,争当武安君的时候,檀道济力排众议:“伐罪吊民,正在今日!”拒绝坑杀战俘,而是选择释放了他们,不仅减少了兵粮压力,而且摧毁了后秦的心理防线,后期晋军的进攻中受到释放俘虏影响的后秦军队多次一触即溃,而与洛阳距离较远的蒲阪驻军受到影响较小,晋军组织的两次攻势都未能奏效,这也侧面证明了檀道济释俘策略的作用。

假使姚洸再能多撑几天,战局的发展或许会再起波澜,因为此时姚益男的步兵已经到达离洛阳三百里开外的湖城,而阎生的骑兵所在的新安甚至距离洛阳不到百里。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获悉洛阳已被晋军占领的两支援洛部队各自停下了东进的脚步,在原地依托地形驻防。

总的来说,三路晋军分别驻防洛阳、滑台、石门,控制了黄河水道,辐射整个河南,但是两路河道工程部队任务均未完成,延缓了刘裕大军北上的时间,这也为战争第二阶段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刘裕北伐后秦第一阶段攻势

生存空间被大大压迫的后秦此时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西秦为了自保,向东晋称臣,其国主乞伏炽磐更是派出军队在侧翼进攻后秦。姚懿、姚恢相继谋反,虽然都被姚泓一一平定,但也给本就伤痕累累的后秦再开了几道口子。

而就在后秦内乱频发的时候,刘裕大军仍然因为水路堵塞困在彭城,河南的王镇恶作为前秦名相王猛的孙子,幼时长在关中,熟悉其中的风土人情,也对再度回到家乡充满期待,更察觉到了借助后秦内乱打一场灭国之战的机会,不等刘裕大军抵达洛阳就率军西进。王镇恶部沿着洛水西上宜阳再向南方迂回攻克蝇池,陈兵潼关。

檀道济、沈林子一看王镇恶进展顺利,不甘心被抢了头功的他们也开始向西行军,考虑到王镇恶在潼关牵扯后秦军队,他们选择了北渡黄河,从北面抢攻蒲阪,再进入关中。然而仗着山河险固,无论是王镇恶还是檀道济都陷入了久攻不破的困局。

417年正月,东路水道终于疏通,泗水黄河相连,得知三将进攻关中的消息后,刘裕不再等待可以避开北魏,路程更短的石门水道通航,当即留下三子刘义隆留守彭城后启程北上。

就在这个时候,战事突生变故,东晋的荥阳守将傅洪以虎牢为礼,向北魏投降,围攻潼关、蒲阪不利的两支晋军立马陷入了归路被断的危险局面。

黄河北岸的沈林子觉得蒲阪突破无望还使得兵力分散,就建议檀道济挥军南下,与王镇恶合兵一处,一鼓作气突破潼关防线。檀道济对此也很认同,在三月初到达潼关与王镇恶汇合。此时潼关守将姚绍想趁晋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不想檀道济等早有准备,大败姚绍部队,斩获数千,姚绍不得已带着残兵退守潼关西侧三十里外的定城,并分兵骚扰晋军粮道,最终还是被沈林子击败。虽然粮道未断,但是陷入僵持的晋军还是感受到了当年桓温所面临的粮食问题,三将中王镇恶更为熟悉关洛,一早开始任命地方官吏在筹措军粮上执行的也更为有效。相反檀道济所部因为前期在黄河北岸作战,又是后秦刚刚发生内战的地方,筹粮工作举步维艰。两军合并后,檀道济、沈林子部队的吃饭问题就转嫁到了王镇恶头上。

晋军秦军相持潼关

而此时携带着大量粮草辎重的刘裕大军却在逆流而上的痛苦中辛苦前行,一直对滑台耿耿于怀的北魏不断在北岸袭杀拉下来的晋军。为了彻底消除北魏的骚扰,刘裕派朱超石率军两千,战车百辆在北岸登陆,辎重大车两端连接河岸,布成却月阵。每辆大车搭配士兵二十七人,大弩一张,并有盾牌环绕。北魏名将长孙嵩率三万骑兵冲击却月阵,晋军凭借器械之利力战获胜,终于换得河道的两岸的安全。

四月,刘裕船队驶出了北魏控制范围,与潼关前线的队伍建立了联系,迫切需要的军粮也在竺灵秀的押运下和援兵一起送到了前线大营。而支撑着晋军渡过前面几个月粮草危机的是沈林子的坚持以及王镇恶深入弘农以及豫西山地的四处征粮的微薄所得。

为了掐掉晋军的生命线,缓解潼关压力,后秦再度组织了三万大军主动出击与晋军争夺黄河水道,正如沈林子之前迅速击败绕后的姚赞一般,他这次同样干脆利落的赢下了黄河大战。而后秦的主帅姚绍也在这次战役的失败后无奈病逝。

不过即使军需到位,敌将病死,潼关还是久久不能攻破,从四月到七月,刘裕都在探访经由其他水道比如说洛水,来绕过潼关进入关中。当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于是刘裕大军也在七月率军开出洛阳前往潼关。

为了开辟敌后战场,刘裕还命令沈林子率领一万人马向西南迂回接应之前就向秦岭方向进军的沈田子。

这个时候,已经在通关前耗了半年的王镇恶也没有闲着,他别出心裁的大肆伐木制作蒙冲小船,乘员都藏在船中,这样就可以趁着七月渭水水量最足的机会,沿着渭水一路向长安进军,而潼关的守军即使弓箭伺候,因为甲板上没人也不能对王镇恶部形成杀伤。在移动的舰队面前,固定的潼关完全发挥不了作用,守军只好沿着河岸追着水上的王镇恶部队。

王镇恶、沈林子、沈田子进攻关中路线

正当后勤军队和王镇恶进行水陆赛跑的同时,沈林子和沈田子两军正逐渐靠近,而刘裕的大军则已经进入关中,夹在其中的姚泓是坐立难安,他决定御驾亲征,相比刘裕,沈田子更容易吃掉。为此,姚泓决定先引兵扑杀沈田子部,在驱兵东进和潼关守军汇合,招呼刘裕和王镇恶。

当姚泓率领数万骑步混合的军队到青泥的时候,沈田子和傅弘之两位偏师主帅之间意见产生了分歧,傅弘之觉得众寡悬殊,应该避让;而沈田子则认为,秦军新到,立足未稳,以少击多还有一战的可能。战事发展果然不出沈田子所料,秦军屡战,军心疲惫,沈田子的袭营大获全胜,在追杀败军的时候沈林子部赶到,两军合力,青泥瞬间化成修罗地狱,后秦国主姚泓只好率领败军退守灞上。

此时之前借助渭水突破定城潼关防线的王镇恶这时候已经深入关中腹地,他首先击败了香城的援军,接着派出部将毛德祖进攻泾上,秦将姚强战死。关中震动,东侧防务主理人姚绍的继承者姚赞不得已向内地收拢。借着后秦防线收缩的机会,刘裕大旗一挥,全军继续向姚赞施加压力。而这时长安的形势与之前的洛阳并没有太大差别,姚泓虽然派出了诸将屯守战略要地,但是难改长安孤城的事实。

八月二十三日,王镇恶舰队在渭桥附近登陆,为了增加士兵死战的斗志,他下令弃舰,仿照韩信项羽故事,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的部署深受感染,三军用命于是大破姚丕所部,姚泓引兵来救,却控制不了败军的颓势,最终自己的阵列被冲的不成人样,最终仅以身免,王镇恶顺利的从长安北门进城。

八月二十四日后秦余部或降或溃,后秦国主姚泓最终带着后宫妃嫔以及百官臣僚在王镇恶营门前请降,自此后秦灭亡,黄河以南地区在百年之后再次被纳入晋朝的统治。

我们回过头来试着分析一下刘裕这次北伐后秦为何能战而胜之的原因。

刘裕讨伐后秦,看似违反常理的在不适合南军做战的季节发起进攻,其实这是刘裕对于内外政治时机的把握以及战事推演的熟稔,由洛入陕,这不仅是地形上的由简入难,更是地理气候因素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现。

所谓以已之长攻彼之短,南军强于水军而短于骑兵,那东西走向的黄河在刘裕由东到西的进攻计划中就是完美契合的补给生命线,为了抢在来年春夏黄河解冻水量大增前,保证携带辎重的刘裕主力行军,疏通淮河和黄河间的水道就是其中的关键。东、中、西三路前锋除了西路另外两路都有通管道的工作在身,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而为了保障这个水利工程作业的安全进行,河南的地盘就得在前一年的冬天就拿下,所有的反常其实又建立在合理的面具之下。

三路大军分兵合击,偏师作为疑兵牵制关中,主力部队作为援军和辎重的运输者在前军保障水道畅通后后排跟上,整个战略部署既利用了空间,也利用了时间,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的周密计划

除此之外长期的内部斗争使得刘裕的武装力量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对南燕的征服又使南朝军队拥有了完整的灭国战争经验,对于淮泗水道也有了实际的认知,对于北方的自然条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

王镇恶筹集军粮,巧过潼关,背水一战击垮姚泓余部;沈田子导演青泥大捷;沈林子两次面对绕后都能沉着应对;檀道济义释俘虏;王仲德巧妙化解滑台危机,刘裕将官天团的集体闪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北伐的胜利。而这正是因为在东晋内部的斗争中,权力结构重新洗牌,上等士族门阀地位下降,以刘裕为代表的次等武力士族的晋陵楚子登上历史舞台,这批无惧生死,敢于拼杀的人掌握了兵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江东少名将的局面。

本次北伐,最为困难的就是避免引起北方其他政权的敌视,一旦他国有唇亡齿寒的感受,就会将刘裕拖入多线作战的泥潭,而这些潜在对手中新兴的北魏无疑是最难处理的对手。可偏偏黄河北岸就是北魏领土,甚至他还在南岸拥有滑台这种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要塞。为了妥善处理北魏这个难点,刘裕抓着其内部存在天灾和叛变的机会,主动出击,多次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首先王仲德制造威胁迫使北魏守将出逃顺利占据滑台,借着马上表明借道的想法,稳住了北魏一段时间,随着刘裕大军进入河道感到威胁的北魏开始骚扰后,却月阵再次闪耀黄河以北,一战打服了北魏后又点到为止,彻底饵除了侧面的威胁。

刘裕引导的这次权力洗牌不仅使得被门阀分享的权力再次收归到专制君主手中,更使得南朝的开端在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下创造了四百年大分裂时期南方政权军事成就的顶峰,京口故里,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中间蕴藏的传奇故事其实并不比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帝王少。

更多内容请点击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