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勤

淡出公衆視野多年的李一男,已悄然殺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36氪從多位行業人士處獲悉,小牛電動創始人、前小牛電動CEO李一男已投身新能源汽車創業陣營,與理想汽車一樣,李一男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也採用增程式技術方案,首款車爲SUV,計劃打入20萬元左右市場。

消息人士透露,李一男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已經啓動一年多,在上海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團隊規模有一百多人,目前項目已經進入樣車階段。樣車是對車輛的性能和設計可靠性等進行試驗,驗證完成,就將進入小批量試製階段。

2014年湧起的新造車創業大潮經歷融資、量產、交付等多重考驗,已經從百餘家規模銳減至十餘家,而穩定交付的僅有蔚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數家公司。新能源車的創業窗口期即將關閉。

但有熟悉李一男的投資人認爲,現在入局新造車行業並不晚,“如果他(李一男)開放融資,我們會第一批投資。”

雖然創業造車的殘酷生存戰還在繼續,但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已經通過IPO登陸公開市場,不光市值達到150億美元左右,超越大部分傳統車企,也通過IPO和Pre-IPO募資超過上百億人民幣。

智能電動汽車行業前景趨於明朗,也引發投資行業態度扭轉。“不少VC機構都在反思,爲什麼早期沒有押注新造車項目,以及爲什麼沒有大額押注?”一位資本行業人士告訴36氪。小鵬汽車投資人、晨興資本創始合夥人劉芹也在小鵬汽車IPO當晚發佈朋友圈,“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多投點。”

投資機構的遺憾是否會投射在新晉入局的李一男身上,尚難判斷,但在ICT和互聯網領域,李一男的經歷足夠傳奇。

李一男生於1970年,曾經被稱爲“天才少年”、“IT奇才”。他15歲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畢業加入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兩年即被提拔爲華爲總工程師,27歲成爲華爲副總裁。在媒體報道中,李一男曾與任正非情同父子,一度被認爲是任正非接班人。

2000年,李一男出走華爲,創辦港灣網絡,引發業界震動,港灣網絡所從事的寬帶網絡通信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與華爲存在直接競爭關係。2006年,華爲17億元收購港灣網絡,李一男重回華爲。

兩年後,李一男再度離開華爲,加盟百度擔任至今最爲年輕的CTO,領導百度下一代搜索引擎開發。據媒體報道,李彥宏對其評價頗高:“全世界能做百度CTO的人不超過三人,李一男就是其中一位。”但這一評價依然未能將李一男留在麾下。此後,李一男相繼出任了中國移動旗下的無限訊奇CEO,金沙江創投合夥人等職位。

直到2015年4月,李一男瞄準智能出行領域,宣佈再次創業,創辦北京牛電科技(小牛電動車)並擔任CEO。

2015年6月1日,李一男的牛電科技發佈旗下首款智能電動車。但發佈會後僅兩天,李一男因涉嫌“華中控股”的內幕交易被警方帶走,2016年1月下旬,被判有期徒刑2年半,罪名是利用內部消息炒股,與家人獲利共計700餘萬元。

2017年12月,李一男出獄,仍然是牛電科技最大股東,但已經不再擔任這家公司的高管或董事,牛電科技CEO由李彥接任。

如今,50歲的李一男已經再次踏入創業河流。接觸到李一男造車項目的知情 人士告訴36氪,該項目與小牛電動團隊保持相互獨立,“幾乎是重新招了一套人馬。”

不管是兩輪還是四輪車,智能與電動理念,以及相應的產業資源都相互承襲。新造車項目無一不以智能電動爲旗,重塑汽車品牌,而在小牛電動時期,李一男推崇的差異化也是智能和鋰電。小牛電動通過智能控制器,爲用戶提供電動車電量、位置、行駛模式、騎行里程等信息,在動力上,小牛也拋棄了兩輪電動車常用的鉛酸電池,選擇鋰電池,增加電池充放電次數和容量。

不過,電動汽車的特殊點在於,續航焦慮成爲用戶最大痛點,後入局的李一男,也跟隨理想汽車,選擇了消費決策門檻更低的增程式技術方案。據理想汽車數據,1-8月,該公司共交付14656輛理想ONE,僅8月交付2711輛,單一車型交付量與蔚來ES6相當。據36氪瞭解,理想汽車之後,寶能、天際等公司也都將推出增程式電動車產品,而吉利、日產等老牌車企也有相應的技術規劃。

而以增程電動爲紐帶,可以看到理想汽車投資人和李一男背後的行業關係有不少交集。明勢資本是理想汽車的多輪投資方,也是小牛電動的早期投資人,而李一男在2018年3月加入梅花創投擔任合夥人,梅花創投也是理想汽車的投資方。李一男創業新能源汽車一年多來,是否曾和李想會面?36氪向熟悉李一男和李想雙方的行業人士尋求評價,該人士含蓄表示,“王不見王,李不見李。”

就品牌號召力和資金儲備而言,蔚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和威馬汽車等已構成中國新造車頭部陣營,甚至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還有“新造車三強”之稱。如今,身披傳奇色彩和技術光環的李一男殺入戰場,是否會改寫這一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