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在我國,卵巢癌年發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第3位,位於子宮頸癌和子宮體惡性腫瘤之後,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死亡率卻位居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之首,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

我們常說,腫瘤需要早診早治,儘早治療可以達到理想的生存率。但是,這對於卵巢癌卻是一個極大的難題。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委,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吳小華教授介紹,卵巢癌診治難度很大,它很難發現,並且發病很快,極易復發。國際上卵巢癌的五年生存率不超過40%,我國的生存率還要低一些。

具體來說,卵巢深居盆腔,僅有一個栗子大小,檢查時很難發現異常。國外曾做了一項卵巢癌篩查研究,研究人員爲卵巢癌患者家庭成員做相關的篩查,包括陰道B超和HE4、CA125的腫瘤標誌物篩查,研究結果不能證明這些篩查能做到早期發現。

卵巢癌沒有特徵性症狀,最常見的是納差、腹脹、尿頻,這是任何一種腹部疾病都可能出現的症狀,因此患者或醫生很難意識到這些症狀背後竟然是一種可怕的婦科腫瘤。

卵巢癌發展極快,從體檢沒有症狀發展到疾病晚期,很可能僅有1個多月的時間。目前約2/3的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臨牀常用治療手段主要爲手術及術後的鉑類藥物化療。同時,卵巢癌極易復發,在經過手術和化療的初次治療後,患者3年複發率達70%左右 。

目前醫學界根據卵巢癌復發距離上次含鉑化療結束後的時間,以6個月爲界,將其分爲鉑敏感復發和鉑耐藥復發。鉑敏感復發的患者仍有機會採用含鉑化療的方案進行治療。然而多次復發後會發展成爲鉑耐藥復發。鉑耐藥復發的患者,通常只能選用非鉑類藥物進行化療,治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疾病進展也會加速。

近年來,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帕米帕利)可成爲BRCA1/2基因突變的卵巢癌患者治療選擇之一。吳小華教授表示,由自己主持的PARP抑制劑帕米帕利BGB-290-102的2期研究臨牀試驗數據,剛於前不久舉行的2020年歐洲腫瘤醫學協會會議首次公佈了結果,無論是對鉑敏感還是鉑耐藥的卵巢癌患者,均顯示出了良好的臨牀獲益。

由此可見,卵巢癌沒有辦法通過影像學篩查或是癌症標誌物篩查預防,但有可能通過基因篩查做預防性的治療。2014—2016年我國一項數據顯示,卵巢癌患者當中有28.6%攜帶BRCA基因突變。那麼她們就可以通過PARP抑制劑預防卵巢癌復發,復發後可用這種藥物治療。

專家呼籲,BRCA基因篩查對於卵巢癌患者很有必要,兩者關係密切,建議每個患者都要做。不僅可以指導下一步的治療策略,還可以預防家族發病。通過對攜帶基因突變患者家族做基因篩查,查出的家族攜帶者可以做預防性的治療或切除。安吉麗娜·朱莉曾因BRCA1基因突變摘除了自己的卵巢和輸卵管,我們也可以提前喫避孕藥等藥物預防。再進一步,我們還可以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篩掉含有BRCA基因突變的胚胎。

值得關注的是,在我國一些患者眼中,做基因篩查對自己的意義不大,有很多的排斥情緒。但聽到醫生說這種基因會影響自己的女兒、孫女/外孫女,會立刻提高警惕性,考慮進行篩查。

當然,卵巢癌的治療不僅要依靠藥物的改進和患者意識的提高,醫生診治水平以及多學科合作能力也是改善治療成功率的關鍵。卵巢癌晚期往往會轉移到腸道、肝臟,婦產科專家不能做這些部位的手術,消化外科專家也由於原發腫瘤是婦科腫瘤,需要提請會診,往往讓患者來回奔波。因此,解決這一類的癌症,我們一方面需要建設完整的“婦瘤科”體系,讓婦產科專家有能力、有資質解決婦科腫瘤的轉移問題;也要建立多學科診療機制,讓婦科與其他腫瘤外科,包括基因診斷等專業科室共同合作,提高患者的診治成功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