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静以敬,心火自定;宠辱不惊,肝木以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

——《养生秘旨》

养脾之道

养脾之道,首先不在于吃什么来补脾、健脾、助消化,而在于饮食有节。什么是饮食有节?

第一是合于时节。吃应季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反季节食物。一日三餐都按时。

第二是饮食有节制。不暴食或挑食,无过饱或过饥。

养肺之道

养肺之道,首先不在于吃什么来清肺、润肺或宣肺,而在于“调息寡言”。为什么调息寡言能养肺?

调息,就是调整呼吸,同时让自己的意念静下来。当一个人念头很散乱的时候,他的气也是往外耗散的,伤肺气。说话太多也耗气,所以寡言是益于养肺的。

养心之道

养心之道,首先不在于吃什么去清心火、补心血,而在于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敬”的心。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保持敬心,不容易生轻慢或贪着的念头。在独处的时候,保持敬心,不至于妄念驰骋。保持敬心,就是安心神,无论动静,都不会让心神过度外越而伤心。

养肝之道

养肝之道,首先不在于吃什么疏肝、柔肝、补肝,而在于面对宠辱时,不过于兴奋或生气、难过。

遇到顺境特别兴奋,会使肝阳上亢;遇到逆境特别生气,也会使肝阳上亢;遇到逆境特别难过,则会令肝气不疏。肝为将军之官,情绪变化对肝的影响很大,能使肝疏泄过度或疏泄无力。宠辱不惊,最能养肝,不郁不躁,养出一团冲和的春气。

养肾之道

养肾之道,首先不在于吃什么温肾阳、滋肾阴、固肾气,而在于减少欲念。

肾藏精,人的欲念越多越强,则随外境的变化,其情绪变化也会非常剧烈。“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熬夜、房事过频、机关算尽、忧怒恐惊,都是耗肾精的,而这些情绪和行为的根本是——欲望的膨胀。

所以,我们要提高修养,甚至修行。

#大家健康超能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