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科技圈的熱鬧,屬於姓羅的胖子。

這邊羅永浩剛剛傳來了還債4億的好消息,那邊羅振宇又暗搓搓地宣佈即將IPO。對於兩位“羅胖”來說,都算得上人逢喜事,尤其是後者。

自2012年創辦語音節目《羅輯思維》,再到引領知識付費的大潮創辦得到App,經歷了被質疑“販賣焦慮的騙子”,再到綜藝節目上的“賣藝”求生,算一算這個羅胖走過的坑,不比那個欠了6億的老羅少。

今天的IPO算得上羅振宇期盼已久的結果,但回過頭來看這些年來的一波三折,這個意料中的結果好像也沒有當初想象內味了。

招股書中不再鼓吹“知識付費”,反而蓋棺定論地將業務定位於“終身教育”,畢竟前者已經過時,現如今還是“教育”二字聽起來更值錢一點。

但遺憾的是,即便如此,羅振宇還是沒能拿到較高估值。相比三年前市場傳聞的70億,最新40億的估值大打折扣。

畢竟無論是“賣知識”還是“賣教育”,都只是概念,在外界看來,羅振宇或許依然是個“焦慮販子”。

不談“知識”,定位“教育”

第一時間看到招股書的媒體們,大部分都被羅振宇虛晃一招。

本來“知識付費第一股”的標題都已經在剪貼板編輯好等待發送了,卻萬萬沒想到這次羅振宇絕口不提“知識付費”四個字。

在招股書公司主營業務基本情況這一部分,赫然寫着:“思維造物是一家從事‘終身教育’服務的企業。”這事聽起來有點虐,羅振宇這個“渣男”,和“知識付費”談了8年的戀愛,最後娶得人變成了“終身教育”。

但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換湯不換藥而已。

業務介紹顯示,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務包括線上知識服務、線下知識服務、電商和其他。主要產品類型依舊是得到App上的付費音頻課程、聽書節目、電子書,以及線下的得到大學、跨年演講、知識春晚等課程,再搭配一些閱讀器、實體書等“知識類”周邊產品。玩的還是知識付費的那一套,沒有任何新意。

從這個角度來看,羅胖對於“前任”還是相當專一的。

但爲什麼非要換個說法?大概是知識付費這四個字,早就激不起一、二級市場的任何一點點浪花。

從業績數字來看,這事沒得洗。

伴隨着知識付費風口的跌落,思維造物的業績也在近年來迎來下滑。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總營收分別爲5.6億元、7.4億元、6.3億元和1.9億元,營收能力迎來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在公司營收水平下降的同時,淨利潤反而迎來顯著攀升,相較2018年的4764萬元同比上漲141%至1.15億元。

從財務報告中可以明顯看到,這個結果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當年對成本的嚴格控制。2019年,思維造物的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7%至3.5億元,其中大幅縮減的就是銷售成本,同比去年節省了6000多萬元。

不知道,這種節衣縮食的態度,是否與公司去年計劃登陸科創板有關。

但即便是財務數字好看了,作爲一家成長中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運營數字依舊堪憂。根據招股書顯示,思維造物每年的研發費用都居高不下,2017年到2020年第一季度,這個數字分別爲5387萬元、9411萬元、1.1億元和2838萬元。

不過與逐年攀升、高居不下的研發成本相對應的,用戶層面卻沒取得較高增長。

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主要產品得到App的累計激活用戶量分別爲1357萬、2586萬、3475萬,累計付費用戶數分別爲279萬、444萬、535萬,增速出現放緩。

並且付費用戶的ARPPU值(每付費用戶平均收益)也從去年的231.93元,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34.89元。

當然,今年一季度的黑天鵝事件或許對用戶的付費意願形成了一定的衝擊,但綜合近年來的整體增長趨勢來看,知識付費確實乏力不少。

即便是羅振宇頻繁地上綜藝刷臉爲自己的公司“帶貨”,但依舊不能無法改變知識付費“過氣”的事實。

脫掉“科”字,流血上市

所以,在知識付費最當紅的時候沒有上市成功,拖到潮退的今天,再原封不動地打包上市或許是無法激起二級市場興趣的。

變數,隨之而來。

核心業務下滑對於思維造物來說不是個好事,知識付費的“污名化”也幾乎斷了想象空間的後路。所以羅振宇纔會換湯不換藥地將公司業務定位從“知識付費”改爲“終身教育”,至於市場是否認可這個重新包裝過的故事,就要看羅振宇如何繼續“販賣焦慮”了。

除了主動修改定位,另一個變數來自外部。看到這裏細心的小夥伴已經發現了,從去年10月通過上市輔導,再到兩天前再次衝擊,思維造物的上市板塊從科創板變成了創業板。

這其實也算是意料之中,畢竟在此之前,外界就始終質疑思維造物究竟配不配得上“科創”二字。

雖然上交所給出的上市規則中,並未對“科創”概念進行硬性規定,但根據《發行上市審覈問答》中給出的發行人自我評估應該重點考慮的五個方面中全部指向“核心技術”和“科技水平”。

反觀思維造物在這方面的能力是十分薄弱的。

雖然外界始終將其定位爲互聯網公司,但無論是其主營的得到App還是羅輯思維微信公衆號,幾乎都是藉助其它平臺銷售自己孵化的節目,本質上更像一個涵蓋了視頻、音頻、平面等形式的出版公司或傳媒公司。

即便聲稱“平臺”,但從產品的角度來衡量得到App在僅僅成了sku的堆積,和簡單的搜索、展示、推薦、購買等基本操作,在覈心算法上是拿來即用的,沒有相應創新。

硬科技上更是一片空白。

或許羅振宇自己也知道,這個科創的“科”字,思維造物確實是當不起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在創業板上市。

牽一髮而動全身,少了最值錢的這個字,思維造物的估值也大大縮減。

根據招股書可知,本次募集資金約爲10億元,公開發行不超過1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總股本25%。

也就是說,公司估值最高約40億元,這和2017年傳聞的70億估值相比大大縮減。從業內的角度來看,算得上流血上市。

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思維造物的這次上市,確實沒了羅振宇當初想象的內味了。既沒了“知識”,也少了“科技”,羅振宇和他的資本之旅,恐怕只餘“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