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春光乍泄》劇照:張國榮

1996年,夏永康(WingShya)在阿根廷拍攝王家衛電影《春光乍泄》的劇照,隨後二人在電影《花樣年華》、《2046》與《愛神》等作品展開多次合作。

△電影《2046》劇照:張震

△電影《愛神》 劇照:鞏俐、張震

△電影《花樣年華》劇照:張曼玉、梁朝偉

這些作品,始終遊離在戲裏戲外,比電影本身更耐人尋味,又比單純的人物劇照增添了厚重的故事感。使得夏永康的才華被受讚賞,有人盛讚他懂得拿捏情緒。

自此,其色彩絢爛的鏡頭底下全是熠熠明星,張國榮、梁朝偉、張曼玉、鞏俐、章子怡、舒淇和吳彥祖等等,連李嘉欣、郭富城的婚禮照,都由他操刀。

他還定期爲多個國際時裝品牌及藝術刊物拍攝,包括英國的《iD》、《Tank》雜誌和美國的《Visionaire》雜誌。亦曾執導多個音樂錄像、電視廣告及電影《全城熱戀熱辣辣》。

然而,大師級別的夏永康卻直言,當初與王家衛合作,是「一場上天安排的錯誤」。

△夏永康

1964 年生於香港的夏永康,畢業於加拿大艾蜜莉卡藝術及設計大學。回港後,他的主力作品和方向以唱片封套、演出海報等平面設計工作爲主,後成立了設計公司shya-la-laworkshop,包攬了香港半數唱片封面製作。

那時候是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很多歌手都想做一些實驗性的、小衆的唱片。

而夏永康正是喜歡另類風格、與主流市場被道而行的藝術設計,因此吸引了彭玲、王菲、達明一派等歌手樂隊邀請他設計專輯封面。

△夏永康設計的第一張專輯 彭玲《See for cass》1993年

早期他爲王菲設計的兩張專輯封面,都是類似拼貼的形式製作而成。

△王菲《最菲》1994年

△王菲《胡思亂想》1994年

在參與唱片封面設計時,有些人找他拍照片,但因爲他是讀藝術的,不是很懂專業攝影技巧,所以拍出來都是“怪怪的”的作品,沒幾個人喜歡。

△1994年夏永康爲香港商業電臺節目製作的宣傳海報:香港著名作詞人黃偉文

但是突然有一天,王家衛就到工作室找到他,看他的照片,問:“你的作品好像都和別人不大一樣哦?”

夏永康就說:“是啊,都沒人喜歡。”

王家衛就笑了:“沒人喜歡的,我喜歡。”

△張叔平、王家衛、夏永康

1996年,夏永康被王家衛邀請去阿根廷拍攝《春光乍泄》的劇照,那是他第一次接觸拍電影,第一次拍電影劇照。

當時的夏永康,連光圈都不太熟悉,只會用自動對焦的模式去拍照。

第一天進劇組拍照時,夏永康一按快門,電影收音師就走過來問他:“你是不是想死啊,你知道自己在拍什麼嗎?是拍電影劇照!你不知道有專門的相機消音盒嗎?”

那一次,夏永康才知道原來拍攝劇照需要用消音盒,才能防止錄音師收錄進去快門聲。

王家衛得知原來夏永康沒有消音盒,於是讓攝影師杜可風幫他上網訂一個。

但是收音盒在他離開阿根廷那天,就是劇組殺青那天,纔到達。

由於沒有消音盒,他根本沒有拍到一張正在演戲的何寶榮,只有在準備拍攝和拍攝終止那一刻,才能瘋狂按下快門。

所以夏永康爲《春光乍泄》拍攝的劇照,都是花絮的感覺。

他唯一能獲得的,就只有電影拍攝之前之後、張國榮和梁朝偉等待入戲的時候,或者是杜可風還沒有打好燈時拍的花絮照片,用它們當作電影劇照。

《春光乍泄》中,有一幕張國榮和梁朝偉在天台的親熱戲,是一定要拍劇照的。

夏永康本以爲陽臺那麼空曠不會錄到相機快門的聲音,沒想到拍攝那天,天台一絲風聲也沒有,無論站在天台哪個角落按下快門,都被收音師聽到。

△這是杜可風的手

於是夏永康被趕去隔壁一棟樓的天台,用長焦鏡頭,隔着三十多尺距離,遠距離拍攝兩主角的親熱照,其中一張照片就成爲了經典的海報。

△《春光乍泄》海報

夏永康拍攝的花絮版劇照,有很多失焦照片和錯誤版面,但王家衛和張叔平仍可以從中選出作品,將不能用的變成能用的,這也讓夏永康重新認識「錯誤」。

《春光乍泄》的劇照公佈後,獲得外界不錯的反響,在與王家衛合作第二部電影《花樣年華》時,夏永康沿用了這種花絮風格的劇照拍攝模式。

△《花樣年華》張曼玉、王家衛

在拍攝《花樣年華》時,夏永康問王家衛這次的拍攝想要什麼概念,王家衛就說了兩個詞“偷情”和“紅色”。

於是夏永康就直飛東京,掃購膠片相機的膠捲,每種款式買了一卷。

試拍時,他用完所有膠片,衝曬出照片,讓王家衛從中選一款膠片風格。

而王家衛選的那款,正是夏永康自己最喜歡的。

當找回那捲膠片時,他發現這款真的是60年代出產的,恰巧《花樣年華》正是講述60年代的故事。

夏永康打電話去這家膠片公司,想要訂大量膠片用來拍攝劇照,還問那家公司會不會贊助他們。

然而這家公司是一家準備要倒閉的膠片公司,那款膠片也只剩500卷,於是他買下全部膠捲,用膠捲本身偏紅的色調拍攝《花樣年華》的劇照,定格電影中的曖昧時刻。

王家衛選擇劇照時,總喜歡角度很奇怪的作品,於是夏永康就專門去記錄這些角度的瞬間。

也正是如此,讓夏永康找到了專屬自己的攝影方向,從他的作品中,你也會感受到原來那一一幅影像也能表達情緒。

△夏永康後來又拍攝了《2046》的劇照

拍完《春光乍泄》後,張國榮就邀請夏永康幫他拍攝專輯照片和演唱會照片。

每次哥哥邀約夏永康跟拍,都是問“你要不要一起去玩啊?”

在這個“玩”的過程中,夏永康真的拍攝了很多哥哥很經典的照片。

有一次張國榮問夏永康,願不願意作爲他寫真集的攝影師,這個寫真的主題是“張國榮在中國”,夏永康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後來這本寫真集名爲——《慶》。

在《慶》中,他們一共走了5個城市,一邊走一邊聊,都幾乎忘了二人是來拍照的。他們也成爲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夏永康回憶說:“他說我想看看風景,你不要拍我正面,拍我後面就好。”

於是,夏永康那次真的拍了很多張國榮的背影,就連一些正臉照都是失焦的。

一次,夏永康跟張國榮走到西湖一個叫“我心相印亭”的地方,張國榮步入園亭後,突然轉身叫夏永康拍他的背影。

其實他心中早有構思。

這張由他自導、自演的照片拍出來的效果很美。

除了拍電影劇照和寫真,夏永康拍攝的時尚大片,總是習慣性爲模特構建一個故事背景來引導他們的情緒表達,讓人從照片中看到趣味、曖昧、朦朧等多個不同角度的視覺熱點。

2004年,夏永康爲《i-D》雜誌封面,封面人物是張曼玉。

他當時建議張曼玉跟他去桂林拍,並且設計了這麼一個故事:一個農村女孩,丈夫在英國掙錢,每年會寄給她很多時髦的衣服。女孩在村子裏穿着這些漂亮的衣服,卻顯得更加孤單。

張曼玉聽完故事後,加了很多東西在這個故事裏。

而夏永康認爲這種拍攝模式好玩的地方就是,被拍攝者也在一起創作。

△張曼玉

夏永康曾在一篇採訪中談到,他不會去告訴人物該擺什麼動作,他會和他們相處,然後等待人物“給”他什麼,那一刻,他按下快門。

所以在夏永康的作品裏,攝影師和模特,是互相成全。

像是以下這組很像電影劇照的作品,其實也是夏永康爲舒淇和吳彥祖拍攝的系列時尚大片。

△舒淇、吳彥祖

夏永康和王家衛合作爲 VOGUE 拍攝的作品,將周迅塑造成北漂的搖滾少女。

△周迅

光怪陸離不足以形容夏永康作品中的“情緒”,那些光影虛構中,人物流露出來的感性,纔是真正打動人的。

△馮德倫、莫文蔚

△謝霆鋒、張震

△林保怡

△鞏俐

△吳彥祖

成名後,夏永康依然會參與歌手唱片封面的製作,像是張學友、陳奕迅就經常邀請他拍攝封面。

△《醒著做夢》是張學友的第三十九張唱片,於2014年12月23日正式發行。

△陳奕迅《Taste the Atmosphere》專輯封面由夏永康負責,於香港大嶼山的大東山取景

△陳奕迅《Stranger Under My Skin》專輯封面拍攝概念由Eason提出,是要加入大自然風景之餘,亦把自己縮小,喻意在音樂世界裏氣氛比歌者更值得大家留意。

夏永康的鏡頭是停不下來的,哪怕沒有什麼項目,他自己也要拍。

他永遠處在一個“玩”的創作狀態中,腦子裏都是畫面。「如果有個人、有個項目很有趣,不收錢我也會做。其實很多雜誌都沒有太多的錢,但我都會去做,因爲我想玩。」

先前他與英國時裝雜誌《King Kong》合作,內容有涉及到整容、中醫的東西,夏永康找了一個全身都是紋身的女生去做拔罐,然後帶着那些印去拍一輯時裝片。

有一個男生做鍼灸,滿頭都是針。「我是想將文化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玩,在街頭的基礎上再加一點新的嘗試,但是用傻瓜相機拍的。」

「用正確方法去拍照片,確實能拍出(別人已經拍過的)好照片,敢於用‘錯’的方法去拍,纔有可能拍出不一樣的。」

夏永康一直用「錯誤」的鏡頭,定格了影視經典,也記錄了每個人物被忽略的,有趣或感性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