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朝末年,沙俄日本便因为争夺中国领土而冲突不断。十月革命期间,为了将苏维埃政权尽早扼杀,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主动出兵,帮助沙俄镇压革命。虽然如此,最后沙俄还是被推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因此,在苏联建立之后,与日本的关系依然是十分紧张。

二战爆发之后,因为中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而且因为连年战乱,致使国力十分衰弱,因此变成了日本扩张的首选目标。

于是,日本借助朝鲜为跳板,首先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为了防范苏联,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日本持续不断地向东北地区派兵,总兵力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而且装备精良,武器先进。

日本占据东三省,并不断派兵驻扎,令邻国的苏联深感不安。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下可以继续侵略中国,而向上则可以进兵苏联,这对苏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苏联的国家中心在欧洲,距离与东北接壤的苏联领土,有万里之遥,而且中间还有一个气候极度恶劣的西伯利亚。如果日本突然入侵苏联,苏联连反应的时机都没有。

因为,为了应对日本的威胁,苏联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军队,远涉万里,来到中苏边境驻扎。先后派出的军队,总数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万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苏联竭力应对日本威胁的时候,远在欧洲的德国纳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闪电战术,屡战屡胜,很快便逼近了苏联的国土。苏联对德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再加上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威胁,如此以来,苏联就变成了腹背受敌。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决定拉拢日本,减少背面所遭受的压力,以便全力应对德国纳粹。而此时的日本,为了能够集中兵力,南下入侵中国,也需要确保不会受到强大的苏联的威胁。

因此,在1941年,苏日两国签订了《苏联中日条约》。条约中规定:

签约双方尊重对方的领土完整,并不可侵犯;若签约中的一方,与第三方势力产生冲突,则签约的另一方必须保持独立。最后,条约还有一条声明:苏联承认并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和主权,日本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和主权。

由此可以看出,苏联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牺牲的是我们中国的主权。

苏联这一举措也确实取得了成效,为了不维持与苏联的关系,日本并没有入侵苏联领土,而将全部兵力用在了侵略中国上。

没有日本的威胁,苏联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便可以全力应对纳粹德国。不仅战胜了前来入侵的德军,保卫了苏联,重创了德国,并随后一路进兵,直捣柏林。而日本也顺利地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

消灭了纳粹德国之后,苏联便没有正面的危险。而此时,同盟国又向苏联施压,让它取消与轴心国日本签订的条约。此时的日本已到了穷途末路,自顾不暇,根本无法威胁到苏联,再加上同盟国的压力,于是苏联便顺水推舟,宣布该条约无效,并对日宣战。

1945年8月,苏联派出红军进入中国东北,给予东北的日军沉重一击。但实际上,此时中日战争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东北日军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完全没有了战斗力,更没有斗志,被消灭是迟早的问题。

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之后,东北日军纷纷倒戈投降。苏联红军一面没收日军的武器、物资,一面抢占日本企业在当地留下的工厂、设备、等等各种工业设施。苏联红军撤走之后,当地的很多工厂、矿产、电站等等,都被洗劫一空,变得一无所有。不仅如此,甚至有的苏联红军径直闯入贫民家里,大肆搜刮。

根据后来美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苏联红军在东北三省掠夺的资源总值达到了五十亿美元,造成的损失超二十亿美元。苏联红军虽然为解放东三省做出了贡献,但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建国之后,因为相同的意识形态,中国并没有深究。苏联为了扶植中国,共同对抗日本、美国,也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曾经的这段历史,却不应该忘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