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從1644年到1911年,二百六十七年間,十二位皇帝,歷史動態分爲三個階段,一、集中統一。二、唯我獨尊。三、思想混亂、軍隊公辦私營。

第一階段,代表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前後,積極學習漢族文化,聯合漢人;是集中統一,以少勝多階段。

第二階段是康熙、雍正、乾隆爲代表階段。封建時代被視爲“龍”的帝王,需要神化自己,需要被臣下所神化,打扮成“聖哲多能,聰明天縱”,即“唯我獨尊”。朝廷上下,揣摩帝王心理,望風承旨,結果矇蔽了正氣(人才),奸臣得以上下得心應手。弘曆(乾隆)曾說“我大清朝乾綱坐攬,事無大小,何一不出自朕衷獨斷?”不承認在他治下有能臣,認爲能臣是庸主的伴侶;不承認治下有奸臣,認爲奸臣是昏君的伴侶。事實上每一個朝代的興衰,就是用人的得失。

第三階段就是慈禧時期,“思想混亂、軍隊公費私營。”慈禧一生經歷咸豐皇帝(丈夫)、同治皇帝(兒子)、光緒皇帝(丈夫侄子),實際干政達五十年之久。在她那個時期,西方已出現工業革命,國力日益強盛。而中國的小農經濟卻拿不出錢來辦大事。清朝末期又失去了民族文化自信。最終實權旁落。成也湘軍(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取得勝利,延續了清朝政權;敗也北洋(袁世凱的北洋軍)——葬送清朝,竊取政權,結束了清朝統治。他們都是漢人,都有自己一手發展起來的軍隊。晚年的清朝多災多難,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造反,西方列強入侵,嚴重地震撼了清朝江山,國人思想混亂,甚至認爲是中國民族文化落後所致,拋棄根基,崇洋媚外。實際上是職業僵化(小農經濟)、沒有造就人才成長的土壤、人才的競爭機制,沒有工業化的基礎,沒有向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看齊(知表不知裏)。相反是西方腐朽墮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大行其道,貪圖虛無縹緲的享受,甚至有官員送八國聯軍錦旗。國力衰弱,皇帝成了沒有實際控制權的孤家寡人,只好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外國人來了,逃;袁世凱稱帝,避。拳頭不能收緊,完全沒有戰鬥力。而在外國人的眼裏,中國遍地都是金銀,大肆掠奪。自信的喪失,清朝的消亡,以致未年軍閥混戰,一盤散沙。連以後的馮玉祥的北京政變也同樣易如反掌。

清朝未年的新政,崇洋媚外,徹底斷送了清朝。

西方的私有、民主自由、西方的市場開放(無爲而治)、西方的博愛……,那是華麗的外衣。現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全世界人民上了很好的一課,沒有絲毫的僞裝:就是唯美國利益第一。即使換了總統,也會是如此。提醒人們,國家利益第一,不忘根基,要有凝聚力;重視人才,重視技術;落後就要捱打。民族文化自信,我們就不會傍徨;居安思危,就不會停滯不前;尊重人才,纔會步入世界前列。

附:

清朝皇帝按時間排列爲:入關前:努爾哈赤,皇太極;入關後10帝: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共12帝。

一,努爾哈赤(太祖),年號天命,1616年登基,在位11年。

二,皇太極(太宗),年號天聰,1627年登基,在位10年。

三,福臨(世祖),年號順治,1644年登基,在位18年。

四,玄燁(聖祖),年號康熙,1662年登基,在位61年。

五,胤禎(世宗),年號雍正,1723年登基,在位13年。

六,弘曆(高宗),年號乾隆,1736年登基,在位60年。

七,永琰(仁宗),年號嘉慶,1796年登基,在位25年。

八,綿寧(宣宗),年號道光,1821年登基,在位30年。

九,奕寧(文宗), 年號咸豐,1851年登基,在位11年。

十,載淳(穆宗),年號同治,1862年登基,在位13年。

十一,載恬(德宗),年號光緒,1875年登基,在位34年。

十二,溥儀 ,年號宣統,1909年登基,在位3年。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爲新帝,即日尊爲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