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紅樓夢》電視劇,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王扶林拍的87版《紅樓夢》,之後,還會想到有一部李少紅拍的新版《紅樓夢》。

目前爲止,大衆對87版《紅樓夢》的評價,這是一部經典,是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

對新版《紅樓夢》的評價,則一言難盡了,貶遠遠大於褒,甚至有人說這根本不是《紅樓夢》,而是《紅雷夢》,說這部《紅樓夢》是對原著的褻瀆。

新版《紅樓夢》除了再次把87版《紅樓夢》推到一個更經典的位置,再無其他值得稱讚的地方。無論從畫面,妝容,服裝,道具,音樂各方面,新版《紅樓夢》都被批得一無是處。

這一點,李少紅導演難辭其咎。

執導新版《紅樓夢》,李少紅是臨危受命。在胡玫辭去導演一職之後,投資方找來李少紅救場。

開拍前,劇組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紅樓夢中人”的選秀活動,選出佼佼者。之後,劇組繼續光撒網,除了紅樓夢中人67名決賽選手,還有全國藝術院校學生、專業院團演藝人員、各經紀公司在冊演員等渠道。

選出演員後,劇組對演員進行了爲期半個月的封閉培訓,培訓內容涉及身段、琴棋書畫、詩詞、舞蹈、民俗、吟誦、臺詞、禮儀等諸多課程。

在準備工作上,新版《紅樓夢》和87版《紅樓夢》似乎很相似,結果卻大相徑庭。

當年,87版紅樓劇組也是通過全國海選的方式,啓用新人演員。之後,也是對演員進行了爲期半年的兩期紅學培訓班,最終定角。

可兩版電視劇呈現出來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87版《紅樓夢》的每一位演員,都像是從原著中走出來的一樣,有很強的辨識度。而新版《紅樓夢》中的演員,感覺像從一個模子裏走出來的一樣,分不清誰是誰。

究其原因,還是李少紅和王扶林的差別。李少紅的觀念,句句與王扶林背道而馳。

兩人都沒看過《紅樓夢》,認知卻截然相反。

拍完《紅樓夢》,李少紅接受了一檔節目的採訪,當主持人問她,從小你對《紅樓夢》原著很熟悉嗎?李少紅斬釘截鐵的說,不熟

這鏗鏘有力的回答,明顯讓主持人一愣。

主持人接着問,不熟就接戲呀?

這問題,小菜一碟,難不倒我們的少紅導演,她振振有詞的說,不熟的題材不也接過嗎?《橘子紅了》我也不熟,人家給我了,我當時還覺得拍不了電視劇。

主持人打斷她的話,問,那你總讀過《紅樓夢》吧

李少紅誠實的說,那也不算讀過吧?小時候,文化大革命,感覺就是想看封建社會什麼樣,滿篇都覺得是鬼話連篇,反封建的一本書,對我沒什麼影響。

這個回答,夠坦誠夠大膽。

沒有讀過《紅樓夢》就敢接戲,李少紅說是因爲“無知者無畏”

她說:

“無知者無畏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你的無知是長項,沒有框框,就會用最本質的東西去關注本質的東西。”

我們再看看王扶林導演。

在拍87版《紅樓夢》之前,王扶林導演也沒怎麼讀過《紅樓夢》,對《紅樓夢》的認知來自電影,越劇等一些片段。這一點,和李少紅很相似。

和李少紅不同的是,王扶林覺得以目前自己對《紅樓夢》的瞭解和認知,根本無法拍《紅樓夢》,這點,讓他心裏沒底,戰戰兢兢。

於是,他對央視領導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拿出一年時間,專門讀原著,不再從事任何活動。

王扶林說:“這一點我懂,沒有看過沒關係,哪個紅學家不是從沒看過到看過呢?我得從頭學起。”這句話,對李少紅同樣適用。

可是,李少紅不懂。李少紅對自己沒有要求,她能做到的最大極限,就是請來的編劇,希望是看過《紅樓夢》的。她覺得,我不懂,編劇不能比我更不懂吧?

這是李少紅解決問題的辦法,她是導演,卻把希望寄託在編劇身上,請來八位80後年輕人做編劇。

李少紅導演覺得無知者無畏,無知是優點。而王扶林覺得,既然無知,就要讓自己變得有知。

對書中人物的還原,同樣截然不同。

新版《紅樓夢》最被詬病的是,演員和角色的形象,和原著根本不符。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黛玉居然是胖的,寶釵反而清瘦。

這一點,李少紅是這樣解釋的:“寶釵剛進府的時候,事情多,有人命案,小小年紀愛操心,她又內向,所以就很單薄,黛玉呢?生病後自然就瘦了,到最後她要放棄生命,演員自己也不喫飯。”

這簡直就是胡攪蠻纏,暴露了李少紅的無知。

她根本就不知道黛玉“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也不知道寶釵應該是“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臉若銀盆,眼如水杏”。

她完全是信馬由繮,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尊重原著,不尊重曹公,胡編亂造。

而王扶林呢?在拍攝過程中,王扶林囑咐自己,一定不要瞎來,曹雪芹這個老祖宗太有學問了,必須要聽他的,還要把他的意思弄懂,能弄懂就不錯了,別瞎出主意。

87版《紅樓夢》採用“忠於原著、妙於裁剪”的方式,不敢有絲毫的改動和曲解。王扶林對原著唯一改編的一場戲,就是“探春遠嫁”。

原著中,只有幾句話,王扶林把它拍成一集,成爲87《紅樓夢》一個經典場景。

當然,87版《紅樓夢》沒有采取高鶚的續寫,而是根據原著中第五回的判詞、圖畫、樂曲、其他可能的暗示伏筆,以及脂硯齋等人批註中透露的情節信息進行改編,同時還參考了周汝昌、王蒙、吳世昌等紅學專家的研究觀點。

對拍攝時間的要求,一個要快,一個想慢。

李少紅拍《紅樓夢》,是快餐,她需要速度。

基於這樣的認知,她請了8位年輕的編劇來寫劇本。因爲如果請一兩位編劇,花費的時間最少也要半年,時間太長。所以,她想出這樣一個辦法。

一位編劇,專門寫幾集,於是,八個編劇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寫出50集的初稿。這個速度和效率,讓李少紅很滿意。

這樣一個大製作,似乎一直在趕進度,要卡着時間開拍,卡着時間結束。

當主持人問李少紅,這樣一個被各方面重視的電視劇,前期準備爲什麼不能從容點呢?你是否也想抓緊完成?

李少紅說,對我這樣一個搞創作的人來說,時間太長,對我這個年齡來講,是有顧慮,有壓力。我自己手上有別的電影,別的計劃,都已經啓動了。

當然,這個事情,不是李少紅一個人可以左右的,投資方需要很快看到真金白銀,以經濟爲槓桿,需要資金回收,是市場要求決定的。

王扶林拍的《紅樓夢》,是盛宴,他需要慢慢拍,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精雕細琢。

也許有人說,是因爲年代不同。

八十年代,也許會有拍三年電視劇的情況出現,甚至於《西遊記》拍了六年,而現在是新世紀,怎麼可能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王扶林導演是這樣說的:

現在是市場經濟了,有經濟槓桿左右。那《泰坦尼克號》呢?花了好幾年時間,這個製作人和導演有眼光,他覺得這幾年功夫下去,最後能收回來。現在都是急功近利,沒有眼光,沒有遠大抱負,希望今年拍了,銀子馬上嘩嘩譁都回來。急功近利也可以,但不能都是這樣。不能都是快餐,你花了時間拍,確實是經典,你不要怕虧本,肯定會收回來。

李少紅的觀念,句句都與王扶林背道而馳。對原著的認知,對角色的認知,對時間的認知,兩人的觀點,完全對立。所以,就有了兩版截然不同的《紅樓夢》。

李少紅曾說:“拍《紅樓夢》時碰到過王扶林導演,他也鼓勵我面對壓力要挺住,新版《紅樓夢》播出前,他還特地到山東爲我捧場。大家都是名著翻拍,不存在比較,我們只是讓《紅樓夢》這部名著更豐滿了。”

都是名著翻拍,不存在比較?這句話,李少紅導演自己信嗎?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