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因疫情被迫延期的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終於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

這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後,我國舉辦的首場綜合性體育用品展會,對於展現我國體育產業復工復產風貌、加速體育用品市場疫情後的企穩復甦、進一步優化體育商貿環境,有着鮮明的風向標意義。

作爲體育產業製造業大省,體博會上有何浙江元素?昨日,本報記者前往上海,現場探訪本次體博會。

六大展館四大展區 參展與觀展都是剛需

雖然今年情況特殊,體博會依然有15萬平米的超大展會規模,逾1200家體育用品行業知名企業參展,從上午九點半到下午四點半,記者在體博會暴走,也只看了一半展館。據瞭解,這其中,浙江有271家企業參展。

據瞭解,2020中國體博會共有6個展館,分爲大健康展區、場館設施營造及地坪展區、球類運動展區和運動休閒展區四大展區,再配合分享權威觀點的中國體育產業峯會和各式各樣的精彩活動,意在充分滿足各類專業人士的需求,真正“打造銷售渠道、打開交流窗口、打通貿易對接”。

“雖然人流量較往屆較少,但能感受到參觀者的意向性更明確,不少人一上來就問材料問生產流程。”海爾斯(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來自浙江的參展商,公司銷售總監唐貝佳說,學校、企事業單位、政府組織的體育活動重新活躍起來,目前體育用品行業開始回暖。

大豐體育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堅表達了相同的感受:“雖然客流量明顯減少,但客戶專業度提升。不少觀展人都是直奔主題,讓企業對成交量很有信心。”

小型器材展區增量30% 內銷市場競爭加劇

在本屆展會的6個展館中,佔據第一“體量”的是健身展區,簽約企業623家,展覽面積超過86000平方米,佔據了一半的面積。

記者看到,爲方便參觀採購,健身展各展區按照產品功能進行細分。據主辦方工作人員介紹,康復及體質監測、運動護具和小型訓練健身器材這兩個細分品類是展區增長最爲明顯的類別,增量達30%。在現場,運動護具、拉力帶、彈力繩、槓啞鈴、蹦牀、瑜伽設備等產品都吸引了不少人的駐足參觀。

“這次參展我們除了賣產品,也是抱着向同行學習的心態,關注競品的產品設計、科技含量。”寧波九豐電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甩脂機、小型按摩器等小體育器材,今年通過研判市場形式,光是一款筋膜槍的產值就翻了三番,因此對本次體博會特別期待。

事實上,九豐電器的產值大幅增加並不是個例。記者在現場詢問了多家跑步機、單車等室內器材製造商,都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錯銷量。藍堡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內銷總監胡亞昕很有感觸,他們的品牌POOBOO行銷海內外:“由於疫情,人們外出時間大幅縮短、室內運動需求增加。健身器材打開了銷售渠道,今年我們的銷量同比漲了3倍以上。”

科技含量提升 展示行業求變決心

不少品牌都計劃在體博會期間推出新品或新技術,抓住這個面向行業、面向體育系統、面向公衆展示自我的良機。這讓業內人士也直呼“開了眼界”。參展的產品產品從簡單加工製造向“科技智造”升級。近年來,行業內的企業捨得在創新研發投入,把更優質的產品推向市場。比如從健身器材智能化的初探索,到智慧體育公園在全國範圍的落地,只用了約5年的時間。

“這是一般性的塑膠跑道材料,這是新研發的環保型材料,外表看不出什麼區別,但是仔細聞下就知道了。”浙江定陽新材料有限公司跑道事業部負責人王愛芳,正向參觀者介紹公司研發的新型材料,不僅無毒無害,還可回收再利用,目前已經在嵊州的學校投入使用。

“在體博會上可以感受到產品不斷提升科技含量,疫情對體育產業造成了衝擊,同樣也讓企業更感受到研發的重要性,在面臨機遇和挑戰時做出調整。”來自浙江的一位業內人士說,比如不少企業順勢而爲,產品類型的研發更貼近生活,並且完成了從組裝貼牌到創立自主品牌、自主研發的飛躍,讓人感受到行業的蓬勃生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