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夜間盡興遊——點亮長沙“夜經濟”背後的文旅融合

長沙“超級文和友”。

長沙市黃興路步行街,年輕人在街頭直播。在步行街、解放西路、太平街等地,每晚都有不少網民直播長沙夜生活。辜鵬博 攝

長沙世界之窗,遊客坐在摩天輪上欣賞城市夜景。

辜鵬博 攝

資興市東江灣華燈初上。戴兵 攝

武陵源區溪布街篝火晚會。吳勇兵 攝

長沙太平老街人頭攢動。辜鵬博 攝

嘉年華狂歡夜在洪江古商城精彩上演。黃文勝 攝

(本版圖文除署名外均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孟姣燕 李 俊

閱讀“幸福長沙”,最好的時間或許是夜晚。

白天不懂長沙的夜。夜幕低垂,另一個長沙開始散發出它的煙火氣息,氤氳着獨有的韻味。龍蝦館賣的不只是小龍蝦,更是老長沙的市井文化;酒吧老闆不再單純靠賣酒賺錢,而是緊跟國際潮流,賣“夜生活”;傳統的歌舞廳,在推行“文化+旅遊”……

長沙的“夜經濟”正在悄然迭代。這場關於“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一個鮮明特徵——跨界融合。這就像夜裏的燈光,五顏六色交融在一起,才成爲絢爛的霓虹。

行走在美食與文化之間

斑駁的青磚牆、老舊的窗閣、誇張的小廣告……在湘江邊的長沙海信廣場,“超級文和友”7層2萬平方米的“老式樓”裏有近百戶“人家”:銅鋪街彩票店、迪斯科舞廳、盤子照相館等等,每個到訪的客人瞬間“穿越”回上世紀80年代的長沙街巷。

市井文化沒有那麼高大上,她甚至不漂亮,卻有一種打動人心的魅力和力量。“超級文和友”收集幾十萬件建築舊物與日常物品,重新還原了一個過去的生活場景。老長沙市井文化在此被展示、傳承。

龍蝦館不只是龍蝦館,小小的美術館、博物館也搬了進來。定期舉辦的藝術展覽,將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帶入市井大衆生活之中,讓更多人在享受美食之餘,獲得豐富的人文體驗。

從純粹的餐飲品牌轉變爲文化品牌,文和友集團CEO馮彬認爲,文和友幸運地踩到了文旅融合的風口,以文化爲靈魂,在企業與城市之間建立起緊密關聯,衍生出了品牌和門店的旅遊屬性;文和友已經成爲了長沙的文化地標,也是長沙旅遊必到的“打卡地”之一。

“超級流量”最有說服力:文和友後臺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慕名到文和友消費的外地遊客超過370萬人次,“超級文和友”相關話題的全網閱讀量超過10億次。

美食與文化有着天然聯繫,人們通過美食瞭解一座城市,城市也藉由美食表達自己的個性。當文和友、茶顏悅色等成爲旅遊的吸引物,行走於城市美景之間,更多了一份湖湘味道。

文旅融合爲“夜”掌燈

“小街纔是上帝心目中的人間”。

太平街是長沙保留完整的一條古街,魚骨狀街區全長375米,寬不過7米,以老字號、字畫、手工藝品、文化休閒、特色旅遊產品爲主。穿行古街,除了能直觀感受石牌坊、封火牆、古戲臺帶來的視覺衝擊之外,更多的是領略到一種歷史積澱所散發的韻味。

青磚老宅、長沙彈詞,都正街居鬧市一隅,大隱隱於市。在這裏,還可以看到回憶中的理髮店、富有情趣的酒肆、樸素的旅客驛站、挑着擔子走街串巷賣火焙魚的農婦,這是這座城市的歷史。老街以它的豐富多樣,送給每個行走其中的人一張獨有的明信片。

曲折幽深的老街巷,包含着市井氣息和地方文化,卻是人們爲之“打卡”的源頭。

如今,演藝、電競、遊艇、商場等“網紅點”閃爍,長沙的夜遊方式不斷延伸。

璀璨的焰火點亮湘江兩岸,乘遊艇,長沙的山、水、洲、城一覽無餘。

從梅溪湖國際藝術中心、三館一廳、馬欄山再到大大小小的演藝場所,從高雅的交響樂、通俗的相聲,再到話劇、歌舞劇、音樂會,“藝術風暴”接踵而來。

旅遊景區越夜越精彩。寧鄉灰湯的夜泡溫泉、黃材的《炭河千古情》、望城銅官窯古鎮的水幕燈光秀、長沙世界之窗的摩天輪等夜遊產品引得遊人紛至沓來。

迷你歌詠亭、電音酒吧、電競網吧、電競酒店等亞文化新興業態層出不窮……

“腳都”已是“過去時”,在長沙,文化、旅遊、商業、互聯網相互加持、跨界融合,不斷孕育着新的夜間消費業態。夜未央,正長沙。

觀點

樹品牌,打造湖湘夜間經濟典範

從以湖南廣電爲依託的“粉絲經濟”,到以酒吧、劇院等帶動旅遊、住宿、餐飲等經濟發展的夜間經濟,湖南有着娛人娛己的大衆性城市個性,湖南的夜間經濟不僅僅是商業上的表象,它還應該是塑造城市靈魂的重要元素。

我省發展夜間經濟,要重點打造以長沙市爲核心,各區域中心城市爲支撐的特色湖湘夜間經濟圈。通過樹品牌,打造湖湘夜間經濟典範。

一是打造一批覈心的夜間經濟商圈和地標。高起點規劃建設富有湖湘地方特色的夜間經濟集聚區與特色商圈,以“食、遊、購、娛、體、展、演”等豐富夜間經濟業態。以長沙爲例,重點打造“一洲一山一圈多街”(橘子洲、嶽麓山、五一商圈、長沙古街)立體夜間經濟帶。

二是以“橘子洲”煙花爲夜間核心品牌,打造湖湘夜間消費IP。借鑑“上海國際音樂煙花節”經驗,豐富煙花節形態,將橘子洲煙花節作爲核心的品牌,引入科技元素、音樂元素、文化元素、國際元素,打造成湖湘一個夜間經濟消費帶動品牌。

三是打造“湘江夜遊夜讀”文化品牌。圍繞湘江河流、岳陽洞庭湖、常德柳葉湖、郴州東江湖等內湖同步開發水上夜遊、水秀、主題光影秀等夜遊項目。將本土的花鼓戲、相聲、非遺作爲夜遊文化輸出的重點。晚間開放嶽麓書院,政府支持開設“夜間學堂”“夜間講壇”。

(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夜遊產品要有城市品格

夜間經濟的興起,開啓了一個時代。從產品供給的角度看,需要探索更多夜間的文化旅遊產品,鼓勵創作更多有創意的內容,提供夜間消費新場景。

夜遊產品怎樣體現城市特色?

首先,要突出服務性,讓更多人觸及城市文化的“皮膚”,享受夜經濟發展的成果,開啓新的生活方式。

其次,要挖掘城市的文化特色。一個城市的特色,包含美食、文化和品牌等方面的亮點。特別是城市水系的文化開發往往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再次,夜間消費需求,也對城市的美學欣賞提出更高期許。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聲光電展示,尤其是VR、AI、裸眼3D等視覺效果,讓城市亮起來,讓夜晚給人更多的藝術和審美滿足。

此外,應營造更多的文化和旅遊消費場景。北京故宮的“紫禁城上元之夜”燈光秀,爲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想象,吸引了大量觀衆前來觀賞夜間景色和城市文化。未來,誰創意、誰發展,誰能打造大IP,誰就有機會延展經濟活動,創造更好的消費方式。

(金元浦,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

鏈接

湖南夜間文旅消費亮點紛呈

2019年,湖南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夜間文旅消費規模持續擴大。一場夜間演藝、一間精品民宿、一家24小時書店……逐漸成爲人們嚮往一座城市的理由。

除長沙外,全省還有一些特色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鳳凰古城

夜晚的古城燈火炫目,遊客擠滿了沱江邊的每一間酒吧和餐館。大型實景演出《邊城》、中小型沉浸式體驗劇《巫儺神歌》場場火爆。拙院、觀影禪院、璞樹漫居、棲溪庭院、封面素舍等河邊或城內帶院落露臺的民宿總是一房難求。

常德柳葉湖

坐上全透明的水上巴士,180°視野中的穿紫河流光溢彩,河畔上演的常德澧水大調、常德絲絃、花鼓戲韻味悠長,現代與歷史在此交融。下得船來,走進大小河街品味鄉愁,遊覽德國小鎮盡賞風情。柳葉湖卡樂星球主題公園、歡樂水世界是盛夏夜晚歡樂的海洋。

洪江區

沅水邊的美食夜市煙火氣十足,動感街舞、COSPLAY恰是年輕人玩樂的調性。新民路風情街的旗袍秀、還原舊時“商賈駢集”的沅水碼頭、穿街而過的黃包車……商道文化“穿越”而來。洪江古商城“夜遊潮玩古城”邀您共赴夜遊盛宴。

郴州裕后街

郴州以環愛蓮湖爲中心打造裕后街、歡樂海岸、郴州長卷、鐵路夜宵市場等4個精品夜間食、賞、娛夜間經濟示範街區。看湘南古民居、體驗湘南民俗、品湘南民間小喫……裕后街的夜晚成爲湘南明珠之城的名片,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武陵源區

溪布老街不僅是街區、景區,更是非物質文化展示基地。景區打造了特色餐飲、書吧,還原土家沖天樓、老酒坊等歷史文化景觀,同時,“網羅”民間非遺技藝,建立非遺傳習所,集傳承、製作、展示爲一體,讓遊客感受民俗風情,快樂自由購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