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城網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馬滌明

安徽阜陽潁東區楊樓孜中心小學曝出“營養餐被倒溢出垃圾桶”事件後,當地成立由區紀委監委牽頭的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覈實。9月28日,潁東區教育局發佈通報稱:媒體報道屬實。區教育局黨組責成楊樓孜鎮中心校及中心小學主要負責人作出深刻檢查,並對該中心小學負有直接責任的兩名公職人員予以停職處理。(9月28日澎湃新聞)

當地對此事件的反應和處理可謂及時迅速,但家長和公衆更關心的問題是,迅速處理之後,營養餐會不會好喫起來。而從官方通報來看,“會不會好喫”之問又似乎是個僞問題,因爲官方調查結果並沒有“不好喫”的結論,認爲蒸麪符合規定標準,之所以出現“少數同學將喫剩下的麪條倒掉”的情況,一是校方執行管理規定不夠嚴格,二是供餐及份量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們個性化需求。

問題是,通報好像有些吝惜文字,本該解釋的地方給忽略了,比如“執行管理規定不嚴”具體是怎麼回事?與麪條被倒究竟存在怎樣的因果聯繫?所謂“學生個性化需求”又是什麼概念?

按理說,官方通報應針對家長和輿論關切一一給予回應,特別是疑點問題上,應給出令人信服並看得懂的解釋。而事關未成年人食品衛生方面的問題,相關調查結論更不宜高度原則化。

可是,恰是一些關鍵的問題,卻被迴避了,比如該校李姓負責人對記者說的“可能配送的時候時間長,導致味道有些差異”一事;還有家長王先生質疑的,美其名曰“營養餐”,卻只是簡單地將面和菜拌在一起,沒有什麼油水,由於較長時間的配送,甚至有些發餿……這些情況到底有沒有?若沒有,上述說法從何而來?若有,那就不僅僅是“味道”問題,更涉嫌存在食品衛生安全問題。

而既然存在這方面的質疑,調查組中缺少市監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參與,是考慮不周,還是重視不夠?

“食物難喫也是一種浪費”,這一觀點已成輿論共識。遺憾的是,“被倒溢出垃圾桶”的營養餐是否存在“難喫”的問題,這不免讓人擔心,“符合相關規定標準”的營養餐,其“好不好喫”的問題是否被真正重視。

一些地方的小學生營養餐既不好喫也沒營養,一直是個叫人揪心的問題,這個情況媒體上沒少報道,雖說不能因此就認定此事件中的營養餐“沒營養”,但至少是目前的監管方式很難讓人放心:平日裏管理不透明,出了問題自說自話,而缺少家長和社會監督的有效參與,營養餐究竟符不符合相關規定標準,誰知道?

由此說來,處理兩個既“沒名沒姓”又不知職務身份的“公職人員”之後,營養餐會不會好喫、有營養、不浪費,難免讓人心裏沒底。而這種“溢滿垃圾桶”式曝光,今後顯然是很難複製的。種種問題,都提醒有關方面:小學生營養餐監管上必須創造更多的陽光透明機制,好事才能辦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