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的兒子哈利又一次上傳了自己的女裝照。這已經不是哈利第一次在社交平臺上上傳女主按照了,而且這次他配上了文字:Femboy 4ever(永遠都要做女裝男孩~)

對於兒子的獨立特行,伊能靜和庾澄慶分別給予了支持和肯定。

對於喜歡穿女裝的男生來說,家人的支持和接納真的很難得。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只能偷偷摸摸地體會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怕被發現招來異樣的目光。

伊能靜和庾澄慶都是開明的人。伊能靜會跟兒子一起練女團舞,也會陪他一起去法國玩。就連伊能靜找男朋友,都曾經問過兒子的意見:你覺得媽媽可以交男朋友了嗎?

哈利回答:這是什麼蠢問題,本來就可以。希望你們各自交男女朋友,希望你們幸福快樂。

哈利的話可把伊能靜感動壞了,她說:愛的本質是寬容、祝福、接納,只有你沒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他纔會不接受,不尊重,不愛父母擁抱各自安穩的人生。

在孩子已經明確自己喜歡穿女裝的前提下,接納是唯一的正確的對待的辦法。

單從哈利喜歡穿女裝這事,很難說他是異裝癖,還是性別認知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心理性別產生的後天認同障礙。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原本是男孩,但在他的心理認知中認爲自己更接近於女性,這就是性別認同障礙。

而女裝癖僅僅指男性喜歡穿女性的服裝。這兩者並不等同,但很多情況下性別認同障礙同時又是女裝癖。

由於性別認知障礙和女裝癖還未被主流社會廣泛接納,有這種問題的孩子,大多會活得很痛苦。如果父母家人能接納他們,他們至少還有個退路。如果家人都不能接納他們,他們就會真的很痛苦。

還記得《乘風破浪的姐姐》復活團曾經唱了一首歌,叫做《玫瑰少年》,這首歌就講述了一個性別認同障礙的少年所承受的痛苦經歷。

貧困男孩葉永志,從小就喜歡扮女孩兒,跟小朋友玩過家家的時候也總是扮演女性角色,甚至曾經夢想長大了能嫁給自己的男性好友。長大後他依然保留了明顯的女性特質,說話溫溫柔柔,動不動就翹着蘭花指。

儘管如此,葉永志其實是一個非常溫柔的孩子。他會擔心媽媽有沒有白髮,也會幫媽媽進行按摩。放學回家總是繫着圍裙幫媽媽做家務。

因爲行爲舉止很“娘”,葉永志在學校裏受盡了同學的欺凌折磨。男孩子們嘲笑他,強迫他幫其他人寫作業。更過分的是,他們把他帶到廁所,要扒他褲子瞧瞧。

最後他被發現滿身是血倒在學校廁所裏。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他並沒有做錯什麼,他只是一個女性化的男生罷了。

作爲父母、老師、朋友、同學和社會上不相干的人,我們應該對他們更多一些包容。少一些異樣的目光,少一些傷害。

可是爲人父母,畢竟還是希望孩子不要那麼“非主流”,走多數人走的路,畢竟會容易一些。

如何避免孩子產生性別認知障礙?

除了一部分先天就有性別認知障礙的孩子,大部分孩子的性別認知障礙是後天引起的。

一般來說孩子到4-5歲的時候會產生性別意識。這個階段的孩子會確認自己的性別和社會角色。父母一定要清楚無誤地告訴孩子的性別角色。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不能混淆。同時要告訴孩子,性別是絕對不能更改的,男孩不能變成女孩,女孩也不能變成男孩。

另一方面,父母要關注孩子是否滿意自己的性別角色。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滿意自己的性別角色的。

比方說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孩,往往會表現地像個假小子。因爲她明白自己的性別不被期待。男性在她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性別優勢。比方說父母更偏愛弟弟和哥哥。於是她就傾向於扮演男性的角色。

而一些膽小的男孩,不喜歡玩男孩們粗魯的遊戲,也會更傾向於跟女孩子們玩過家家這樣溫柔的遊戲,這同樣可能讓他們的性別產生錯位。

另外,有些重男輕女家庭的男孩,身邊有許多姐姐,缺少男性同伴,也會令他們出現性別混淆。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是父母對男孩寄予非常高的期待,令男孩覺得靠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達成父母的期望,他們也會選擇成爲女性角色,以逃避壓力。

此外,不要給孩子穿不符合性別的衣服,這會引起孩子的性別認知混亂。有的父母出於好玩,或者爲了彌補自己沒有生到期待性別孩子的遺憾,而給孩子穿不合適的衣服。

比如給男生穿小女孩的花裙子,給女孩子剃短髮,穿哥哥們留下來的衣服。這些行爲都會引起孩子性別意識混亂。他們會記住這種感受,在進入青春期的時候,表現出來。

對於這種後天造成的性別認同障礙,原生家庭是有責任的。父母要知道,什麼樣的玩笑都可以同孩子開,唯獨性別不行。另外父母要注意保護孩子,如果孩子的爺爺奶奶,街坊鄰居,幼兒園老師,以及同齡的孩子總是拿性別取笑孩子,父母要挺身而出,制止他們。

比方說有的男孩子長得像女孩兒一樣秀氣,很多街坊老奶奶會取笑孩子長得像個姑娘。父母就應該直言不諱:我們家是男孩,不是小姑娘。

別怕得罪人,畢竟孩子的幸福是一生的。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活出自己,也希望每個孩子的天然性別都能得到尊重。少有人走的路,總是很艱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