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半夜梦中惊醒时,发现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只能抱着自己。

明明两个人相爱对方,却不言不语的擦肩而过。

说了很多话,自以为别人会了解你,但了解过后却是不认同。

在一条街道,你自己一个人走了无数回。

明知道别人靠得了一时,靠不了一世,却还是去靠近了,受了伤,别人可怜你,却不想再帮你。

……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因人们主观感觉到与他人或者社会的疏远而产生的感觉和体验。孤独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存在。有的人,长期一个人生活,也不会感到孤独;也有的人,身处闹市,却感受到了无边的孤独!

人的成长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从孤独到融入社会再到孤独的过程。没有人能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父母不会、伴侣不会、朋友更不会。所以,人生之路,大部分孤独需要我们独自去应对!

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1.对环境缺乏认同和归属感。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感觉和氛围,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适应。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友好和不公平的对待,就会有种被孤立的感觉,也就产生了孤独感!

2.与周围人的理念不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往往会有矛盾和隔阂。如果这些矛盾和隔阂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与周围人之间产生距离感。距离感会随着时间越来越远,最终形成对于世界的不同认知,也就是理念的差异。如果理念与周围人都有差异,也就有了孤独感。

3.天生性格如此。有的人从出生开始就喜欢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不喜欢与外界沟通交流,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闭症。他们当中,有的人是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有的却是纯粹不知道怎么与世界交流,也惧怕与外界的交流。

三种方法有效应对孤独,或许值得一试,破解孤独或许就在此:

1.让自己忙起来,让你的大脑思考工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多一些事务性的活动。

2.多一些身体运动,比如跑步、健身等,身体运动,使得你的大脑神经更加活跃,产生多巴胺和内腓肽,情绪会变得更加正向,孤独的感觉动力会向着积极完成工作方面应用。

3.来点精神慰藉,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积极与新环境中的共事者相处,找到彼此的共同点,交到新的朋友,内心的孤独感也会向着正向关系去发展。

当你陷入孤独感带来的悲伤中时,不要去回忆或者是纠结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细节,更不要去过分解读某个事件。更好的做法是,将自己的困惑、苦恼跟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倾诉,看看他们怎么说,尝试在沟通之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在沟通中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这个时候,你会豁然开朗,从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中走出来,当你走出来时,孤独感自然就消失。

面对孤独孩子的情绪,父母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关注孩子情绪变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情绪问题,而情绪问题就导致孩子不可能与外界有正常的交往。常以为,司空见惯的小孩子闹脾气,大人们总喜欢置之不理,殊不知,这会影响到孩子。(说实话,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期待大家贡献自己的宝贵意见)

1.让孩子信任并感觉到安全。先把自己和孩子站在一个战线上,放弃教育或对立的想法,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安全的,可靠的。父母从心里要接纳眼前这个发脾气的孩子,这是最重要的。然后再仔细的发现和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对症下药。

2.让孩子感觉到你能满足他。一些急脾气的普通孩子和孤独症孩子普遍有一个共性就是急需满足,一些简单的需求没有满足就可以让他们变得过度紧张。通常来说,很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都是长期没有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拒绝,从而导致上升为情绪问题。因此,让孩子相信你可以满足他的时候,就不会有更重的脾气出来。

3.让孩子和你一起感到快乐。父母一定要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比孩子手上的玩具或食物更有趣,可以让他更快乐。父母要时刻想着如何让孩子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是开心的,比如对孩子的进步表示鼓励,与孩子玩抓痒的游戏,让孩子和你一起大笑。

其次、父母自我情绪调整是教育孩子的前提。父母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接受孤独症康复的长期性,避免盲目尝试各种方法。孤独症孩子一旦确诊,就不要再带着孩子跑各大医院找名医检查了。截至目前,全世界也没有一种药或者仪器能够治愈孤独症,只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才能挽救孩子。

2.关注正确的康复大方向,避免陷入过于细节的问题。孤独症的表现是孩子整体发育的迟缓,是需要综合能力的训练才能改善,有些父母过于强调某一个能力,比如语言,认为孩子只要说话就可以了,这是错误的认识,单一技能的提高不能实现社会化能力的提升。

3.对孩子康复要坚定信念,对生活和未来要充满信心。许多家长自己的精神支柱在孩子确诊之后轰然倒塌,失去生活信心,对未来充满恐惧。这样的心态难免会传染给孩子,并且对孩子的情绪影响也是非常严重。因此,父母需要从孩子的点滴进步中看到希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行为,建立和保持良好亲子关系。作为父母而言,我们需要从心里接纳正在发脾气的孩子,将“否定”的态度从自己的言行中删除,接纳孩子,并且不轻易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对或不对的判断。如果父母在与孩子相处半小时内,使用否定句式多于3个,请家长一定要调整自己的语言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