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喜欢机械手表还是喜欢石英手表朋友,说起手表的历史就不得不提“石英风暴”着档事。虽然如今很多人会认为石英手表的档次会比机械手表要低,但是过去的石英手表几乎将机械手表一锅端。那么为何机械手表会被石英手表折腾得那么惨呢?今天轻奢品尚匠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回到历史,看看石英手表是如何崛起!

所谓寻根问底,石英手表是从机械手表发展过来是无需质疑的,而不同之处就是使用石英。因此石英晶体是这场风暴关键起点,1880年,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发现了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没过多久,卡迪尔在1921年石英晶体用于电子管的振荡器当中,并且获得了成功。而后便出现电子管电路的石英钟,但是此时的石英钟非常笨重,但电路体积就有两间房子大小。

随着电子工业飞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晶体管技术。再往后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罗伯特诺伊斯又发明了集成电路。这个集成电路可以说是关键的导火线,为高容量的微型电池和低功耗的表用步进电动机打下基础,同时也大大改变当时电子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上应用。

既然电路体积降下来了,石英手表的颜值自然不是问题。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瑞士等国先后研制成功了电子表,而掀起“石英风暴”日本精工则是后起之秀,近年来一直是微电技术领域的领跑者。其实瑞士当时也有做石英手表,但是认为是一个“娱乐”的东西,不能成大器。这也和瑞士制表传统观念有关,因为长期提倡匠人精神和走时精度(一开始石英表并不精准),以致于造成歧视。那石英表什么时候才变得精准呢?下面继续看看石英手表发展。

一开始石英手表是采用和机械手表一样摆轮游丝振荡器(频率2.5~3HZ:1800~21600次/时),只是动力提供由原来的发条盒变成电池的电,最大的缺点是体积大零件比较多。随后到了第二代石英手表,动力依旧是电,但是振荡器则采用了更高频的金属音叉振荡器,虽然零件上减少很多,也将走时精度提高到日差±2秒,但是棘爪磨损大,寿命短。因此在市场上存活的时间也是十分短。

到了石英表高光时刻的第三代(指针式石英钟表),使用频率高达32768赫兹的石英晶体振荡器,让手表走时误差缩减日差±0.5秒/日,月差±15秒/月。就因为这一点,机械表老大哥的地位被撬动了。1969年世界第一只石英精工表SEIKO QUARTZ ASTRON问世,机械表的走时精度被大众拷问,而后石英表的量产,迅速占领市场,几乎让瑞士传统机械手手表制造业全线崩溃。

另外其零件要比机械手表少一半,大概数量在50~60,当时的机械表单机芯零件数量就有130以上,如果是自动日历机械表则在200个零件左右。工时少,成本低(石英表300多道工序,机械表1300多道工序)。使用方便、走时精准(连续走时,稳定性好,没有位置误差)。机芯薄、直径小(外观造型随意,适应市场变化)。直到今天,指针式石英钟表的销售,在中低端钟表市场依然具有绝对优势。

第四代则是使用数字式、行针式指示时间的显示式石英钟表,几乎没有机械零件,大部分是集成电路,而且零件数量更少,大约30~40个零件,。因此被贴上廉价表的标签,甚至归为电子产品。其后融入了高科技含,变得功能强大,价格不低,深受一些年轻的户外运动爱好者非常喜爱。以上是石英手表大概发展过程,不得不佩服的一点是科技提高效率和发展迅速。今天轻奢品尚匠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到这里,喜欢的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加个关,往期有更多有趣好看的内容哦!下次小编继续和大家分享更多简单有趣的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