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师表》是从年轻时期就喜爱的作品,不仅反复读诵,还临写赵孟的行书帖,许多句子可以琅琅上口,故而对于作者诸葛亮的敬佩是出于至诚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本人绝不是“亮黑”。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诵读作品的过程中逐渐会有一些思考,对这部著述于近两千年前的名作有了自己的一些分析和理解。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诸葛亮此表也是以“陈情”为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要表达的中心目的,行文甚或有抒情色彩,故千百年来感人至深。陆游曾诗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如此来看,尽管作者是个好在树上挑虫的长嘴鸟,也似乎没有什么可以下嘴的理由和空间。但是,像诸葛亮这样的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像作者这样的愚者千虑,也终有一得,这也是作者斗胆发此小文的信心基础。

作者的考虑是,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上表皇帝,要表明北伐的必要性和自己亲自率军出征的赤胆忠心,事实上这部分他写得无可挑剔。但我们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文章固然好得呱呱叫,只是“八字”的一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不是诗歌或散文,而是一篇有劝谏用意的公文,是要达到一定诉求的。就是说,皇帝看了这个表,是不是很受用很受启发,能不能愉快地接受您的谏议,体会到您披肝沥胆的忠心,是“八”字的一捺。

作者细读文章多遍,有一个不太乐观的判断,后主刘禅接到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完是会觉得很不舒服,很不痛快的,为什么这么说,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阐释:

01一、提到先帝刘备的次数太多了,似乎在用爹压儿子?

首先需要给大家厘清一个事实,后主刘禅暗弱不假,但绝不像某些文学作品里描述的那样是个傻子,要是真傻,诸葛亮也没有必要点灯熬油地写这个《出师表》,反正他也看不懂,有什么话当面直说就是了。正史里的刘禅智力是正常的,至少也是个中人之资,比曹丕和孙权那样的人精当然是差点,但智商还是够用的。要不先帝刘备也不好意思夸赞他“气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诸葛亮也曾经赞扬后主“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敢用一个“敏”字,也能说明,刘禅不是庸愚者辈。

进入正题。文章一开始就先把刘备抬了出来——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开始部分对于刘禅来说,就有点硌得慌,他读后的直觉是,江山是爹打的,这些臣下也都是爹留下的,他们也都是看在爹的面子上才保卫他这个皇二代的,那他这个皇帝当得是不是有些无德无能呢?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话虽然说得委婉,但是很不中听,什么都是爹好儿子不好,“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不是就直接说到“陛下”的脸上了吗?

接下来举了朝中的几个人,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都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还有一位将军向宠,也是“先帝称之曰‘能’”的,似乎是不提“先帝”不说话,后文中也还在不断地提及,如:“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以告先帝之灵”、“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汉昭烈帝刘备)

诸葛亮写《出师表》那年,先帝已经死了四年了,刘禅是207年出生的,到227年,也已经整整20岁,是血气方刚,挥斥方遒的年纪,更是逆反心最强,最听不进老人言的时期。可以想像一篇文章里有半篇在讲他的父亲是如何了得,而对于他的能力却只字不提,这个年轻人必然会觉得有点委屈甚至愤怒吧?

02二、老臣的语气由始至终,是否有倚老卖老之嫌?

从通篇文章来看,诸葛亮的语句中确实有父辈的口气在,当然在刘禅的面前,已经46岁的他有父辈的资格。223年春,先主病重,召诸葛亮到成都交代后事,刘备当时的话说得有些蹊跷,他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安邦定国,一定可成大事。接下来的话却让诸葛亮听得毛骨悚然,继而泪下如雨。刘备说: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你就辅助他;如果他实在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边哭边表明自己的态度:“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到死为止!”刘备似乎就是要等这句话,然后交代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事实上,刘禅还算是个听话的儿子,在诸葛亮的面前一直恭谨如晚辈,但这是他的事,是他的姿态。作为诸葛亮,毕竟有君臣之份,内外之别,自己不可以真以父辈的角色出现,并像教训儿子一样说话。

连爹的话也听不进去是人之常情,是大多数儿子的表现,何况一个“亚父”呢?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接下来又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宜”与“不宜”,直说就是你应当这样,不应当那样。刘禅会不会认为,所有事情都是你定的规矩,“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可我也是二十出头的汉子了,大蜀天子,想锻炼一下自己处理事务的能力,做点小主就那么难吗?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段,刘禅从小听他父亲说过应该有几百遍了吧,这里再强调一次老臣与先帝的关系,尤其是最后一句“遂许先帝以驱驰”,事实倒是事实,只是会有歧义,如果不是先帝的遗德,我何苦辅佐你这样的一个无知小子,我回到南阳草庐里当我的快活神仙不好吗?

03三、毕竟是君君臣臣,诸葛亮是否应该以臣子身份表表忠心?

也许是关心则乱,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诸葛亮的一片赤诚之心,但是刘禅最想听到的,是你作为臣下,向他这个新皇帝表达你的忠心,但是可惜没有。找来找去,只找到一句——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说完了北伐中原的必要,终于提到了“忠陛下”三字,但在此之前,依然有“报先帝”那样的一个大帽子。就像是给刘禅吃了一个甜枣,但刘禅却被“先帝”这个大枣核给噎住了。

接下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依然是谆谆教导。

文章给刘禅讲完大道理就收了,依不才作者的理解,刘禅会认为是给他的身上多绑了几道绳子,一句宽心的话也没有。哪怕就鼓励我几句也不难吧?比如说我也是可以造就的,是有治理蜀国的才能的,我也会很欣慰。表明你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过去全是为先帝,而现在全都是为了我,这样会让人愉快地接受你的观点。至少也不会让我觉得,你这篇表简直就是追悼先帝的诔文,那将置我这个皇帝的脸面于何地?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这是诸葛亮的结句,常规“表”的结尾会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表明一种谦恭的态度,诸葛亮何以不说,也不难猜度。

文章分析完了,再说点诸葛亮逝世之后的事,当时后主素服发哀三日,安汉将军李邈却把诸葛亮的离世看成是蜀汉的幸事,上书曰:

“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此据《华阳国志卷十》,这是出现在刘禅耳朵边上的“杂音”,这些杂音因何而来,需要深思。后来刘禅果断诛杀李邈并禁止任何人诽谤非议诸葛亮,后人评价刘禅做得很智慧。到这里不由得说声侥幸,幸亏笔者身在现代,否则难免要摊上非议诸葛亮的棍子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华阳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