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節將至豬價走勢如何?業內:短期維持弱勢,後期呈下行態勢

雙節將至,豬肉價格走勢如何是大家關心的話題。與往年消費旺季時有所不同的是,近期生豬和豬肉價格均呈回落趨勢,同比漲幅也顯著收窄。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生豬價格在8月第1周漲至37.24元/公斤後開始回落,9月第4周爲35.06元/公斤,環比跌2.8%,同比漲27.1%,7周累計降了2.18元/公斤。集貿市場豬肉價格8月相對穩定,在56元/公斤上下波動,9月起開始連續四周回落,9月第4周爲54.12元/公斤,環比跌1.6%,同比漲25.9%,累計降了1.97元/公斤。

這一情況出現與當前市場生豬供給改善有關。據農業農村部監測,8月全國生豬存欄環比增長4.7%,連續7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1.3%;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5%,連續11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7.0%。此外,8月有2030個新建規模豬場投產,今年以來累計投產量已達11123個,去年空欄的規模豬場也有11844個復養。全國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數量由年初的16.1萬家增長到17.1萬家,8月新生仔豬2600萬頭,環比增長6.7%

“儘管商品豬供應仍然偏緊,但8月商品豬出欄量環比增加,同比降幅開始明顯收窄。”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受2月以來新生仔豬持續恢復影響,8月尤其是規模以上養殖企業生豬出欄量不同程度環比增加,供給形勢有望繼續好轉。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凌雲也提到,我國北方豬瘟疫情爆發及行業復產時間較早,上半年規模企業產能恢復整體呈現向好態勢。9月以來,隨產能陸續釋放,疊加養殖戶二次育肥豬出欄增多,市場供應不斷上量。南方地區7-8月受洪災影響,豬源供應較爲有限,但北方低價豬源不斷湧入,衝擊當地市場走貨,養殖端多被動降價出貨。還有部分規模場月度及三季度出欄任務較重,業者不乏有降重衝量操作,市場整體供應增幅較大。

此外,中央儲備肉多頻次投放和豬肉進口量顯著增加也爲豬肉供給提供保障。截至9月29日,今年以來已有約60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市場,其中9月累計投放5次,合計8萬噸。儲備肉具有價格優勢,保障了市場的豬肉供給,有效減少了豬肉價格上漲風險。進口方面,7月我國進口鮮冷凍豬肉42.45萬噸,豬油脂進口0.77萬噸,合計43.22萬噸,環比增8.4%,同比增120.2%,創下月度豬肉進口數量新高。

從需求角度來看,當前豬肉消費依然未完全恢復,節前明顯增加可能性也較小。王凌雲提到,9月初高校開學及中元節市場對終端需求提振作用微弱。肉價高位運行,市場消化能力不足,加之低價儲備凍肉頻頻投放,鮮品市場走貨速度較爲緩慢。就目前市場來看,需求提量不及供應增速過快,生豬價格不斷承壓。

對於後續豬價走勢,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非洲豬瘟的穩定防控增強了養殖信心,越來越多的養豬場從當初的恐慌、觀望開始復養、增養。隨着上市肥豬量的持續增加,四季度供需關係將進一步緩和,豬肉價格水平不會高於上年同期。

朱增勇認爲,短期來看豬價將震盪調整,節前豬肉供給相對充裕,豬價仍將維持弱勢。後期下降通道正式開啓。截至8月,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1個月環比增長,規模養殖場新生仔豬數量已連續7個月環比增長,且增幅明顯。按生產規律推算,能繁母豬存欄和新生仔豬數量增長所帶來的生豬供應增加,9月後開始逐漸顯現,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生豬市場供應量將持續增加,節後豬價下行通道將正式開啓。

王凌雲也表示,雙節期間部分養殖單位放假,豬源供應縮量,生豬價格或仍有一定支撐。但隨假期結束,動檢及養殖企業陸續上班,生豬供應或不斷恢復。加之天氣轉涼,市場調運難度降低,低價豬源不斷衝擊高價市場走貨,預計南北地區生豬價格或再次呈現下行態勢。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