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正式開跑。

截至7時30分,累積票房已破3億,影市,終於喜慶起來。

開跑四大主力,《姜子牙》票房一馬當先。但我卻看好,目前票房第二的電影,最終後來居上,不僅居上,還可能制霸國慶檔。

什麼片這麼厲害?去年,一部“祖國”拿下31億票房,今年,“家鄉”來了。

甯浩+葛優。沈騰+馬麗。黃渤+王寶強+劉昊然。鄧超+閆妮。

以上兩兩組合,單拎出來,都是一部值得翹首以盼的電影。更別說——

他們出現在一部電影。

但,擔心的聲音也有:國產喜劇差不多一整璧江山都來了,可是不是,真那麼好笑?這份特殊的“家鄉”考卷,鄧超、甯浩、陳思誠、徐崢、以及《夏洛特煩惱》導演完成的到底怎麼樣?

直說了吧,意料之內的——一場數星星的盛宴。尤其《最後一課》,五分鐘出一個明星,王俊凱演採蜜小哥,楊紫飾演網紅店主。眼一晃,可能都錯過你的偶像。就想問,小嶽嶽和賈玲咋越長越像。

但,更多的,是意料之外的驚喜——萬萬沒想到,這個國慶檔最超出預期的竟是這部百億陣容大片。

喜感,爆了。

我敢保證,五部短片,能讓你從頭笑到尾,我看的那場,不完全統計:全場大笑的次數不少於二十次,還穿插着各種幽默的會心一笑,動人的情感瞬間。特別留意收尾的沈騰馬麗,金牌組合出手,別笑到打嗝。

演技,炸了。

不吹不黑。葛優的張北京,還是老北京內味兒,配上了《平原上的夏洛克》素人演員張佔義,絕了。但這回,咱必須誠實,就算是影帝葛優,單片演技只能算第二,第一是誰?範偉,必須是範偉。

憑什麼?就憑影片的第三點——感動,壞了。

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和我的祖國》重新拓寬了主旋律電影的邊界,那麼《我和我家鄉》則呈現出另一種主旋律和個人情感抒發相結合的可能。

百億喜劇陣容大片看到最後,每個人都笑了,但又帶着淚,而最打動我的,還是電影裏的家鄉,和家鄉里的——人。不好意思,五大導演這場喜劇華山論劍,我真分不出高低

《我和我的家鄉》,毫無疑問,是全民喜劇。

五個故事、九位導演,除了甯浩、徐崢、陳思誠這樣我們熟悉的王牌喜劇導演,還有到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這兩對聯合創作多年的喜劇搭檔。

某種意義上,他們的水平,也就代表了當下國產喜劇的最高水平,並且,他們都具有不同的喜劇風格,比如甯浩擅長的荒誕幽默、徐崢是市民喜劇、陳思誠有自己的唐探式喜劇+懸疑;閆非、彭大魔代表着開心麻花現給你擰的即興喜劇+劇場喜劇。

當他們聯手,像不像,一場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喜劇華山論劍?

不難發現,主旋律的命題下,每位導演其實都暗藏“私貨”。

風格,故事,各自發揮,喜劇,表達,各展絕學。

那這場對決,誰贏了?

只能說,這場當今國產喜劇頂流的集體展示,沒有一個拖後腿,

甯浩導演的《北京好人》,延續去年《北京你好》了張北京的故事,不過,這次甯浩給葛大爺混搭個絕配——表舅張佔義。

先別管演什麼,一個貧嘴忽悠的北京侃爺,一個我們的大熒幕最缺少的真實的老實巴交的憨厚農民。這化學反應,先炸裂。

什麼故事?一張醫保卡,兩個老頑童,一通瞎胡鬧,一片老鄉情。

掛號看病、身份互換、瞞天過海…接地氣,不矯情,在主旋律裏玩轉瘋狂喜劇。

但瞭解甯浩、葛優的影迷都明白,張北京這個形象不就是“頑主”範兒,整部喜劇,不就是《頑主》續集。

明明容易動感情,所以才怕動感情。當煽情被葛優獨一份的平民幽默消解,影片到最後,還是甯浩最擅長刻畫的中年人的無奈與小人物的辛酸。

這開場,穩。

有人穩,就有人玩到嗨翻天。

陳思誠的——《天上掉下個UFO》。又名《唐人街探案2.9》。

一開場,就調侃——《再進科學》欄目組?

還總導演王寶強?小跟班劉昊然?怕不是唐人街組合喬裝改扮?

真不是,要調查的不是誰是Q,而是一樁科學怪事:中秋夜,貴州黔南的阿福村,衆村民目擊天上出現一不明飛行物。

這次,陳思誠不僅將華語電影中少見的偵探+喜劇的類型風格繼續發揚光大,而且,玩得更嗨。

將好玩的科技和家鄉土味結合起來,就有了科幻土味喜劇內味兒,而從開頭《瘋狂的外星人》,到王寶強劉昊然登場的升格鏡頭,這不是要玩盡國產喜劇?

這一段,夠嗨。

再來,鄧超與俞白眉聯袂執導的《回鄉之路》,則是標準的反轉喜劇,這一part,好一個藏。

剛開場,鄧超飾演的同鄉,看起來就是個油膩的騙子,總忽悠着閆妮飾演的電商女王購買自家生產的蘋果。然後呢,閆老闆果然覺得這個同鄉就是個騙子。

再然後呢,拆穿騙子沒?

只能說,一部短片而已,幾個主要人物,都隨着最後的反轉,完成的角色的成長變化。影片深意,導演藏到最後才放出來。

雖然每個段落都是非常厲害,非常棒,但這次,我敢說這對屢敗屢戰的喜劇組合,真正獻給觀衆一次——意外的實力反轉。

有人實力逆襲,有人保持領先。

去年《祖國》,許多觀衆評價,徐崢導演的《奪冠》,堪稱最佳。

這一次,徐崢還行不行?告訴你,《最後一課》,真行。

雖然老實港,故事,有點俗。

居住在瑞士的範偉扮演的教授,因腦梗塞誘發老年癡呆症,想回到自己年輕時支教的鄉村,上最後一課,徐崢飾演的兒子,只能滿足他的這個心願。

這「最後一課」是否能講成,也就成了這個單元最大的懸念之一。

爲了幫助老範,當年的學生們聯手打造了一間90年代的教室。

課本,92年人教版的;上課的孩子,蓬頭垢面。

是的,要說慘,還是我們鼕鼕慘,上次追不到的女孩,這次還追不到,造型,還更慘了。

看得出,徐崢在一部短片裏,照樣玩出大片的範兒。

節奏快,情節密。懸念的鼓點隨着步步逼近的時間節點漸強,敲打觀衆神經。

學生們到底能不能完成這場完美“騙局”,最終讓老師圓滿完成圓滿一課?有這麼個懸念式的高潮,才讓範偉在影片結尾的發揮,變得更加力破千鈞。

徐崢用一個小的切角去展開一個宏大敘事,講這麼煽情的故事,還不顯得過於煽情。

開始你笑了。後來你哭了。

但最精彩的,還不是徐崢,而是範偉的表演,在一大半時間角色神志不清的情況下,他奉獻了極度剋制的動人演繹。

不說別的,我身後的幾個觀衆,哭到紙巾用完。

有人讓你哭到淚奔,就有人讓你笑到發瘋。

影片最好笑獎,我頒給開心麻花的《神筆馬亮》,沈騰馬麗一開演,就是開心麻花主場的感覺。

還記得沒,5年前,夏洛對馬冬梅許諾,要送她一屋子向日葵。

這一次,實現了?而且,還是 “西虹市宇宙”?

可以說,一個偷天換日把鄉村變意大利,只爲完成支教的故事,被沈騰馬麗這麼一演,夠笑到飆淚的了。

到最後,它封寫給家鄉的情書,也成爲國產喜劇當下最真實的總結。

五部短片,沒有一份是敷衍應付的作業,都是用心盡力的作品。

可以說,春節沒能和家人一起看電影的遺憾,國慶可以補上了。 因爲影片和《祖國》一樣,標準的走羣衆路線。

拍老百姓和家鄉的故事,也是拍給老百姓看的。

雖然帶着主題,但首先是部合格有餘的喜劇。

無論從故事、影像、表演、形式還是情感上,都真正使出了國產喜劇的看家本領,它要體現一種博大的家鄉情懷,落點卻在一個個平實好笑的小人物。

這五份試卷,我願意給出集體滿分。

除了導演值得誇,還有一個必須贊爆的——演員。這出喜劇笑匠演技大比拼,葛優要認第二,只有範偉能認第一了

《我和我的家鄉》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摒棄了過往國產電影習慣硬煽,硬搞笑的毛病。

怎麼能讓電影既搞笑,又讓電影中的普通人,清晰可見,觸手可及?

成敗的關鍵,就是它——演技。

不用說,這一次國產喜劇好手,又是傾巢而出。

葛大爺一出場,穩了,只不過從北京的普通出租司機,變成了不想借錢給鄉親、又拐着彎兒想幫忙的張北京。

必須說,甯浩的鏡頭,終於讓葛優持續找到了那個《頑主》,最放鬆、最好玩的葛優。

特別虎、特別貧、特別不靠譜,也未必有太高的覺悟,每天想着佔便宜,但最後一個小小的將存摺扔垃圾桶的細節,又演出人性的暖意。

但這回,哪怕是回到巔峯狀態的葛優,也必須給範偉豎個大拇指。

不是葛優不好,而是範偉過於耀眼。

範偉這次的戲,不在好笑,而在他面對洪流般情愫,能轉換成溫吞的細水長流,流進觀衆心裏。

一個記憶混亂的老人,最後心心念唸的,還是當年支教十年教出的孩子們,即使連一行字都已經寫得各種毛病,依然沒忘記一個教師的使命——

教書,育人。

真到最後一課,按理說,該煽情了。

但範偉怎麼處理?

不說,自己去影院體會。

只能說,這真是今年國產電影,演技綻放的時刻。

普通人,也能迸發出如此動人的情懷。那背後,是演技的一份真,演出了喜劇是一份真。

所有人都以爲自己是在幫老師圓夢,但範偉的表演卻告訴衆人,是老師在幫所有人上出最後一堂關於家鄉的課。

煽情嗎?沒有。動人嗎?很動人。

精彩的,當然不止這兩位影帝,要影帝,電影有的是。

看完影片,要不你就被黃渤自帶偶像包袱的貴州話洗腦;

要麼就被鼕鼕(影帝,早晚的事)的演技繼續打動。

或者,是被雷佳音的頭圍梗笑翻。

到最後,那個給你最大驚喜的演員,別不信——是鄧超。國慶檔冠軍,我看就是它了

說到這,你不難看出,五位導演,一羣好演員,交到手裏的作業都是片名的幾個字——我和我的家鄉。

不同的筆,不同的字跡,不一樣的喜劇書寫。

觀衆要的肯定不是乾癟生硬的煽情+硬搞笑。

而是期待在全程哈哈哈的歡騰中,抵達情感的同頻共振。

即使故事是荒誕的,依然要讓觀衆覺着,這不是我身邊的事兒嗎?做到了這一點,片子就有意思了。

因爲對於家鄉,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記憶、有自己的經歷。

要將家鄉與我們普通人的記憶聯繫在一起,就必須去紮紮實實地刻畫一個人物,講好一個故事,好要讓觀衆,小聲哭大聲笑。

在我看,這也是電影的動人之處。

它沒有把家鄉故事拍成一條鍋喜劇的大亂燉。

而是柔軟地着眼於那鄉土上的一道道轍。

縱觀五部作品,或多或少都採取了小品中的錯摸手法,說簡單點,就是一個個“圓謊”圓得雞飛狗跳。

張北京爲給自己和表舅看病,搞了一出大戲;民間發明家黃大寶爲了家鄉,給UFO事件圓謊;徐崢爲了給父親治病,帶着村裏人復現了92年的教室;身在茴香村的馬亮,以手機攝像製造虛假的俄羅斯景觀,隱瞞妻子放棄留學去扶貧的事實。

五個故事都以喜劇手法切入,但最後是捕捉到了普通人在歷史中對家鄉的情感。

觀衆看到的,是《北京好人》中越來越好的新農村,《天上掉下個UFO》中的貴州山村的巨大變化,《最後一課》中教育帶來的翻天覆地,《回鄉之路》中的荒田變綠地。

這些改變各有不同,有的是具體的生活條件變化,像是致富、修路、綠化,有的則是精神層面的變化,比如範偉的最後一刻,是帶着家鄉的孩子們成人。

因爲我們家鄉的變化,既是物質的,外在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甚至於,影片中《最後一課》和《神筆馬亮》中的範老師和馬亮回到的,其實都並非自己籍貫意義上的故鄉,而是將自己的情感寄予之地,這實際上也讓影片對於故鄉的定義,更寬廣,也更博大了。

要說扣題最緊的,還是鄧超俞白眉的《回鄉之路》。

這故事最有趣之處在於,鄧超的角色一登場,就讓所有觀衆和閆老闆一樣覺得這就是個騙子,但是到了最後,我們發現這個角色纔是真正爲家鄉做出貢獻,哪怕自己破產也在所不惜的那個赤子,是那個將飽受黃沙肆虐,曾被迫三次南遷,“沙進人退”的陝西省榆林市,變作綠洲的人。

這一刻你會覺得,愛家鄉,從來不是什麼高聲斷喝的大詞。

普通人,盡責盡職即可。

什麼是家鄉?家鄉就是無數個我和腳下這片土地,共同構成的山河故人。

每個家鄉的未來,都取決於每個小家,日復一日的涓涓細流。

所以,要表現一個“家鄉”的昌盛圖景,起筆必定是一個個“小家”、小人物的嬉笑酸澀、喜怒哀樂。

當每個小家、小人物露出笑臉,家鄉也就露出歡顏了。

而這部電影,拍出來的,就是觀衆要的內味兒。這部電影也會再次證明:觀衆從來不會抗拒主旋律電影,而主旋律不僅可以更真、更實,還可以更好笑。

笑着笑着,那笑出的眼淚裏,卻帶着家鄉刻在我們骨子裏,身體裏,甚至注入血液裏的那份情。

到最後,國產喜劇頂流們拍的這部電影,還真沒辜負這百億喜劇陣容。因爲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家鄉,而這部電影不僅笑出了人們心裏的家鄉,還拍出了離鄉又回鄉的那個“我”。

能拍到這份上,國慶檔票房冠軍,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