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Fuki

影视诈骗年年有,今年骗子特别多。

近几年间,国内电影市场迅猛发展,诞生了不少影史级热门大片,票房数字一路高歌猛进。在一些人眼里,影视作品便成了能够轻而易举拿下暴利的金融产品,同样看在眼中的,还有一些不法分子。眼看年关将近,一年一度的春节档大混战即将到来,各路头部大片云集,又让骗子钻了空。

12月4日,光线影业副总裁刘同发布微博称有诈骗团伙假冒电影《姜子牙》片方以转让投资份额的方式行骗,诈骗金额超百亿元。据刘同透露,该诈骗团伙假装有成员是光线高管,约受害者在光线办公大楼见面,但因在楼梯间藏匿时间过久而被光线保安发现端倪,最终被光线举报。

今年暑期档,由光线影业出品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卖近50亿票房,一举打破了“国漫无爆款”的魔咒。而此次被用来行骗的《姜子牙》,正是继《哪吒》之后的“封神宇宙”第二部作品。该片计划于明年1月25日上映,目前虽未发布太多物料,但有爆款前作在先,仍被各界看好。

拿热门电影充当诈骗工具的案件不胜枚举。仅在今年,就有包括《囧妈》《攀登者》在内的多部国产大片遭遇了被冒名销售影片版票的经历。在前几年,也出现了《黄金时代》《大闹天竺》《摆渡人》《索马里行动》等数次电影版票诈骗案件。

更有甚者,不惜凭空编排虚假项目,还有人搞出了影视众筹平台,拿噱头空手套白狼。而这些卖弄小聪明的诈骗犯往往又能找到乖乖上钩的投机受骗者。即便项目真实出品方几乎每次都会后苦口婆心的解释、规劝,依旧拉不住那些往火坑里跳的人。

鹦鹉君发现,影视诈骗大多有个共性:案件基本都是由诈骗者冒名顶替知名出品公司或头部项目来兜售少量投资份额,专门向一些对影视行业了解甚少的外行投资者出手

为什么骗子总爱挑影视产品下手?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在于个人影视投资本身具备合法性,这充当了不法分子行骗的挡箭牌。在我国出台的《电影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现实中,也的确有一些民间出品公司选择了向个人投资者出售电影版票的方式。还有近几年新出现的影视众筹,也是个人影视投资的变种。当年的“国漫之光”《大圣归来》,正是凭借网络众筹,才能够顺利完成制作,有了后来的成绩。

其次是流程的不透明性产品的高回报性。影视项目投资过程长、参与方多、构成复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是严格保密的,透明度极低。在看似正规的项目中尚且出现过《叶问3》《大轰炸》“阴阳合同”案件,可见灰色地带之大。而行骗者往往会抓住影视产品的这些特点,用光鲜亮丽的知名出品公司和各类大咖明星作为幌子,将虚假的影视投资包装为理财产品。

在大部分外行人看来,影视行业恐怕是个低成本高回报的暴利产业。《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用几亿乃至寥寥几千万的成本便能换来数十亿票房,天价片酬、天价版权无一不在刺激着路人的眼球。圈内人尽皆知的“二八效应”,落在很多外行人眼中却变成了有投必赚,殊不知影视产品在高回报之前,首先要面对的是更高的风险性。

行业的不透明和个人投资者对行业的误解加剧了影视诈骗的产生。加之影视投资本就属于虚拟产品,又普遍为多家公司共同投资,风险共担,无形中降低了小额投资人的防范心理,这些都更利于行骗者诓骗外行。

一个不健康的行业环境也是影视诈骗的催化剂。时至今日,影视行业依然缺乏完善的相关行业标准,影视投资始终徘徊在灰色地带四周。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这个陌生的领域。抛开诈骗不论,哪怕是真实的影视投资产品,能够收回成本的也只会是凤毛麟角。

屡禁不止的影视诈骗对于影视行业又何尝不是一次次伤害。每一部能够获得成功的影视产品,其筹备之路都充满艰难险阻。吴京拍《战狼2》拍到卖房抵押筹款,《流浪地球》拍到制片人自费投资,还有无数项目主创甚至根本无力解决钱的问题。然而影视诈骗者却在用这种恶劣的方式消费影视行业的信誉,一边割着老百姓的韭菜,一边将黑锅扔给影视行业。

如今,伴随热钱的退潮,大批资本撤离影视行业,留下来的也颇为谨慎,整个影视行业在资本寒冬中举步维艰。而这些混淆视听的影视投资诈骗者,无疑是在让这场寒冬雪上加霜。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