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五味# 第一期的文字版,供大家对照视频观看。

南京保卫战是抗战史上一场重大战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用几期来分析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过程中,国民党军最终失败的原因,并通过这些分析来展示国军统帅部在决策、指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大家来理解国军抗战为什么会一败再败。

在抗战战史上,南京保卫战在军事上虽然重要性一般,但在政治上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因为南京当时是国民政府的首都,首都沦陷对任何一个国家抵抗侵略的战争来说,都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自1927年北伐成功之后,国民政府就定都南京,所以南京当时在全国的政治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南京如果被日军攻陷,对全国的抗战决心、士气都会造成沉重的打击。

其次是因为在南京保卫战之后,就发生了南京大屠杀。日军在攻陷南京之后纵兵烧杀抢掠,大肆屠杀南京城中的普通老百姓,三十多万人被杀,成为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在之后也一直是中日关系中非常敏感的话题。这也让南京保卫战的意义与其它抗战期间的会战很不一样。

第三,南京保卫战之前是淞沪会战,当时国军的精锐部队大部分都投入进去了,尤其是相对来说装备比较好、战斗力比较强的中央军,当时都已经分别在南北两线参战,伤亡惨重,大部分失去了战斗,需要经过整顿和补充才能重新投入作战。而当时留下来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核心是教导总队,这也是当时中央军硕果仅存的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部队。因此,南京保卫战的失败,也意味着以中央军精锐为主体的抗战大体上结束了,之后的徐州会战参战部队绝大多数就都是地方军阀部队了。

所以,虽然南京保卫战和抗战初期的其它会战相比,规模不算很大,部队损失的数量也不算太大,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战,我们在这里对这次保卫战进行一些复盘和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南京的地图以及当时南京周边的交通、地理情况,对战场的基本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地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南京的地理条件实际上很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尤其是防御作战。

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而来,在南京这里拐弯,然后向东,最后汇入东海。南京历史上多次建都,也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也就是有长江作为一道天然的地理障碍,可以对自北而南的进攻起到防御的作用。

在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政权大多数是偏安一隅的政权,威胁也主要来自北方。而在南京的北边,除了长江之外,还有大别山在战略上进行掩护,防止对手从上游太近的地区渡江,顺流而下,进攻南京。所以,历史上从北方向南方进攻南京,一般都需要至少从两个方向进攻,一个师从安徽铜陵渡江,截断南京与浙赣之间的联系,另一条则是从镇江一带渡江,向西进攻,同时在长江以北堵住渡江的出口,南京就没有什么战略上的回旋余地了。

但南京的弱点显而易见,外围除了紫金山、汤山等比较小的丘陵之外,缺乏地理上的掩护,再往东就是一马平川的长三角平原,只有很少的一点丘陵,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非常平坦的平原地区,这对防御作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在敌人的火力处于压倒性优势的状态下,这种地理条件很不适合进行防御作战。一旦对手突破长江防线,南京就无险可守了。

而且,南京的另一个弱点在于,一旦对手突破长江防线,长江上游和下游也被对手控制,那么南京就完全被包围了,缺乏战略回旋余地。虽然从地图上看,南京与杭州之间似乎相隔不远,可以往浙江方向撤退,但看地图就会发现,南京与杭州之间隔着天目山、莫干山,实际上交通很不方便,一般都需要先向东,到苏州一带,然后再南下,到嘉兴,再折向西到杭州。而对手一旦从铜陵一带渡江,就会从南边直接包围南京,堵住南逃的出口。

比如解放军在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中,就是分为三个集团渡江,中路从南京北边强渡,西集团在铜陵一带渡江,东集团在镇江一带渡江,国军精心构建的千里江防就轻而易举的被击溃了。

用兵法的话说,南京就是一个死地。尤其是日军是从上海一带登陆,向西进攻,南京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依托的地理屏障,只有紫金山和汤山这些外围比较小的丘陵,如果修筑比较坚固的防御工事,才能抵挡一阵。

当时的中国有两条比较重要的铁路在南京交汇,一条是连接南京与上海的沪宁线,当时叫京沪线,另一条则是连接南京与北京的津浦线。这时候的南京市区面积远不如今天这么大,主要都是在长江以南,而且还没有南京长江大桥,津浦线到浦口之后,必须下火车,乘轮渡过江,然后再换乘京沪线到上海。比如毛主席1920年从北京到上海,就是这样走的,并且在南京换乘京沪线的时候,身上仅有的一点钱还被偷了。

长三角地区虽然平坦,没有更多可以利用的地理障碍,但也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河湖港汊比较多,水网纵横交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同样是可以限制大兵团运动和作战的有利条件。比如后来在长沙保卫战期间,薛岳能够率军抵抗日军多次进攻,就是因为在武汉到长沙的路上除了有山地,凡是比较平坦的路上,都有河流阻隔,对日军的重武器运输、后勤物资、弹药补给的运输都是非常大的限制。

然而长三角是这个时期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也在这个时期有比较大幅度的改善,虽然河流很多,但桥梁也不少。即便是没有河流的地方,只要没有国军进行抵抗和阻击,日军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架设浮桥快速通过。而国军在从淞沪战场撤下来之后,是以溃败的姿态离开淞沪战场的,所以也没有组织人力破坏交通线,迟滞日军的追击,导致日军一路畅通无阻的就开进到了南京外围,展开攻击。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1932年又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所以国军上下对未来的中日战争实际上在心理上是有所准备的。而按照这个经验,日军将会从上海向南京方向进攻,这是南京在以往的历史上极少遇到的情况。但也正是这个变化,让南京在军事上更加具备死地的特点。

日军如果从上海方向进攻,那么国军能够依托的地理屏障只有东南方面的少部分丘陵地带,而西面和北面却都是浩浩荡荡的长江,无论是弹药物资的运输补给、还是后备兵源的输送,都要受制于长江的地理阻隔。最大的危险则在于,如果南京保卫战失败,向南撤退要翻山越岭,交通不便,而西面和北面却都是长江,短时间内都很难组织大兵团运输和撤退。

这也就是说,南京两边环水,一面有低矮小山,这本身就不是一个适合进行防御作战的地区,也是军事上所谓的死地。而当敌人从东边向西进攻的时候,就更加让南京的后路难以保证,让南京更加难以进行持久而有效的抵抗。

日军在淞沪会战之后,则分三路追击,中路沿京沪线向西进攻,南路从太湖以南直插铜陵一带的皖南地区,北路则沿长江追击。而在这三个方向的进攻道路上,国军都没有安排阻击兵力,日军也非常顺利的到达了南京。并且,这时候日军也已经突破了江阴一带的要塞,正在利用长江航道向南京一带推进。同时,日军已经取得了制空权,国军在空中无法威胁日军。

从部队的情况来看,用于在南京进行防御作战的国军部队,虽然战前都是中央军的嫡系精锐部队,但除了教导总队相对比较完整一些之外,其它的部队都是在淞沪会战中已经遭到了严重损失的,只是在到达南京附近之后,临时接收了一些新兵,也未来得及进行训练,就直接投入了战斗。

因此,在当时国军统帅部讨论南京守不守的问题的时候,除了蒋介石之外,其他高级将领几乎普遍认为,南京在这种情况下,军事上已经没有防御的意义了,不如将仅存的部队撤往长江两岸的大别山和浙赣一带的山区,依托有利地形,可以进行持久抵抗。但蒋介石则在综合考虑了政治和军事因素的影响之后,坚持认为守还是要守一下的,仓促决定了在南京组织防御,但这时候已经无法进行充分准备了。

因此,综合来看,南京防御战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役,国军统帅部也知道必败无疑,只是因为南京特殊的政治意义,才不得不下决心打一下再撤。而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最终酿成了南京保卫战的惨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南京大屠杀埋下了错误的伏笔。

相关文章